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命名模式
我们所说的“大学”,广义上指相对于成人高等学校而言的普通高等学校,即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高考),招收高中毕业生,提供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又可以分为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前两者称为大学本科,后两者称为大学专科。后三种的命名模式在同种院校中区别不大。独立设置的学院由于是大学所设立,名称都是XX大学XX学院或XX学院XX学院,如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基本都是地名+学科的命名方式。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上提供本科教育的“大学”(以后皆称大学)的命名模式。中国大陆所有在教育部注册的大学名单可以在教育部的网站上下载到( http://www. moe.edu.cn/srcsite/A03/ moe_634/201505/t20150521_189479.html )。截至2015年中国共有944所大学。
“大学”也未必都叫某某大学,实际上这944所大学中只有395所以“大学”结尾,另外549所都叫某某学院。我国目前的大学体系实际上仍然是沿袭1952年-1953年全面学习苏联体系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形成的体系。这次调整除了裁撤全国所有教会大学、公有化所有私立大学以外,最明显的改变是把大学强行分为三类:理工类大学、综合类大学和专门学院,然后把相关学科的资源集中。比如将清华大学的人文、自然科学学科转移至北京大学,又将北京大学的工学科目转移至清华大学,或者集中全国的冶金学科组建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等。可以看到,这所谓的“综合类大学”其实更像西方概念中的文理学院,而理工类大学其实只有工科没有理科。高校调整还有一个结果是加剧了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平衡,不过这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
在90年代的大学扩招、合并潮之后,很多本来的专门学院得以扩展学科范围,成为综合类或理工类大学,于是便会将“学院”改成“大学”。当然,很多更名更直接的动机是摆脱校名不受欢迎的专业以及公众普遍认为“大学”比“学院”高端。毕竟,即使是两所完全相同的学校,“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工商大学”,哪个更能吸引高中毕业生,我想是十分明显的。这样的结果就是,目前211工程院校中只有中央音乐学院还是“学院”,尽管某些“大学”其实本质上还是专业学院。
目前,我国大学命名最主要的两种元素为:地名、学科名。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我们最后再来分析。我们将不同的命名模式列出如下:
1. 以地名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又可以分成几种子类:
1.1 以所在的省/市/自治州/自治区/直辖市名称命名。共133所。如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昌吉学院、西藏大学、北京大学等
1.2 以地区名称命名。如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北华大学、南华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中北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鲁东大学、皖西大学。
1.3 以附近的名山大川命名。如燕山大学、渤海大学、黄淮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塔里木大学。
1.4 以所在地的别名、曾用名命名。如长安大学、西京大学、琼州大学、嘉应学院。
1.5 以所在地县级及以下行政区划或地点名称命名。如清华大学(以所在地清华园命名)、南开大学(以所在地“南开洼”命名)、五邑大学、西昌大学。1.2~1.5所述大学共42所。
2. 直接以学科命名。只有对外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防灾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铁道警察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这8所。其中同济大学值得细说,同济大学源于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于1907年开设的上海德文医学堂,而“同济”得名于上海话对“德意志”的音译。虽然同济医学院后来迁至武汉大学,但是“同济”的校名毕竟还是来源于一开始的学科名。
3. 地名+学科名。这是中国大学命名方式的绝对多数,一共有700所大学以这种方式命名。有些校名因为历史原因被多所学校同时使用,就会用括号标明校址,如中国地质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地名也像前述一样有很多变化,还有中国、中央、中华这样的地名。以及一些大学为了避免重名会加上“第二”这样的编号,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显然他们并没有重名的问题,之所以保留“第一”是因为毛泽东的名言“一师是个好学校”。
4. 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以中国大学+合作院校名称命名。有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共6所。最后一所大学也是中国最长大学校名。
5. 人名及包含人名。有中山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浙江树人学院、辽宁何氏医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共6所。
6. 包含创建单位。首钢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东软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等15所。
7. 剩余的34所。有比较著名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复旦大学、华侨大学、暨南大学,也有女子大学系列,还有天雷滚滚的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还有一所中等学校名叫“哈尔滨佛学院”,真是神奇的地方...也有一些大学附属独立学院完全独立以后用学院名称作为校名,还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重庆三峡学院这样在校名中插入一些其他要素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