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首关于昆虫的诗《蝉》,说到蝉这种昆虫同学们一定不陌生,蝉,半翅目蝉科动物,又叫:“知了”,“知了猴”,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
蝉是古典文学中的一个大的意象,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等自然属性,被多情的文人们赋予了情感色彩,让它们的这些生物特性自带品格,表达自己的某些情怀,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咏蝉的名篇。
后人评选出三首最棒的咏蝉诗称为“三绝”:一首是初唐虞世南的《蝉》、一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最后一首是晚唐李商隐的《蝉》,三首诗都是托物言志,却立意不同,各有千秋!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作品《蝉》。
下面先让我们通读一下这首诗,体会他到底好在哪里。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文大意: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创作背景:
贞观初年,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虞世南虽然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深得李世民敬重。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梅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诗文赏析:
“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着重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实际上,这首咏蝉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自处之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但他不以鲲鹏,蛟龙自比,而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
诗人简介: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善书法,师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智永精王羲之书法,虞世南在智永的精心传授下,妙得其体,圆融遒丽,外柔内刚,继承了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传统,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主要负责编修国史)、秘书监(为国家掌管经籍图书)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背诵方法:
理解了诗人的想法,再读这首诗,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栖高饮露、蝉声远传的写意画,由近而远,你可以想象一下:
先从画的局部开始,这时蝉离得很近,仿佛近在眼前,能清晰地看到蝉垂下触角,吸吮甘甜的露水,这就是“垂緌饮清露”;
接着目光从蝉往远一点儿看,你看到了蝉在梧桐树欢快地鸣叫着,就是“流响出疏桐”;
再远一点,你会发现这棵梧桐树好高啊!难怪诗人会说“居高声自远”;
最后我们再离远一点,仔细看画面,有些梧桐叶子开始焦黄了,仿佛是被秋风吹的,但是这并不是蝉鸣声传得远的原因,也就是“非是藉秋风”。
小问题
最后留给同学们一个小问题:了解完古人眼中的蝉之后,你喜欢蝉吗,为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见解。
作者 小萌娃爱学习
|
2020-02-25 16:17:58
阅读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