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听,颐和园铜牛说……

徐稚迪、罗鑫、杨淑君

在北京西北郊,坐落着大大小小十几座皇家园林和王公大臣的赐园,它们构成了北京西北郊蔚为壮观的园林风景群,这是世界园林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奇迹。其中一座名叫“清漪园”、后更名为“颐和园”的地方,是我的家。

我,一头铜牛,“出生”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今已有266岁,从“出生”起就卧伏于颐和园廓如亭北、昆明湖东堤、十七孔桥东端的雕花石座上,历史跌宕起伏,而我历久弥坚,成为中国古代青铜铸造艺术和水利文化的重要物证。

颐和园里的铜牛(颐和园提供)

我为什么会“出生”在颐和园这个地方呢?

这得从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建园时说起了……

清漪园的“清漪”二字,出自《诗经》:“河水清且涟漪”。清漪园建园目的之一就是兴修水利,将三山五园地区泉眼、水源来路摸清楚,运用引水工程将玉泉山、香山等地水源汇聚到昆明湖。元代时,昆明湖这块儿是水草丰美的低地。可是到了后期,淤泥增多,湖水变少。乾隆时期,将瓮山泊(昆明湖前身)面积扩大两倍,深度挖深了两倍,蓄水量比原来大了很多,改建的人工水库来满足包括通州大运河漕运在内的整个京城用水的需要。

颐和园里的铜牛 (颐和园提供)

传说大禹治水时,每竣工一处,就铸造一只铁牛沉入水底,好让水不扬波,河道永固。唐朝以后,镇水神牛开始放置在堤岸边。而我就是乾隆皇帝仿效大禹治水时铸铁牛镇水的典故而造,表达了他对昆明湖水利功能的高度重视。

我的背上铸有篆文乾隆帝御笔《金牛铭》,寄托了当时人们对远离水灾的美好愿望。

我在昆明湖东岸朝着西北方向眺望,像是在守望着什么,而西岸是皇家进行蚕织之事的场所。于是不少人赋予了我们 “牛郎织女”的传说。其实,乾隆皇帝当时这样安排布置耕织图和我的位置,初衷并没有寓意牛郎织女的想法,后来一再被大臣们穿凿附会,于是自己也就认了。

颐和园里的铜牛 (颐和园提供)

乾隆四十八年作御制诗《登舟溯游玉河沿途杂咏》中提道:镇水铜牛铸东岸,养蚕茅舍列西涯。昆明汉记不期合,课织重农要欲佳。

我身高1.14米,体长1.75米,身宽0.84米,是由青铜铸造的。从铁牛变铜牛,这与生产力发展密不可分。乾隆时期赶上经济繁荣,铸造工艺发展,于是本来可以做铜钱的铜用来铸造了我。

别看我是铜铸的,但是我的体态与真牛一样,栩栩如生。当时,我的西侧是浩浩荡荡一池碧波,东侧不远处就是畅春园,而畅春园、清漪园之间是大片稻田。

颐和园里的铜牛 (颐和园提供

牛在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中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老百姓对我们的感情非常深厚。自从人类发明了照相机,人们便争相与我合影。颐和园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将我周围围上了围栏,还开发了以我为原型的文创产品,让我走进更多人生活里,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