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关羽北伐的战果?为什么说「威震华夏」?

北伐实际上并没有拿下重要城池,连襄樊也只是“围”而没有拿下;曹操方面大败也不是第一次了,比如赤壁之战,为什么没有人说周瑜“威震华夏”呢?
关注者
853
被浏览
656,874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话说时间来到公元217年底,整个天下突然开始风起云涌。


张飞、马超在此时北伐武都,开启了汉中之战序幕。


218年正月,许昌政变,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等人联合反叛,打算挟持皇帝南下联络关羽。


叛军半夜造反派烧丞相长史王必军营,王必中箭,但奋余勇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平灭叛乱。


这次叛变总体来讲水平不是很高,但是造反预案很有些意思:


1、造反派们打算的是杀了王必之后,挟天子攻魏,向南和刘备会和,刘备此时在汉中,其实也就是和二爷会和。 (若杀必,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


2、217年底的时候,二爷在荆州的声势已经很大的,许昌已经能听到二爷的新闻了。 (时关羽强盛,而王在邺,留必典兵督许中事)


218年春,刘备兵至阳平关,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僵持。


不久由于整个关西地区残破,民夫的征调已经安排到了洛阳盆地,当地孙狼等人杀县主簿叛乱,南附二爷,被二爷给印加兵的派回来指导打地下游击。 (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狼等遂南附关羽,羽授印给兵,还为寇贼)


七月,曹操点兵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随后走不动了。


十月,宛城守将侯音等抓了南阳太守和当地官吏在宛城造反。 (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


造反的原因是南阳地区徭役苦难,此时已经全民响应!侯音战略预案中的背后依靠和年初许昌的叛乱一样,是二爷。 (是时南阳间苦繇役,音於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





后面南阳功曹宗子卿劝侯音放了太守的时候说:咱现在干顺民心的大事!现在举事点一把火就着!南阳苦曹久矣!现在您抓着这人没啥用,不如放了他,我跟您共生死!等曹操兵到的时候关羽的兵也打过来了! (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吾与子共戳力,比曹公军来,关羽兵亦至矣)


二爷此时的威势,在宛城看来此时已经到了能够和曹操主力掰手腕的地步了!


随后的史料, 南阳苦徭役的原因 也出来了!


为了支援南面曹仁讨伐关羽。


曹操早就派曹仁南下讨伐二爷了!但宛城造反后曹操迅速命令曹仁扔了二爷来救宛城! (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所谓的“ 初,曹仁讨关羽 ”,很有可能是在218年初许昌政变之后,曹操为了打击关羽的嚣张气焰于是派曹仁主动进攻!


但是,进攻到十月份的时候,宛城的侯音做出判断: 曹仁明显弄不过关羽!


所以我们要 “与关羽连和” ,我们觉得有一拼是因为 “比曹公军来,关羽兵亦至矣 ”!


曹操这几年最终进化成了魏国皇帝的舆论反击,和刘备势力抬头打汉中,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中西部劳民伤财的运粮噩梦,使得公元218年成为了曹操自官渡之战后,最焦头烂额的一年。


赤壁大败的那一年,局面都没有这么混乱。


整个218年这一整年的反叛,都有一个重要的幕后人物。


给这帮造反派撑腰的,是关羽关云长!


魏王别挠头,明年比今年还乱呢!


二爷这一年在荆州干啥呢?


主要是做牵制工作的。


为啥在218年十月,曹仁已经北上平叛宛城的时候,刘备在汉中僵持的最痛苦的时候,二爷并没有北伐呢?


在宛城的判断下,只要你来了我们连曹操亲至都不怂!


由此可见曹仁此时“讨”二爷“讨”的战绩已经很难看了。


那二爷一片形势大好为什么不冲出来呢?


因为你要是此时杀出来了,曹操的大军紧跟着也就从长安走武关道扑过来救火了!


具体来讲,三个原因:


1、 战略角度来讲, 此时此刻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曹操耗在长安,让他去汉中也不是,去宛城也不是!


2、 军事操作来讲, 此时是冬天,属于枯水期,并不太适合二爷的汉水陆战队发挥最大实力。


3、 决战地点来讲, 能把曹仁的荆州军打垮并不意味着也能把曹操手中的中央军打垮,二爷手中的兵力是难以在没有水战加成的宛城应对曹操陆军主力的!


