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说话的口气。 "口气"的含义之一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如:严肃的口气,幽默的口气。 ②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 语法范畴 。《 辞海 》:通过一定的 语法形式 表示说话人对行为动作的态度。如陈述语气, 祈使语气 虚拟语气 现代汉语 用语气助词“的,了,吗,呢”等和语调表示各种语气。 语气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对谈到的情况所持的态度。语气只有四种: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语气是指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说明动作或过程的进行方式,也就是说话者对行为或动作的态度。在不同的语种中,一般有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 语气的“神”——感情色彩和分量。受具体的思想感情支配的语句才是有生命的、可感的。语气的感情色彩,指它透露出来的“喜、怒、哀、乐、欲、恶、惧”等人类情感的丰富繁杂的种种不同色彩,因而要求语一言传播表达的丰富性;语气的分量,指在把握语气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区别是非爱憎中浓淡不同的分寸尺度,强调语言传播表达的 分寸感 。 语气的“神”除了包含形象感受唤起的感情色彩的内涵之外,还包含着语言链条中反映出来的“并列”、“递进”、“转折”、“因果”、“领起”、“总括”、“主次”等逻辑感受,也包含着语言 传播过程 中与受众的交流、呼应,这三方面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成为语气的“神”。 语气的“形”—— 语势 。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透过变化多样的声音形式,即语势的变化才能让人毫不费力地直接感觉到,相反,刻板、单调,以不变应万变的声音形式只会使本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褪色,甚至变味,所以说,语气是语句“神”与“形”的结合体。语势,包含着气息、声音、口腔状态三方面,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变化和多重组合,具有很强的技巧性。这些方面的变化,既是语言发出时能够驾驭的,又是语言发出后可以从听感上辨别出来的。语势的变化,在气息方面,可有气息位置深浅的不同,气息量多少的差别,送气速度快慢的区分;在声音方面,有大小、强弱、快慢及音色的精细变化;在口腔状态方面,在每一个特定的 音位 里,都可以有口腔开度大小、控制松紧、 舌位 前后、大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因素在一句话的句头、句腰、句尾滩露出变化的趋向。一句话,在表达具体的思想感情时应有不同的语势,只有曲折多样的语势才能成为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