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赛场上,评委们只为好声音而“转身”。什么样的声音具有魅力?怎样才能练出“好声音”?请看专家解读——

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足以证明人类声音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发音对于脑的进化、人的社会行为和智力发育都不可小觑,同时也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媲美的,它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达到高度的整合的结果。

由于声音的多功能性,使它成为非常有效的沟通形式,尤其是人类能够发音的喉咙已成为听觉信息传递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声音产生需借助能量、振动和共鸣

声带是神奇、美妙、结构简单精致的多功能乐器,唯一的缺憾是,有时候它会显得很脆弱,和常见乐器相比真是不值一提,那两片薄薄的结构竟也能产生众多的声调。任何声音的产生都必须满足三大要素:

1.能量来源,即呼出的气体。由于力的不同,音调和音量就会出现差别。这种力主要是控制呼气的肌肉放松而产生,功不可没的就是膈肌的上提作用。这些肌肉不但能够影响音调,而且对于音量和发声的间期也有重要调控作用。而腹部肌群可帮助用力呼气和延长呼气,其在大声说话或持续讲话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些肌肉是发声重要的支撑点,有些人说话“有气无力”,就是指声音的能量来源出现了问题。如当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支撑点的存在。

由呼吸调控的歌声才是美妙的,所以歌唱的原动力就是来自呼吸之间。声乐界素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所以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不仅能让你在 KTV大显身手,成为“麦霸”,更能让你激动的是,竟然也可以锻炼出平坦的腹部和性感丰满的胸部。而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唱歌时会陷入脸红脖子粗、青筋暴露、高音飚到飞、低音下不来的尴尬境地,这都是与肌肉支撑点没有保持住有关。

2.产生振动,即声带的运动。声带是歌唱之本,歌声是声带振动所产生的自然嗓音的优化、美化和升华。声音处于低音区时,声带振动比较缓慢,在唱假声时,声带会紧绷到极限。此时声带的振动会非常剧烈,对于很多歌手而言,这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技巧而已。但从医学角度讲,声带是人在发声中,人体承受撞击力和剪应力最重要的部位,所以歌手声带皱襞会日渐磨损。正因为声带受损,很多歌手的演唱会不得不取消。

在歌手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声带充血,很多经常使用嗓子的人也会出现类似症状,比如教师、律师、电话销售员。

3.具有共鸣的结构。共鸣是一种共振现象。歌唱时的共鸣,就是根据发声的原理,通过振动引发声带发出原生态的音响,本身细小而微弱,而它在人体的各个共鸣腔里得到充分的共振后,使其产生了大量的泛音,这就是歌唱的共鸣,这种共鸣产生了音量的扩大,音色也随之得到美化。

喉部发育导致青春期变声

喉如身体其他器官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5~6岁到青春期前,喉的变化不大,仅稍有增宽,因此在青春期之前嗓音变化并不大。而青春期之后,喉部发育速度突然变快。发育最快的就是甲状软骨,男性尤为明显(属于第二性征),形成喉结。有趣的是,虽然甲状软骨迅速增长,但男女有别,如男性喉结上、下、左、右、前、后全方位增大,而女性则只有上、下两个方向增大。喉软骨、喉肌此时会再次发育,使男性的喉结比原来大1倍,女性只比原来大1/3~1/4。同时声带的长度可增加1/3,厚度和宽度也会随之增加。这些变化是声音变化的基础。这个时期共鸣腔的体积也随之变大,共鸣作用会更强,就好像汽车的发动机多了两个缸一样。

但喉毕竟是组合结构,发育速度会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或不协调性,此时期的发音可表现出不协调,声音不稳定,会表现出声音粗糙、嘶哑,甚至有时不能控制发音,尤其在飙高音的时候尤显困难,有的人还会出现奇怪的音调,这就是所谓的变声期。变声期标志着人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是童年和成年声音的转换站。变声之后,童声宣告结束,成年声从此步入你的生活。一般从12~14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女孩可能要提前一年。变声停止后,音域可增宽到两个8度以上,可音调却变低了,女性青春期的喉部变化不如男性明显,一般都没有明显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声音就过渡到成人的音调和音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男孩子的变声期有着敏感的听觉辨别力。

如何才能练出“好声音”

要有健康的声带。正常的声带呈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笔直,未长有小结或息肉。要避免用嗓过度,减少烟酒摄入。

歌唱是脑力劳动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运用。发声时需要较大的肺活量才能为唱歌发声准备好足够的发声动力,所以得拥有健康的肺与强壮的体魄。

良好的节奏感和乐感,既需要天赋,又需要后天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