三年前是三万人,现在湘水以东的地盘又被砍走了,二爷的兵又能多增加多少呢?


所以在刘备最脑袋疼的218年,被夏侯渊在阳平关拖神经的那一年,中原多处起义相应的那一年。


二爷并没有出兵配合西方战场。


陆浑孙狼起义,安排他回老家打游击;


宛城侯音叛乱,曹仁回军平叛,二爷也没有贸然动作。


全程只是搞搞小动作,往各地遥寄印信,壮壮声势,间接帮助西线战场。


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多月,到了219年春正月,曹仁屠宛,斩侯音。


与此同时,最大的彩票开奖了,夏侯渊被砍死于定军山下!


至此,大爷和二爷等来了最完美的出牌机会!


曹操必须去汉中把队伍和同志们带出来!


曹操被大爷引走了!二爷可以北上搞曹仁了!


三月,魏王曹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


去了汉中后,刘备根本不跟曹操打,曹操给养粮饷跟不上,兵士出现大量逃亡。 (操与备相守积月,魏军士多亡)


五月,曹操救出了汉中的所有部队,刘备拿下汉中。


在219年5月刘备拿下了汉中后,历史的编剧开始狂加剧情。


刘备遣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杀房陵太守蒯祺,又遣养子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上庸太守申耽举郡降,整个汉水上游连成了一片。

还是五月,曹操回到长安后下令曹仁在樊城讨伐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


注意,此时二爷已经打到樊城了!


相当于自打曹操三月动身去了汉中后,两个月的时间从秦岭出来后发现,二爷已经封锁汉水以南了!


由于三国志是魏为主线的,曹仁和二爷的所有交战记录在所有史料中都找不到。


以曹魏角度来看,场面那是相当的惨。


前面宛城造反的时候,已经认为曹仁并非关羽对手,造反的目的就是因为二爷能够顺着白水打到宛城来!


但是,因为更大局面的考虑,二爷此时不能北上把曹老板引下来,宛城只能靠你们自己扛着!


公元219年1月,变化同时出现了,夏侯渊在汉中没扛住,侯音在宛城没扛住。


两个人都死在了黎明之前。


侯音要是能再挺挺,等曹操进汉中救人的时候,二爷肯定就北上捅曹仁的那啥了!


整个南阳将顺利拿下!


曹仁作为进攻狂魔还是很够意思的!三个月时间攻陷宛城,在夏侯渊大意失汉中的时候顶住了中路战区!


来看一下曹仁这些年的战绩:


1、当年打的袁术 “几近灭亡” 的时候,曹仁开始大量立功。 (太祖之破袁术,仁所斩获颇多)


2、在徐州大放异彩,开始领曹操的骑兵军团,暴打了陶谦系的一大群干部。 (从征徐州,仁常督骑,为军前锋。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后攻费、华、即墨、开阳,谦遣别将救诸县,仁以骑击破之)


3、曹操跟吕布对战时,曹仁已经俘将立功独领一军了。 (太祖征吕布,仁别攻句阳,拔之,生获布将刘何)


4、兖州地狱战后,曹操兵入豫州,迎天子,曹仁数次立功。 (太祖平黄巾,迎天子都许,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


5、曹操打张绣的时候,曹仁继续别领一军去搞拆迁,在曹操敲寡妇门差点被追死的时候,曹仁带军反杀张绣军的追兵。 (太祖征张绣,仁别徇旁县,虏其男女三千馀人。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


6、官渡大战时,老刘开始开拓抗曹敌后根据地,反响很大,曹操派了别的小弟安排不了老刘,最终在人手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派曹仁率骑兵军团打跑了老刘。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强诸县,多举众应之···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7、袁绍派韩荀钞截西道,再次被自由人曹仁狂屠,从此袁绍放弃了分兵的想法。 (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


8、江陵保卫战,带着三百几十人打退了周瑜的数千先锋军,后来作为对阵江东的好经验被全军推广。


9、打马超的时候,督七军讨灭了反叛。 (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


10、最近的一次,攻城三月拿下了坚城宛城。


曹仁的一生,是进攻的一生,特别擅长骑兵作战和攻坚硬战,就算守江陵的时候那也是特种兵突击,三百破数千的猛男,本来应该是马超的这个画风。





结果职业生涯到了尾声,在和二爷的一系列对战后,变成了“你不拿着盾牌谁知道你是曹仁啊”的效果。





史书虽然删掉了曹仁和关羽218、219年这两年间的所有野战记录,但是还是有线索的。


曹操继五月派曹仁讨关羽于樊城后,七月又派了于禁带队去助曹仁打关羽。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


七月的时候曹仁已经重症监护了!需要于禁去救了!


