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朋友要求写个啤酒自酿流程,拖了些时日。现在先匆忙写个简单的步骤,适合于新酿友们,高手们可以直接绕道,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一些不足或错漏之处。
众多酒类之中,啤酒是一种最为广泛的酒品种类,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古巴比伦的历史中。莎士比亚曾经称赞其为“大麦的果汁”。


尽管啤酒来自于西方,且传入中国的时间也不过区区百年上下,但其扩张的速度和民众普遍认可接受的程度,不可否决的表达了它的特别之处和注定辉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全世界各大啤酒厂商企业纷纷挟巨资以及先进技术进军中国市场,来开垦这片“人口最多市场最大且最为封闭的啤酒市场处女地”。然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很多资本又纷纷撤出中国市场。因为一些经济制度,以及地方保护主义,还有本土企业的低劣生产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这令向来严谨的外国知名酒企业无所适从,生存艰难,只好放弃这片沃土,大规模撤退。极少数改良后生存了下来。
这也是我们上世纪还能喝到那些不错的品质的啤酒,而到了本世纪,就只剩下这些非常寡薄无味的低度劣质品质的啤酒了,靠的是广告吆喝以及恶性的商业营销和竞争,而非以品质口碑来获得市场。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中国确实还有一些好啤酒,也许都没听说过那些品牌,有的如今还有存留,有的就彻底消失了。比如很早期的老青岛,那时候还出口到周边一些亚洲国家;比如老蓝带,生产那种超大瓶(几升)的玻璃瓶蓝带,滋味好极了;还有老金威(红包装),浓郁的巴伐利亚风味;还喝过一种叫做七匹狼品牌的啤酒,在15年前就要近乎200元一件的价格,那口感令人十多年后回想还是记忆犹新!可惜后来市场上就见不到这些,老蓝带、老金威了,却有了那些低劣口感的别的蓝X,还有寡薄平淡的X威,等等。
越深入探寻好啤酒,对啤酒文化的感染也就越深刻。好啤酒不只是德国独有产物,也不是专属于慕尼黑的精彩。英国,爱尔兰,比利时等地都酿造非常了不起的酒,很多甚至不流传于市面上。尤其是比利时修道院那些修士们,以虔心的修行者的心智酿造的美酒,不可不谓之上帝的恩赐。
我赞美红酒,在西餐厅或者一些高级的聚会场合,它显得如此的浪漫和高贵。但毕竟更多时候,我也少不了逗留于夜市大排档,和兄弟朋友们喝个酣畅淋漓,肆意的谈笑。在炎热的盛夏的夜晚,也仅仅只有冰镇啤酒能适合我,扑鼻的麦芽香,冰醇的质感,能让身心产生各种舒适感受。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很多方面是比较悲哀的。法制不健全,导致连婴儿的奶粉都有诸多问题,更何况想喝个好点的酒?想要个能喝得入口的啤酒?还想还能小小贪杯一回,第二天不至于头痛欲裂?几乎不可能。以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商品酒,拿到那些欧洲国家去,那肯定都不能上市。
所以这些是我为何会行动起来。加入自酿啤酒行列的缘由。
赘述一番,无非说明个自酿的初衷。言归正传,开始说自酿的方式。
若只是想学会做成一种酒,这并不难,就好像10斤葡萄2斤糖那样,不少人这样做了很多年葡萄酒了。但是要想做好一种酒,那就会很复杂,用上专业的酵母,各种助剂,存储环境,后熟…总之义理知识非常深奥。那些化学分子,构成,以及各种关键点控制把握,常常令人焦头烂额,弄不清东西。不过,只要有心认真学习,敢于去尝试,加上万分的细致,我相信谁都有可能做出好品质的酒来。
