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由于每个人能力的有限性和某些不可测因素,主观理性的行为往往不一定取得客观理性的效果。
“主观理性人”较之以前
人性假设
最大的进步就是引进了价值
评判标准
概念,使得个体选择有了赖以判断的价值参照系,因而也就有了对决策效果的评价尺度。但是,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主观理性人”除非有一整套外在的价值参照系,以供借鉴,否则,“主观理性人”难以“自发”的形成自我价值判断体系,否则,最终形成是非不分的“糊涂人”。
②舍弃了找寻社会普遍认可的客观价值评价体系的可能。
③“主观理性人”使得世界迷失了客观公允的统一
价值取向
,从而也就使得人和人的存在失去了意义。
“主观理性人”假设与其他人性假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人
”、“
社会人
”、“
自我实现人
”、
“复杂人”假设
其实都说明了“主观理性人”的一部分,用“主观理性人”假设可以把前几者很好地统一起来。由“主观理性人”的第一条性质来看,每个人具有特定的、与他人不同的偏好集,这个偏好集包含的子项目既包括
物质利益
上的要求,也包括
精神鼓励
上的要求,当个体主观上对物质利益项目赋予较高权数时,个体就显示出偏向于“经济人”的特征;当个体主观上对精神需求项目赋予较高权数时,个体就显示出偏向于“社会人”的特征;当个体在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时,主观上会对较高层次的需要重新赋予较高的权数,从而表现出“自我实现人”的特征。如前所述,个体的偏好项目众多,并受到遗传、环境、教育、个人经历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不同个体之间,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会有不同的偏好集,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层次的要求,这又和“复杂人”假设的主要精神又不谋而合。
-
↑
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
本条目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
股票行情
-
铝合金
-
短期投资
-
中国会计科目中英文对照(含科目代码)
-
量化交易
-
包装印刷
-
INFP
-
分销系统
-
网站建设
-
生鲜超市
-
奶头乐理论
-
蘑菇管理定律
-
猴子管理法则
-
情绪ABC理论
-
垃圾人定律
-
100个最流行的管理词汇
-
破窗效应
-
INFP
-
SWOT分析模型
-
21天效应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