而且曹操一口气派了于禁督七军三万人去救樊城! (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


关羽在汉水以北的一系列战役中,由于襄阳始终没投降,并没有坚城依靠,和曹仁的对战肯定全都是野战。


这意味着, 一辈子野战战无不克的曹仁,在和二爷的汉水陆战队过招下极度悲惨。


史书中再露面的时候是被围困在樊城中,仅仅还剩数千人。 (仁人马数千人守城)


与此同时,继汉中、襄樊一片大好形势后,孙权再次攻打合肥了!


但是,当时合肥地区根本不鸟孙权,并不拿他当个东西,反而忧心忡忡的说:孙权实在不叫个东西,我现在担心曹仁那块有危机啊!今年水大,但曹仁不知道这个厉害,关羽骁勇精锐,专门钉有缝的蛋!一定会乘势闹乱子的! (恢谓兗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在这里,史料又透露出来了一个线索,曹仁此时已经是“ 县军 ”了!


“县军” 并不是县大队的意思,而是 “深入敌方势力缺乏后援的孤军”。


也就是说, 此时曹仁在樊城已经是困守孤城,樊城周边地区已经被二爷控制了!





所以曹操才会如此大规模的派最好的外姓将军于禁去带着三万人救曹仁!


而且更关键的是,从此时扬州刺史温恢对这兗州刺史裴潜的话中, 更大的担忧并非是你此时已经是孤军了,而是大水要来了!关羽骁锐!乘利而进!他更厉害的还没使出来呢!(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七月份,刘备进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这是个很不寻常的任命,“前将军”是此时季汉所有将军之首,“假节钺”,是代表统治者权力下放的最高级别。


你不仅能杀犯军令者,你连张郃那种“假节”的将领都能杀!


刘备啥意思呢?


老二!你真给哥哥争脸!东边全都听你的!你看着办!


但是,刘备登完汉中王位后,就撤回成都了。 (於是还治成都)


坑死他二兄弟的第一个环节,出在大爷这。


你二兄弟在前面的一年半中帮你打牵制打出了神级效果,结果你咋拍屁股回成都了呢!


曹操此时在哪呢?


在长安!


樊城都打成这德行了,为啥曹操还要留在长安呢?


因为担心你刘备趁汉中、襄樊两线大胜势冲出来!


他要是走了,那就连关中都保不住了!所以他始终就在长安坐镇!!!


刘备为啥要走呢?


并非是他要回去镇压,此时他声震天下!


这个时候所有反对不服势力是都不敢冒头的!


有一种可能,要把大军送回去修整,在汉中的给养太困难了!


这没问题,大军可以分批次先撤,而且很有可能早就已经撤回去了!


刘备错在他这位汉中王走了!


兵源是可以分批次的调回成都减缓汉中的给养压力, 但是你这个汉中王的形象符号是绝对不能走的!


你在汉中待着, 意味着四百年前还定三秦的恐怖故事即将上演!





意味着巨大的声势很有可能被你转化为胜势!





只要你不走,曹操那边就得始终防着你!


你就一直能起到巨大的牵制作用!


曹操不仅担心你会打关中,还将担心你自汉水顺流支援你二兄弟!





二爷手中的牌也将打的更好看!


你要是不走,后面孟达刘封敢不发兵支援襄樊吗?


这是二爷在公元219年遇到的第一个逆境!


刘老大称王后回成都去了!留下他二兄弟在襄樊收尾!


再来看看时间点,七月刘备称王撤退后曹操什么布置呢?


他刚一走,曹操就给要死的曹仁派去的于禁的七军三万人! (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





后面曹操还源源不断的给曹仁派去了大量的援军!连徐晃征的新兵都给扔襄樊战场上去了!


我知道关中战场没有压力了!我能全力支援襄樊了!