简单的啤酒酿造方法也不例外,非常容易上手。除了几种关键原料,另外就是一些稍微大点的家用厨具,日用品就行了。
目前国内啤酒自酿的氛围还不算太好,不如葡萄酒那么生机蓬勃。原料采购渠道还比较狭窄,以及风格风味选择上还是较少。
很多人前期开始酿造,都是以那些专业家庭或小型酿造啤酒公司买加工的半成品,如麦芽糖浆,也有些用麦芽精的。有些甚至连酒花都已经加好,你只用兑水并投入酵母,等待发酵就行了,非常便捷。做出来的酒,也比市场上强不少,能简单的体会到自酿的乐趣。
但对于传统酿造而言,其中细微的风格控制,技术要点,以及成品的品质调整等等,是需要更多空间和变化的。所以我比较推崇用麦芽原料磨碎出糖来酿造,繁琐了不少,但更专业,等同于使用相机的自动挡和A、M手动挡差别。


以做15升原麦汁浓度12P的啤酒为例,前期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
一. 主要材料
1.麦芽(进口大麦芽4kg);
2.啤酒花(进口酒花20-30克);
3.酵母(进口Ale酵母6-8克);
4.水(纯天然山泉水2桶);
5.消毒液(酒精或者碘伏1瓶);
二. 酿造工具
1.大锅(大约20升以上的铝锅或者不锈钢桶,最好2个);
2.纯净水桶(18.9升,最好2个比较适用);
3.量筒(250ml);
4.比重计(1.0-1.1比重计或者糖度计都行);
5. PH试纸(试纸凑合能用,酸度测试笔则更好,但一定要记得买2点精确校准的);
6.烧瓶(250ml用于分离和存放酵母泥,简单办法就啤酒瓶消毒压盖存放酒泥也行);
7.硅胶管(8*12大小比较合用,最好1.5-2米的2根);
8.吹气球(大号);
9.温度计(标准K型热电偶快速反应温度计比较好用);
10.氧气泵(金鱼缸那种,不过要换一根1米4*6的硅胶管,避免原配管子气味污染);
11.磨碎机(手摇磨碎+绞肉两用那种即可);
12.压盖机(皇冠盖封口机);
13.硅胶塞(口径18-25mm适合纯净水桶口径,中间开孔)
14.啤酒瓶(自家留几十个就行,严格洗刷消毒,最好是棕色)
15.克秤、公斤秤(克秤0.1-500克,公斤秤称量5-10公斤较为精准即可)
16.(没想到的后补)
主要流程:
麦芽磨碎——糖化过滤——熬煮麦汁——装桶发酵——装瓶熟化
详细流程:(以15升12P原麦汁浓度为例)
第一步 麦芽磨碎
家酿来说,粉碎是个细致活。麦芽很脆,很容易碎,但不是磨碎了就行的。一般有干湿两种粉碎的办法,干粉碎法无法保证出糖的顺利,所以通常都采用回潮粉碎的办法,用手摇磨碎机人工磨碎。提前5-10分钟在麦芽上喷洒少量的水来湿润麦粒表皮,达到麦皮破裂而保持比较完整,类似谷壳一样的结构。麦粒碎裂,粉末较少,颗粒大小均匀。这样利用麦麸作为天然的过滤层,较容易得到清亮的麦汁,在后面的出糖过滤过程中极为重要。
磨麦芽比较耗费体力的,可以当做在锻炼身体和臂力,节约不少买健身器械的花费。手摇磨碎机的调整粗细较为难于把握尺度,应多次调整并观察磨碎的情况,达到粗细颗粒均匀协调。磨碎程度太粗,麦芽出糖不好,浸出物少,后期酒质也会受到影响;磨得太细,出糖时过滤就会变成漫长和痛苦的过程。
麦芽用量控制应根据麦芽品质和出糖率来定,常见的家酿多在50-60%出糖率之间。做15升12P原麦汁浓度的啤酒,理论值3.5公斤麦芽即可酿造15-16升啤酒,实际操作中,加上后发酵的部分,用4公斤麦芽。
第二步 浸泡出糖
出糖的方法很多,自由灵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工业上的出糖过程比较复杂,采取阶段控温和措施,对浸出物和出糖率指标有一定要求。自酿一般出糖率一般达不到很好,但相关过程对浸出物以及酒的品质影响较大,所以也是极为重要。很多人并不愿意太麻烦,想简简单单喝到多好的酒,其实那又怎么可能?俗话说得好:又要马儿跑,又要不吃草。痴人总是如此,只想世间能有双全法。
