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腰痛不外乎虚实两方面。虚证因精髓亏损而致,实证因寒、湿之邪侵袭而致。其病因病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跌仆闪挫,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后期伴有正气亏虚,肝肾不足。
中医学认为,腰痛的发生与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关系。腰为肾之府,故本病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黄帝内经》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医学心悟》也认为“大抵腰痛悉属肾虚”。
现代医学认为,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的基本原因。急性或慢性损伤为发生椎间盘突出主要外因。在椎间盘退行性变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等。有些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发病,可能由于长期姿势不良、久坐劳累等引起腰部肌肉痉挛所致。
腰椎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前后方向的前屈、后伸;左右方向的侧屈;水平面上的旋转;三者之间的作用综合形成环转运动。这些运动顺利实现有赖于椎间盘、椎体、小关节、韧带、肌肉的健康状态,任何组织病变都可能影响到腰椎正常活动功能,使某一方向活动范围受限。
常见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因素有:
①腰椎负荷过重,如体重过重、长期搬重物或者长期负重等。
②外伤因素是成年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原因,包括突然搬重物不适,或者是打球等运动导致突然腰部扭伤等。
③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报道。
④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有一些人腰椎韧带和相关结构先天发育不良等。
⑤不良习惯因素。长期不良坐姿,比如说长期坐在电脑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前倾姿势。
⑥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髓核退变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病理改变;纤维环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