二爷从此时开始,即将面临着曹操的倾国之力驰援襄樊战场!


但是!


这叫事吗!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天,当老天再扔了一个爆炸性的辅助剧情包后,这变得根本不叫事!


二爷带着汉水陆战队开始向世界展示了啥叫一郡收拾一国的风采!


刘备回成都后,二爷迎来了于禁的七军三万人。


这七军是曹操的陆军精锐,在于禁变成金鱼之前先来看一下他这些年的履历。


袁绍无敌天下时,大哥敢带两千兵在延津站台,袁绍亲自来打没打动,随后于禁和乐进配合作战一度打过黄河,烧了袁绍三十余屯辎重,连杀带抓各数千,逮回来了20多个军官。 (绍兵盛,禁原为先登。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官渡对峙,曹军被袁绍高科技射箭车打的快哭时,于禁督守土山夺回士气。 (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泰山派的昌豨反复反叛,曹操命泰山背景的于禁去搞定,昌豨因为于禁是自己人,投降后被于禁作为投名状表忠心给杀了。 (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


他是一个特别明白领导心思的人,当时昌豨投降后,于禁要砍他,诸将全都认为这都投降了你得让领导下决定,于禁说“你们难道不知道军法吗?大军围城后投降的不赦免!我能因为他是我老朋友我就徇私枉法吗!”( 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


他杀降交完投名状后,曹操对他进一步器重。 (益重禁)


此次出战之前,于禁的身份是左将军,假节钺,益寿亭侯1200户,分其封邑500户封一子为列侯。


啥概念呢?


“左将军”是原来曹操打广告时给刘备那岗;


“假节钺”是最高级别,跟二爷的配置一样;


“一千二百户”是超高的规格,西军总司令夏侯渊被砍死的时候是八百户。


虽说这几年张辽因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进步迅猛,但于禁目前作为外姓诸将之首仍然没啥异议。


于禁的泰山兵部曲在曹操这始终是当最精锐的队伍使用,战役中为军锋,撤退时做殿后。 (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


估计曹操入汉中救诸将时,在刘备退守定军山后仍然 “矢如雨下” 差点把老刘打光荣的队伍中,就有这支部曲。


此次曹操派 于禁督七军过来,基本代表着当时北军的最高级别军事梯队来救襄樊了。


平心而论,面对这支百胜陆军,二爷陆战硬拼是很难打过的,二爷在这个时候主动退回了汉水防线封锁襄阳和于禁对峙等待战机。


做出这个推断在于以下两点:


1、曹仁本来已经成“县军”了,但后来于禁屯兵在了樊城西面,说明樊城附近已经成功解围。


2、解围的原因是因为二爷主动退走, 要是于禁打退了二爷,那史书肯定就浓墨重彩了, 你都不知道后面徐晃给曹仁解围后史官用了多大篇幅,写的多么细致入微,徐晃猛将数十年,打李傕郭汜时代就满世界掺和,结果给樊城解围占了一生作战篇幅的三分之一。


双方对峙后不久,时间来到219年八月,大霖雨十余日!


二爷等来了破局的机会。


咱们的系列讲到汉末三国,之前的水攻有很多次。


开篇总纲的“晋阳之战”,杀神白起的“鄢郢之战”,水神韩信的一大堆战,总体来讲,咱在水战上的着笔并不多,兵仙的那一大堆水更多着眼的是兵仙的战术思路。


上述的这些水战中,只在兵仙的放水灭龙且中详细的讲了一下。


真正的水攻操作始终没细说,就是为了留给今天。


之前的水攻战役之所以没说, 因为前面的水攻通常是起到困阻敌人的作用。


比如智瑶水漫晋阳,比如曹操下邳掘水灌吕布, 这都是引来水把城泡了,然后让对方在里面等死。


这种做法通常工程量极大!


因为水攻有两个 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极度复杂 的步骤:


1、修运河把水引来。


2、修堤坝不能让水跑了, 类似于人工修一个堰塞湖!





运河首先就不好挖,与此同时你还得建一个堤坝!





这个操作起来难度极大,通常是有着巨大优势的一方才能这么干。


不仅仅是你要有大量的人力, 而是因为这种工程不是你想干人家城里的人就能让你踏踏实实干的!