较为简易出糖法,直接用加热到70来度的热水倒入麦汁,得到综合温度在65-68度之间的麦醪汁,并保持一个小时以上来糖化,然后升温到75度后并过滤。这办法简单易行,但是不利于麦汁成分的组合和分解转化,对啤酒品质也无法提高。更精酿的方式,采取分段精确控温出糖法。
1.出糖用水
水的鲜活天然性很重要。传统酿造认为,好水才能出好酒。无论古今中外,酿啤酒还是酿茅台,对水源都很讲究。
我喜欢茶道,品茶对水也是更为认真细微,古人有专门品泉论水质的文字。故此家中经常都常备好几种水,经常会调整选择使用各种桶装水,瓶装桶装都有,但无一例外都是纯天然的山泉或者深井的地下水,从不用那些工业化生产的纯净水品牌。除了品质上要求纯净之外,对水还要求有一定“活性”,这只有自然界里未曾污染的水可以达到。
水也是有生命的,似乎有点玄乎。这个观点可以参照那个日本人江本胜写的《水知道答案》一书,有些人推崇,也有些人骂那是伪科学,但我认为这个和西方有人研究“灵魂的重量”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客观看待,其中也不无道理。择其善者而信从,不盲目追随就是。
2.酸碱度控制
水的PH值对酿造影响很大,出糖时麦芽中的各种酶都有自己最适合的酸碱度范围,以及后面的酵母工作环境,PH值也是非常关键,以5.2-5.4为最佳。但这不是说弱酸性或者弱碱性的水就不能酿造好酒。西方国家有些知名的高品质酒,就是以较硬的水或者偏软的水酿造的,具有一个上下波动的范围。一般而言,只要不是那些超硬的或者被污染的水,都可以用来酿酒,但要懂得关键点并测试,再作出调整后使用。以我的经验而言,酿造浅色麦芽的啤酒,水的初始PH值在6.7-6.8之间,烧开后凉冷7.5-8.0之间比较好。
麦芽通常有浅色麦芽和深色之分。浅色麦芽遇到稍硬的水,PH值就会较高,不能达到最佳出糖的范围。若能加入部分烘焙的深色麦芽乳酸麦芽,PH值就能调整到适合范围。工业上也有些用化学品磷酸调整的办法,家酿中不建议采用,选择更适合的较好的水品质就行。
常规PH值测试多是采用精密试纸,我从以前做葡萄酒就买了好几叠,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色弱还是色盲(反正不是色狼),总看不准。
后来知道有种东西叫PH计(或叫PH测试笔PH测试仪),比较好用。但这个东西需要定期校正它的准确度。一位比较专业的朋友告知我一定要买那种2点校准的才能准确。
3.水的用量
用水通常为麦芽的2-5倍,通常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比如若水碱度大了,加入了一些深色麦芽来降低PH,那这个时候麦芽和水的比例一般为1:2-3之间。而若麦芽磨得太碎导致粘度太大不好过滤的麦汁,也可以调高一些麦芽和水的比例,如1:4,更利于出糖。
4.出糖温度和时间控制
出糖过程对温度的要求,和酸碱度一样,各种酶最佳利用率和各种物质化学分解变化,都有最适合的温度区间。其各自细微特性和转变过程太过复杂略过不提,简要说下几个关键的温度范围和时间段。
浸出法出糖,一般直接加热,但不能使用电磁炉。否则太容易糊锅,可用液化气,或者封闭电炉等设备温加热,找根长点的木棒竹棍进行搅拌。
把水加热到35-40度,投入磨碎的麦芽;
35-40度浸泡麦芽阶段,用于浸泡出一些酶,以及形成酸性物质,调控PH值保持在5.3左右;
40-55度分解蛋白阶段,形成可溶性氮等作用;
45-50度形成一些氮成分,磷酸盐和蛋白以及葡聚糖继续分解;
62-70度麦芽糖糖大量生成,为出糖的主要过程;
