• 01-20 我院院长朱广山教授当选吉林省新一届人大代表
  • 12-26 我院朱广山院长当选民盟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11-30 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展示 | 探索“谜”人的化学微观世界
  • 11-22 我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
  • 11-18 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东北师范大学分论坛-锂离子固态电池技术国际论坛在我校举行
  • 11-11 学院开展青年教师“培优计划”
  • 11-08 化学学院举办2023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会
  • 我院张前教授/张鸽副教授在高对映选择性的自由基C−N键构建取得新进展

    近期,我院张前教授团队在不对称自由基C−N键构建方法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利用钴催化的氢原子转移,实现了烯烃与Lewis碱性仲胺的不对称自由基型氢胺化反应,合成了结构多样的手性α-手性叔胺类化合物。该成果以“Cobalt-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Hydroamination of Arylalkenes with Secondary Amines”为题,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化学学院青年教师张鸽副教授为文...

    2023-04-17
    我院朱广山/张宁团队: 全共轭多孔芳香骨架─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材料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成功的光伏器件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其能量转换效率从3.8%迅速提高到25.7%,发展之迅速令众多薄膜太阳能电池望尘莫及。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还需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效率和长期稳定性。在钙钛矿中添加其他功能助剂是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提升的有效途径,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是一类重要的多孔有机聚合物,通常通过不可逆的偶联反应合成。PAF材料的全碳骨架结构使其对酸、碱和潮湿环境...

    2023-04-14
    我院谢海明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刊Advanced Materials发表创新性研究成果

    近日,我院谢海明教授联合长春应化所张新波研究员,黄岗研究员在有机电极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实现了有机水系锌离子电池超高活性基团利用率和突破性的58000次超长循环寿命,研究成果刊发于国际顶级材料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32.086)。谢海明教授与长春应化所张新波研究员,黄岗研究员团队进行合作,通过分子工程设计策略开发了具有多活性位点和高稳定性结构的有机电极材料苯并[b]萘并[2'...

    2023-04-12
    我院傅俊凯/关威教授在选择性可调谐Heck 类型反应取得进展

    近日,我院在区域选择性可调谐Heck类型反应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化学学院博士生赵春阳,联合博士后李阳、博士生董玉姣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化学学院傅俊凯教授和关威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发展基金的支持。Heck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C−C键偶联反应,R. F. Heck也因此研究而分享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经过近50年...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