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三个字,笔划共计30划,改用“砼”字只写10划;这会给听课时需记笔记的学生,日常反复写这个词的大量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工人等,提供 了较 大的便利。 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工程专用字”。 “砼”字发明人是:蔡方荫 (1901—1963)江西南昌人。土木建筑结构专家。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28年在美国纽约建筑公司任设计工程师。回国后应聘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授。讲授阴影学、建筑工程理论等课程。长期从事建筑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工程结构力学,特别是变截面刚构分析和桁架刚构分析颇有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