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
码制
,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这些二维码的信息密度都比传统的一维码有了较大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维码CodeC39的20多倍。在二维码标准化研究方面,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码制的符号标准。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和
国际电工委员会
还成立了
条码
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国际标准(ISO/IEC 18004:2000《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技术规范—QR码》),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维码的ISO/IEC标准草案。在
二维码设备
开发研制、生产方面,
美国
、
日本
等国的设备制造商生产的识读设备、符号生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二维码应用系统。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不仅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
中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
矩阵码
(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3]
想知道什么叫(二维条形码)
.塞班智能手机网
[引用日期2014-10-22]
[4]
二维码纸巾:传统纸巾行业的互联网变革
.新华网.2013-12-30
[引用日期2014-07-10]
[5]
在纸巾上印二维码,能否成就一家移动时代的“分众传媒”?
.网易科技.2014-04-19
[引用日期2014-07-10]
[6]
重庆大学推“二维码占座” 想占哪里扫哪里(图)
.新浪
[引用日期2014-09-10]
[7]
巨型二维码亮相河北泊头麦田
.人民网.2015-06-02
[引用日期2018-09-05]
[8]
上海与呼和浩特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
.人民网
[引用日期2022-03-18]
[9]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 《汉字字体使用要求》等10项行业标准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07-02
[引用日期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