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穿越回神秘的古蜀国,感受四川广汉的神秘与浪漫。
广汉古称汉州,别名雒城。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取 “广至汉水”之意(汉水指东汉水,即今天的嘉陵江),
置广汉郡与蜀郡(川西)和巴郡(川东),成为当时古四川最早的三郡。“广汉”之名第一次出现距今已有2219年。
图说:三星堆青铜面具 新民晚报记者 唐敏 摄
位于四川德阳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末,是迄今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其文化堆积距今约4500-2800年,面积达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为古蜀国都城遗址,年代约当商代。1986年,三星堆1号、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金面罩、金杖、象牙等上千件珍贵文物,“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其年代为商代晚期(距今3250一3100年),所揭示的一种独特青铜文化引起轰动,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随后发现三星堆东城墙、南城墙、月亮湾小城和大型宫殿基址等重要遗迹,逐步廓清了三星堆古城分布范围。专家们认为,三星堆文化面貌既呈现独特性,又与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夏商时期古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的三星堆博物馆,地处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1997年10月正式开放。三星堆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00亩,基本陈列由“综合馆”和“青铜馆”两大展馆构成,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陈列科普化与艺术化双美并举,有力揭示了三星堆文明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作为长江文明之源和天府文化之根的辉煌灿烂。新设“修复馆”,修复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出土文物,向公众展示修复过程并普及相关文保知识。三星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并入选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除了声名在外的三星堆,广汉还有连山回锅肉、广汉缠丝兔、金丝面、汉州板鸭、虾仁酥盒、鲜花饼等地道特色美食值得游客打卡。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