除非他已经绝对劣势的困在城里不敢出来了,恰巧城坚抵抗意志还特别强的时候,才会进行这种战法。


比如智、韩、魏三家晋阳围攻老赵家。


通常的围水灌城都是拿时间做武器,但有的时候, 水用好了,也是有强大攻击力的。


比如当年杀神攻鄢城的时候,引夷水灌鄢城,大水直接冲垮了鄢城的东北角,随后淹死了数十万百姓。 (夷水又东注于沔,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


由于二爷在樊城地区战斗很久了,已经非常熟悉这边的地形了,当他发现于禁驻扎在了樊城东边的平鲁城时,所有的计划就已经出炉了。


咱们古代的城墙,大部分并非我们看到的紫禁城、南京城那种砖石结构的城墙,那种城墙造价太高了,普及年代也晚,三国时代的城墙构筑都是夯土墙。





这种墙到了秦汉时代技术已经成型,扛冲城车击打,扛抛石机轰炸的能力已经非常强了,还记得我们说为啥长城对于游牧民族来讲这么可恨吗?


就是因为它只要一出现,你的马就蹦不过去了!你还没本事毁了它!


这种墙怕啥呢?


怕时间老人和龙王爷。





并不是说这种墙水一泡就垮了, 而是如果长时间浸泡的话,墙体会逐渐瓦解崩塌。


咱们的夯土墙技术成熟的很早,公元前453年的智瑶大水围困晋阳,那城墙一年多都没泡塌!


但是, 如果城体建造时间太长了,时间老人一发威,通常它就不那么瓷实了!


如果这城建的再早些,夯土技术还不那么成型时,这城就更脆弱了。


比如说于禁驻扎的平鲁城。


这座城后来在东晋末年时被鲁宗之重筑,前身为公元前八百年左右仲山甫所筑的封邑之城。 (《水经注·沔水》:沔水又迳平鲁城南···东对樊城,仲山甫所封也···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


于禁驻扎于此,从战略上来讲没问题,和曹仁的樊城对望为援。





但是这座城太老了,距今千年之久了。


随着公元219年的连续十多天大霖雨,进攻计划在二爷的脑海中成型了!


他要引水灌城!


由于平鲁城离着汉水很近,这省去了修运河的工程。


由于平鲁城的岁数太大了,大水不必再起泡的作用,而是直接当了撞城锤!





当汉水暴涨之时,二爷找准了角度掘开了汉水堤坝,汉水直冲平鲁城而来,直接冲垮了这座城,于禁的所有给养、兵器、盔甲全都来不及收敛,三万余人被瞬间打成金鱼! (会沔水泛溢三丈有馀,城陷;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




城塌了,于禁和诸将匆忙间与诸将登高望水,发现二爷此时已经乘着大船杀过来了!





由于军器、战甲、给养全部被冲走,二爷无缝对接的又太突然, 曹军失去抵抗能力后投降。


注意!不是于禁一个人投降了!是于禁和他督的各军领导们集体投降了! (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备注: 汉江溢出来的水是不会把城冲塌的,大雨每隔几年都会有,平鲁城千年都没塌,而且刚把城冲塌二爷就来了,早有预谋,否则两城那么近,于禁会逃进樊城的,所以基本可推断为关公决堤灌城。


二爷搞定七军后,航母群开到樊城。


由于主攻点是于禁,所以决口处瞄准的是平鲁城,樊城并没有被冲垮,二爷展开急攻。 (羽急攻樊城)


此时曹仁同志是个啥德行呢?


兵力:还剩数千。 (仁人马数千人守城)


这个数千人是啥概念呢?


基本上就是小几千的意思,因为但凡超过五千,史料按惯例基本都会把数列出来的,通常只有在比较小的数时,才会用 “数” 来打马虎眼。


比如刘备入川时是 “数万” ,后来刘璋补助完才三万人。


估计曹仁和满宠此时也就还剩三四千人。


更重要的是,这三四千人里还有满宠带过来的汝南军!