75-78度大多数酶失活,分解残余淀粉。至淀粉碘化反应完全,就可以准备过滤分离麦汁了。
5.出糖常用操作流程:
用3倍的水加热至38-40度浸泡麦芽(保持38度30min)——加热到48-52度(保持在52度20min)——加热到62-68度(这个过程可以用缓慢升温办法灵活控制,也可以采取分段62-63,66-68控温,总时间控制在60min)——加热到75-78(碘化反应完全后过滤分离麦汁),整个出糖过程从加热起到终止糖化,在4小时左右完成。
6.过滤麦汁
酿造纯大麦啤酒,前期的磨碎过程,直接决定过滤麦汁的难易程度。
若是磨碎程度控制得非常好,则很容易就能得到清亮而纯净的麦汁。若是磨得太碎麦芽粉末太多,或者麦皮碎得比较严重,那过滤过程将会非常痛苦而漫长。
一般直接用硅胶管插在糖化锅或者桶里,较难抽出麦汁,很容易被麦粒麦芽醪堵住。最为简单的“山寨过滤器”:找个稍硬的可乐瓶,用电烙铁或者烧红的铁丝在瓶子上烫很多孔,可以密密麻麻的烫几百个那么多,盖子上烫个大孔插入硅胶管,把这套简易过滤装置埋入麦芽醪的最底下即可较为顺利的抽取麦汁。
首先抽出来的麦汁肯定是非常浑浊的,用个大碗或者水瓢什么的接住,然后轻轻的(注意不要太剧烈冲动了麦糟)倒回桶子里,重复几次之后,就能看到管子里流出来的是那种较为清亮的麦汁,这种就用另一个大锅子或桶子接住(温度太高就不能直接用纯净水桶接)。
第一批麦汁滤出后,注意不要弄动麦糟,保持原状不动。另外用烧水壶烧一些水到80多度样子,再次缓慢注入麦糟桶里,加注量稍稍盖过麦糟一些即可。稍稍等个10分钟,即开始第二次抽取麦汁,同样重复倒回几次,流出清亮麦汁,就用大桶接住。
洗槽过程,一般重复2-3次即可。原则上以最后一次接的麦芽汁残糖测试应该控制在1.0-1.5%样子。高品质啤酒一般控制在1.5%以上舍弃残糖部分。
最终得到总量的麦芽汁数量该比计划做的啤酒多出5-10%,比如计划做15升(纯净水桶刚好一桶,上部要留出发酵空间)啤酒,则应该得到16-17升麦芽汁,因为后期的煮沸需要蒸发消耗不少水量。
第三步 熬煮麦汁
1.熬煮控制
过滤得到的清亮的麦汁,再倒一次桶分离掉底部沉淀的杂质后,便可尽快开始熬煮,这时还有较高余温,可以少消耗能源。
熬煮的作用很多,最关键在于析出蛋白成分,以及加入酒花改变啤酒的口感,和增加稳定。
煮沸的时间80-90分钟比较合理,煮沸的强度以较为强烈的沸腾而不溢出为原则。强对流更利于析出和沉淀分离蛋白成分。
2.添加酒花
煮沸过程中分批次加入啤酒花来增加苦味香味,平衡口感,增强啤酒的品质稳定。添加方法也可以比较灵活,且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特性的酒花,有香花和苦花分别。但是国内自酿现在还未兴起,所以各种酒花品种的采购并不容易。现在商品酒花多以加工好压成条状颗粒的为主。
国产酒花比较廉价,但是品质稳定性一般。进口酒花品质不错,但价格较高。
添加酒花的数量,一般控制在200-300克/100升酒之间。具体用法和数量,依据各人口感而定。不喜欢太苦且也不反感甜味,可以适当的少加,15升啤酒我一般添加总数20克,还是一种香花类型。排斥太甜而喜欢稍苦的感觉,有点类似苦咖啡的风格,那可以多加酒花,15升啤酒加30-40克也行,且更利于保存过程中的品质稳定。
添加的方法,有一次投入的,也有分批加入,二次或者三次。以分三次投入煮沸90分钟,在煮沸10分钟时候投入总量20%,促进蛋白析出和压制过多泡沫;40分钟后加入总量的50%,萃取酒花中苦味物质,以此平衡麦芽汁中不可发酵的糖分带来的甜味口感(若有选择使用苦花类型);最后一次投入在结束熬煮前5-10分钟,投入剩下的所有酒花(若有选择可以选用香型酒花)。
3.急速冷却
