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雷鸣 发布时间:2021-11-17 浏览次数: 105

过渡金属催化的 sp 3 C-H 键的选择性官能化可用于各种 C-C C-X 杂键的转化,是分子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合成方法,同时,将导向策略运用到 C-X 键的构建是合成高价值的化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烷基 C-X 键活化中导向基团的定位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期,计算化学研究所雷鸣、蒲敏课题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研究了醋酸钯( Pd(OAc) 2 )催化含氨基喹啉( AQ )导向基团底物烷基 C-O 键活化的反应机理(见图 1 ),揭示了导向基团在区位选择性中的远程定位作用, 相关成果以全文发表在 Inorg. Chem. 上( https://doi.org/10.1021/acs.inorgchem.1c02127 )。


1. Pd(OAc) 2 催化含 AQ 基团底物烷基 C-O 键活化的反应机理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整个催化循环由五个过程组成,分别是:底物的螯合、 C-H 键活化、 C-N 键偶联、质子脱钯和催化剂再生。首先,该工作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阐述了 C-H 键定向活化的分子机制。 计算结果表明,整个催化循环的决速步是质子脱钯步骤,其反应能垒为 24.3 kcal/mol (见图 2 )。此外,我们在对 C-N 键偶联过程的研究中发现,溶剂 MeCN 参与反应,其与催化剂 Pd 中心配位的 C-N 偶联反应路径是最优势的,反式亲核钯化和 β -O 消除都要比顺式过程有利,这与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2. Pd(OAc) 2 催化含 AQ 基团底物烷基 C-O 键活化反应的自由能面图(各驻点 的能量相对于 A1 ,能量单位 : kcal/mol

为了研究 AQ 导向基团的作用,该工作也对不含导向基团的底物 1a 烷基 C-O 键活化反应机理 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没有导向基团存在下, C-H 活化的能垒有所上升,说明 AQ 导向基团可以促进 C-H 活化反应。当然,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在实验条件下, 1a C-H 活化步骤可以发生。

3. Pd(OAc) 2 催化 1a C-H 键活化反应的自由能面图( 各驻点 的能量相对于 1a ,能量单位 : kcal/mol )。

随后,该文对 1a C-O 键活化过程中质子脱钯步骤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 1a 底物的质子脱钯的反应能垒为 39.3 kcal/mol, 这一过程在实验条件下很难发生。这也解释了在实验中缺少 AQ 基团的反应底物的反应没有观察到产物的原因。这也表明, AQ 导向基团不仅能促进 C-H 键的选择性活化,而且在质子脱钯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质子脱钯反应活性的来源,该研究研究了反应中不同配体的反位效应,计算结果表明, AQ 导向基团与 Pd 中心的双齿螯合有效降低了质子脱钯过程的反应能垒。

4. Pd(OAc) 2 催化 A9 9a 9a’ 质子脱钯反应过程的自由能面图(黑色反应路径各驻点能量相对于 A1 ,红色和蓝色反应路径各驻点能量相对于 1a ,能量单位: kcal/mol )。

最后,该文对离去基团在 β 位和 δ 位的底物的 C-H 键活化和质子脱钯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碳链延长后,质子脱钯的反应能垒升高,这可能是由于环张力引起的。而对于离去基团在 β 位的底物反应,应该可以适用于该导向策略。

5. Pd(OAc) 2 催化 A1 1b 1c C-H 活化和质子脱钯过程示意图(各反应路径各驻点能量分别相对于 A1 1b 1c ,能量 单位 : kcal/mol ,原子间距离单位: Å )。

综上所述,该工作采用 DFT 方法研究阐明了 Pd(OAc) 2 催化 C-O 键活化的反应机制,阐明了 AQ 导向基团在 C-H 键和 C-O 键选择性活化中的重要作用,为有导向基团的反应底物中烷基 sp 3 C-H 键和 C-O 键选择性活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见解。该文第一作者为计算化学所 2019 级硕士研究生王锐同学,此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