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予朋】10月10日至19日,2023年第九期和第十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正式与老百姓见面。值得关注的是,本月新发行的两期国债利率较前值出现较大幅度下调。
根据财政部公告,本次发行的两期储蓄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其中,第九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2.63%;第十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2.75%。与前两期相比,两种期限国债票面利率均下滑22个基点。
“看到国债利率又降了,后悔没在今年年初‘上车’。”10月10日一早,收到新一期储蓄国债发行短信通知的招商银行客户李女士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以来,储蓄国债已出现多次“降息”。3月发行的2023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利率由前期的3年期3.05%、5年期3.22%,调整为3年期3%、5年期3.12%。5月发行的2023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3年期和5年期利率再度同步下调5个基点,分别为2.95%和3.07%,这也是近年来储蓄国债票面利率首次降至3%以下。7月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储蓄国债利率分别滑至2.85%、2.97%。随着新一期国债出炉,今年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利率均累计下降37个基点。
对于今年储蓄国债利率频频下调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这主要是受利率体系整体下移影响。“随着逆周期调控加码,人民银行连续调降政策利率,整体利率体系随之发生变化,带动了银行存款、各类债券等各类金融产品收益率下移,国债利率跟随整体利率体系下调是合理的。”
不过,尽管收益率降低,储蓄国债的吸引力仍不减。从认购情况看,目前,两期储蓄国债由40家储蓄国债承销团银行通过网点柜台代销,部分承销团银行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代销。截至发稿时,记者登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第九期、第十期储蓄国债均显示无可售额度或售罄。
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梁斯表示,储蓄国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对稳健型投资者仍具有较大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受理财产品市场出现波动、资本市场表现相对疲弱等因素影响,投资者对风险较高的资产保持相对谨慎态度,转而加大了对国债的追捧。此外,购买国债门槛较低且相对便捷,投资者可以在需要资金时相对快速地变现,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西工商广字第0806号
京ICP备05046755-4号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3998320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