由此也看出来了在于禁救援之前,曹仁前面独立作战时跟二爷都惨成啥样了。


不然曹老板是不会派左将军于禁、汝南太守满宠这一大堆高级领导干部全都来支援你的。


城防状况: “城不没者数板”





和当年晋阳一模一样,马上城就要被灌了,而且有很多地方的城墙已经出现崩坏情况了。 (城不没者数板;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 (这里的 “往往” ,是“处处”的意思,估计也有夸张,真都崩了就守不住了)


城外战况:二爷已经坐船开到城边现场指导工作了,还围了你好几重!内外已经彻底断绝了!粮食就要没了!救兵都成金鱼了! (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在这种局势下,同志们开始劝曹仁,现在的形势已经不是咱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能挽回的了!趁关羽还没有完全合围,应该赶快夜里乘船逃走,虽然城丢了,但至少咱们为国家保存住了最后的种子。 (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


在这种士气已经接近崩盘的时候,当初在袁绍老家汝南坐镇的狠人满宠说:水来的快,退的也快,现在听说关羽已经派手下将战线推进到了郏县,之所以不敢长驱直入,就是因为怕咱这几千人袭他的后!现在要是真走了,汝水以南就不再是国家所有了。 (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更恐怖的细节出现了,关羽的势力已经到了郏县。


郏县在哪呢?





离着洛阳和许昌已经很近了!


这个郏县的 “关羽别将” ,并不是二爷的正规军,而是当地的反曹武装。


而且不仅仅是郏县一个地方,当时梁县、和陆浑的孙狼也全都闹起来了!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





这个位置是很恶心的,离着洛阳和许昌都很近, 而且去年仅仅是个陆浑,今年扩了一大片!


这也侧面说明曹老板这些年打来打去确实给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看到有机可乘就全都不忍了!


如果曹仁此时跑了,那曹操打拼了一辈子的家业,也许就真缩水成另一个袁绍了。


曹仁激励将士,表示咱都别活啦!都别难过!我这么高级别的皇亲国戚陪着你们死!咱跟关羽拼了! (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


满宠那边更造型,为了拢住自己的手下已经玩起了行为艺术,淹死自己的白马跟弟兄们盟誓! (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


弟兄们!只要闯过这关今后就都是我们家亲戚!


不过,这仅仅能算是略止颓势。


此时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城外一片汪洋,士气已经快崩了,全都再想后路,曹仁和满宠强行带节奏,又沉白马,又示必死才拢住了这几千人。


二爷看到樊城还有抵抗意志也不废话,朝着城北十里,马超当年动产抵押的汉中兵团去了。


庞德带着最后的一部分部曲驻扎在了樊城北面十里的位置。 (仁使德屯樊北十里)


庞德总体来讲,是襄樊战中少数能说一说的曹魏将军。


他是 除徐晃外,唯一一个在襄樊战役中有战斗表现 的将领。


庞德之前跟马超投奔的汉中,随后被曹操解放了,拜立义将军,封了三百户的关门亭侯。


为啥很优待呢?


因为庞德很能打,而且手中有部曲。 (德随众降,太祖素闻其骁勇)


他这个数量是多少呢?


做个比较,李典的部曲是三千人,这些年一直干后勤军功不大,封侯的时候是二百户。


庞德此时三百户,算上奖励的成分,估计庞德的部曲数量也是三千人左右这意思。


庞德在投诚后就归属曹仁督导的荆州方面军了,参与了攻打宛城和讨伐二爷的全过程,据说打的很英勇,一箭都射二爷脑门了,搞的二爷全军都很害怕他。 (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这段史料也是整个曹仁方面军在和二爷一年多的争斗中唯一的战况。


可有一笔能写的了!


但是还是有点需要怀疑的,要是真射二爷脑门了,快六十的人都被开了天眼了,按理来讲这人应该离死不远了,很纳闷后面怎么又带队鏖战了小半年的?


不怀疑庞德箭法差,也不怀疑确实汉军害怕这位白马将军,更可能的是一箭射二爷头盔了,而不是啥“ 射羽中额 ”。


甭管之前 “羽军” 是不是 “皆惮之” 吧,反正现在是不 “惮” 了。


此时庞德和诸将带着队伍正在东岗避水,但是很快,二爷开着航母群来了!四面围堤让庞德军享受到了全方位立体环绕的无死角爆射! (德与诸将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





庞德离着樊城有十里,水势并没有凶猛到冲垮他的地步,因为庞德还披甲持弓,部曲抵抗的时候还有弓箭和武器,一直打了半天的时间。 (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


庞德不在于禁那七军援军之列,他早在围攻宛城时就已经在曹仁麾下了,而且准确来讲, 庞德的马超遗产兵团也不仅仅是他这一路人马!


