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墨原理: Chilton公司的专利上墨方式;属于气压式挤压墨囊方式;有3款不同的Chilton系统;第1款为笔杆通过气密连接的方式,套在一个和笔握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金属管,笔杆尾部有个小孔,笔杆拉伸时,让小孔闭合,当笔杆处于停止位置,让空气通过小孔进入笔杆,然后被压缩,再挤压墨囊。当小孔打开时,里面空气被排出,墨囊复原从而来吸进墨水。第2款笔杆是固定的,金属管在笔杆内滑动,有个尾盖和金属管相连,尾盖就是起到“旋钮”作用的。这个设计在功能上与Sheaffer的TD Touchdown上墨相似。第3款类似于第2款,但是在尾盖上没有孔。而是采用一个阀门,通过打开和闭合一个隐藏的空气通道来实现气压变化的,使用方式与第2款相同,不同之处是使用者不需要自己根据拉开和压下笔杆的不同,去堵上或放开通气的小孔,而是通过金属管在行程到终点时,自动释放压力的。第3款最终没有成功,因为这个阀门被证明是不可靠的。此处的示意图中现实的是第1款。
Chilton (suction) 吸入式 上墨
上墨过程: 第1、2款 :拉开笔杆,保持笔杆小孔打开 => 笔尖没入墨水 => 按住小孔,慢慢压下笔杆回到原位 => 松开小孔大约10秒钟 => 擦净笔尖,完成上墨。
上墨原理:使用此结构上墨方式的有:犀飞利真空Sheaffer Vacuum-Fil,康克林Conklin Nozac Q.F,威尔Wahl “One-Shot” vacuum filler,德纳罗De la Rue的Onoto笔。 属于机械机构释放笔杆内部分空气而形成真空负压的上墨方式。笔杆内的活塞在压下行程中,后部产生部分真空,在接近压下行程的末端时,活塞进入一个直径更大的区域,从而完成下压并允许外部空气冲入之前的真空区域,空气压力压迫墨水进入钢笔笔身内。为了确保使用过程中,墨水流动的路径不受限制,犀飞利Sheaffer和威尔Wahl钢笔中的活塞,还会通过笔舌末端的突出物,或一根销钉插入截面上的螺纹,而使活塞杆向一侧稍微倾斜而留出下墨通道。Conklin和Onoto笔(还有一些早期的Wasp和Sheaffer的真空上墨的子品牌钢笔)没有这种装置,而是依靠足够大的笔杆内径差。和许多日本滴灌式钢笔类似,Onoto笔的活塞杆的末端有一个圆锥形的墨水截止器,且Onoto的尾盖必须稍微拧松一点来使墨水流向笔尖。
Plunger 柱塞式/真空式(犀飞利) 上墨
拧开后部尾盖 => 笔尖没入墨水中 => 拉动尾盖,从而拉出真空的活塞拉杆到截止位置 => 平稳压下尾盖和活塞拉杆,推出笔杆内空气,等待5秒(如果笔身比较干,可以通过短距离的拔压拉杆几次,或者短距离的上少量的墨水,可以当成使润滑拉杆和笔身内壁,然后再实现全过程的上墨) => 擦净笔尖,拧上尾盖,完成上墨。
上墨原理:Sheaffer犀飞利的专利上墨方式。 属于气动式压缩墨囊上墨方式;笔的墨囊外部套有金属保护管。笔身上还有一个可以滑动的用作气密的金属管,可以被成为“TD拉杆”,拉杆尾部连接尾帽,使用者通过尾帽来操作上墨过程,且尾帽可以通过旋钮拧紧到笔身上。笔杆末端靠近尾帽处,有一个小的气孔;TD拉杆靠近笔尖一端也有个小气孔,靠近尾帽处有一个预压制的小凹槽。当拉杆拉长时,笔身内部形成部分真空,使墨囊扩张,但墨囊外部的金属保护套可以防止过度扩张;当TD拉杆拉长到快到最长位置时,拉杆上小孔通过笔杆的密封环,空气就开始进入笔杆内,使内外气压平衡。 然后开始压下拉杆,当TD拉杆压下接近终点时,笔杆上的小孔可以靠近TD拉杆上的凹槽,空气就会突然吸入笔杆内,压力被释放,被挤压变形的墨囊,就会通过恢复其形状吸入墨水。这种设计在功能上与Chilton的第二个版本相同。在潜艇上墨的过程里,拧开并拔出TD拉杆的过程,同时会通过内部弹簧的力量,让一个细的“呼吸管”,从笔尖下面的笔舌内部伸出。 另外一种Tip-Dip的TD上墨方式,是在笔尖下笔舌的前端有个小孔,用来取代潜艇上墨中伸出来的细的“呼吸管”。
Touchdown and Snorkel TD上墨和潜艇上墨
上墨过程(Touchdown和Tip-Dip式上墨): 旋开尾帽 => 拿好笔杆,拿住尾帽并从笔身内拉出TD拉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墨水滴出,在拉开TD拉杆的过程,不要把笔尖没入墨水中)=> 笔尖没入墨水中 (TiP-Dip式只需要把笔尖前半段没入墨水即可)=> 快速平稳的压下后尾盖,使拉杆收入笔身中,等待约10秒 => 拧上尾盖,擦净笔尖,完成上墨。
上墨过程(Snorkel潜艇上墨):旋开尾帽,打开尾盖后,笔尖下面的呼吸管也应该伸出;如果笔尖伸出不畅或不完全,用TD拉杆轻轻往前顶一下,帮助呼吸管完全伸出 => 拿好笔杆,拿住尾帽并从笔身内拉出TD拉杆(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墨水滴出,在拉开TD拉杆的过程,不要把呼吸管没入墨水中)=> 把呼吸管前端没入墨水中(在给全新的、或很久未使用笔尖已干的钢笔上墨时,需要把笔尖和笔舌部分也短时没入墨水,或者完成上墨过程后,把笔尖和笔舌再蘸下墨水)=> 快速平稳的压下后尾盖,使拉杆收入笔身中,等待约10秒 => 拧上尾盖,转动尾盖过程中,同时收回前端呼吸管 => 擦净笔尖(笔尖如蘸了墨水。在平时正常使用和上墨的情况下,笔尖不会粘墨),完成上墨。
上墨过程: 拧开尾盖 (对于尾杆带锁式的派克真空上墨,闭锁机构位于尾杆压下的末端;需要先按下尾杆,逆时针稍扭动,是尾杆处于释放状态)=> 笔尖没入墨水中 => 快速按下和释放尾杆(派克的说明书上标注,需要压下和释放10次,每次等待约1秒,但是使用者发现有的时候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按动次数,且1秒的停止时间似乎也稍嫌短)多次按压按钮,直到没有气泡被压入墨水瓶内,每次按压释放后停留2-3秒 => (对于带锁式上墨,最后压下到底的时候,顺时针稍扭动尾杆,达成闭锁尾杆的目的)=> 擦净笔尖,盖上尾盖,完成上墨(派克51真空式上墨中,最后把笔从墨水中拿出时,保持尾杆按下状态,笔尖从墨水取出后,再松手释放按钮,从而更好吸收笔尖和笔舌上的残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