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立菊 通讯员 景岩) 预警拦截、紧急止付,是公安机关与诈骗分子的一场“赛跑”。元旦前夕,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辅警紧盯涉案线索,追踪资金流向,启动紧急止付,为一名被骗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2021年12月29日下午,市民小英(化名)网上购物不满意想申请退款,便在网上搜索律师咨询相关事宜。自称是律师和北京反诈中心的工作人员,联系小英并告知她的名下银行卡有异常,需要转账核实才能退款。
信以为真的小英将自己卡内199999元转到指定账户,当对方告知还是银行卡有问题时,她意识到被骗,急匆匆赶往辖区干河派出所报案。
市公安局立即启动“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机制,由合成作战支队(反诈中心)快速跟进,同步上案。在快速获取转账时间、付款账号等关键信息后,反诈民警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守在办公电脑前,不断刷新止付系统后台数据,紧盯资金走向。
去年12月30日凌晨3时,反诈中心紧急止付成功,通过对涉案一级卡进行延伸止付,查明二级卡的全部余额正是受害人的20万元!
在反诈一线,类似的“赛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据了解,市公安局反诈预警工作实行24小时专人、专线值班运转机制,实时对本地涉案银行账户进行及时处置。去年该局及时止付个人账户7419个、对公账户77个,延伸止付金额8.67亿元;共冻结个人账户215个、对公账户3个,冻结金额917万元,为守护广大群众“钱袋子”提供了重要支撑。
“宁吃防范苦,不贪破案功。”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反诈防骗事前预警工作方法,引入并建立预警人员管控系统,根据已被骗、高危预警、多次接到诈骗电话信息等维度,划分为高、中、低三类易被骗人群,分别通过上门劝阻、电话沟通、短信预警,精准开展预警防骗宣传。仅2021年,共接收预警数据39.36万条,其中电话劝阻23811人次,发送短信3936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