关羽围攻他的时候,已经知道的还有一个叫董衡的将军准备投降了! (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


庞德带着队伍继续抵抗,直到队伍全部失去抵抗能力投降后他与麾下两将坐小船准备逃往曹仁的樊城,结果被二爷的航母群追击拿下。 (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


此一战,关羽共俘虏三万人押赴江陵! (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这透露出来了什么潜在的恐怖信息呢?


1、于禁七军带来三万,庞德那应该有几千,结果俘虏了三万,这相当于刨除去淹死和战死的,基本都没跑了。


2、二爷此时人手仍然富裕,而且船只极多,能够拨出足够的人手和船只押着这三万人回江陵。


二爷此时仍有余力!


此时襄樊威尼斯战场中,只有曹仁满宠还守着樊城,比刘备还大一岁的老同志吕常守着襄阳,全都在等待光荣,将来盖魏旗,领导写挽联,编入曹魏爱国主义教科书。


事态开始朝着关羽方面迅速有利的推进。


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看这战况,居然主动投降了。 (及蜀将羽围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修、方果降羽)


咱也不知道当时的战况有多吓人,家里的人质都不在乎了。


估计是都还年轻,生的动孩子,觉得南边上升空间大,准备在二爷这另起炉灶当弃暗投明的元勋了。


与此同时,曹操更加脑袋疼的恐怖事件出现了!


二爷水淹七军后不久,九月,他大本营邺城出现谋反叛乱事件!


他魏国的相国,老干部锺繇手下的西曹掾魏讽谋反!


魏讽是沛国人,属于曹操半个老乡,而且影响力非常大,在邺城相当有影响,被颍川此时的带头大哥钟繇征辟。 (有惑众才,倾动邺都)


二爷在襄樊大胜,曹仁重症监护,曹操人在长安之时,魏讽秘密纠结党徒,与长乐卫尉陈祎谋划袭击邺城。 (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


就在发动政变之前,陈祎害怕,像曹丕坦白,曹丕随后铁腕处理,诛杀了魏讽,被牵连处死的有数千人,革命元勋钟繇因此案被免掉官职!


邺城这个曹魏首都风声鹤唳!


此次受牵连的官员中, 张泉(张绣子)、刘廙兄弟(刘表故吏)、宋忠父子(刘表故吏)、王粲之子(刘表故吏), 和荆州方面全都有着历史关系!


再算上去年埋下的孙狼等游击队开始纷纷蹦了出来,河南尹梁县、弘农郡陆浑,颍川郏县等地陆续有百姓起义响应二爷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


刘家的声势,自公元189年后,就从来没有过这么强的时候!


三十年了,似乎刘家要再度复兴了。


史载: 羽威震华夏!!!





在此形式之下,曹操考虑了一件事。


必须得迁都了!


曹操不是要迁自己的都,而是想要让献帝搬搬家,因为许昌离二爷此时的势力范围太近了!他担心二爷真的一路势如破竹的将献帝抢走。


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如此。


樊城岌岌可危,本家最能打的司令被困城里了,眼瞅这年是曹家的丧年,继夏侯渊后时隔八个月自己的第二个司令又要光荣了;


外姓里面最靠谱的将军都特么投降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最精锐的北军三万多人也被俘虏了,整个荆北、河南变成了二爷的粉丝团!


搁谁,都会犹豫!


是这场八月的连绵大雨,最终成就了二爷的千古之名,让曹操产生了自官渡鏖战后唯一的一次自我怀疑!


但是,该但是了!


自古有始,必然有终!


四百年炎汉的天命终归有它熄灭的一天!


作为一个王朝,它的这四百年璀璨岁月已经没什么再能苛责的了!


这个带给世界最大民族名号的王朝在谢幕时依然足够余烈!依然足够令人扼腕击节!


感谢你将最后的壮烈,送给了那位亘古一人,忠义无双!





感谢你将最后的倔强,送给了那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说后面要转折了,但是回到问题,是否基本说明白了为啥要将二爷北伐的战果,说成威震华夏了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渤海小吏

B站、抖音号:渤海小吏

编辑于 2022-10-06 20:48 ・IP 属地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