结束熬煮后,应当立即进行瞬间冷却。麦芽汁在煮沸时候,由于水蒸汽保护,不会接触过多氧气。但是一旦停止加热,90多度的麦芽汁最容易被氧化生成对酒口感不利的物质。这段时间若接触到太多空气,就会对啤酒的风味不利。少量酿造的家酿中,没有什么能比直接投入冰水冷却更迅速了。可以在做酒的前一日准备几瓶大瓶的冰水冰冻起来备用。在停止加热后立即投入100度的热麦汁中,盖上盖子,大约能在3-5分钟内冷却到80多度样子,这个时候氧化的负面影响就不大了。
4.热沉淀物分离
回旋分离热凝固物,到了80度以下,继续用水浴进行冷却,把整锅麦汁放置在一个较大的装满冷水容器里。找一根长点的木棍或竹竿进行快速搅拌,形成一个漩涡,这时候热凝固物和酒花碎屑杂质等,就会集中在中央并沉淀下来,用硅胶管抽取热麦汁到另一个桶里。硅胶管的顶端可以做一些设计,我是把硅胶管口剪成齿状,弄个瓶盖钻上孔,然后用细铜丝系在管口顶端,以防止抽取底部太多热凝固物。
5.分离冷凝固物和充氧
分离掉热凝固物后,继续对麦汁进行水浴冷却,不断的往水浴大盆里添加冷水。温度低于60度以下,就会逐渐析出冷凝固物,25度时析出最多。冷凝固物也会和热凝固物一样给发酵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工业上多采用锥形灌和浮选法分离,自酿也可以采用浮选法,用个鱼缸的充氧泵对麦汁充气,用水瓢撇除表面的浮沫。这样既分离了细微的蛋白和杂质凝固物,又完成了麦汁发酵前的充氧。
工业上充氧采取检测手段,但是溶氧仪价格昂贵,不适合家酿需求。一般用鱼缸氧气泵进行浮选法时,就已经对麦汁进行充氧了。温度保持在25度上下,充氧(浮选)时间控制至少在30分钟以上较好。完成后再继续降温到20度,就可以虹吸进发酵桶了。
6.本阶段注意要点
之前的所有过程,只要做好基础卫生就行了。但是从停止加热煮沸那一刻起,麦汁就存在高风险的细菌微生物污染!且凉冷的麦汁是细菌最喜欢的食物!所以,停止加热后每个步骤,必须注意好每个细节上的卫生和消毒状况,完全杜绝细菌的污染。像硅胶管、充氧泵、装麦芽汁的锅或桶,都必须严格做好高温或酒精消毒。主发酵(纯净水桶)容器因为是PET材质,不能采取高温消毒,只能用碘酒或者酒精消毒,且之后又必须以无菌水多次冲洗至完全干净。
第四步 装桶发酵
1.酵母品种
啤酒的酿造分为上面发酵和下面发酵。
上面发酵是艾尔(Ale)酵母发酵啤酒,这种方式能较好产生水果味脂香,具有比较浓厚的风格,也比较适合瓶中后发酵,在家酿中较为易于控温,但酵母沉降性一般。
另一种是下面发酵(Lager),也有各种特性和香型风格,但发酵以较低温度进行,高温下生成高级醇或其他副产物等不利因素,酵母沉降性比较好。目前全世界商业啤酒品牌行列里大多属于这种,中国啤酒市场目前几乎全是下面发酵的啤酒。
在传统的酿造方法和传统的修道院手工酿造中,基本都以上面发酵为主。
酵母菌种产地特征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较专业的自酿基本都是选用进口酵母,有德国生产的,也有英国、法国、比利时等等国家的,但是国内零售渠道能买到的品种极少,也就不多做分析,是进口的专业上面发酵的啤酒酵母就行。国产某品牌好像也有生产啤酒酵母,但我没信心亦不曾试用,故不做评价。
2.酵母投放
充氧完成并冷却后的麦汁,要尽快装桶启动发酵。酵母使用前可以直接投放也可以活化后投放,后者效果更好。活化方法又分为纯水活化和淡麦汁(4-6Bx)活化。干酵母数量上一般取千分之5比例,用烧瓶装十倍于酵母数量的原麦汁,兑等量的无菌纯水,温度在28度左右投入酵母,摇晃使其均匀,然后静置约2小时再投放到发酵桶中。以15升酒为例,用6克干酵母,60ml原麦芽汁,60ml纯水进行活化。
3.主发酵过程
投放酵母后的发酵桶应马上做好水封隔离空气,以免感染杂菌。纯净水桶那个小孔大约是19mm,用18-25的带孔硅胶塞正好。硅胶塞顶端插入一根L型小玻璃管,接根6*8的乳胶管,另一端放在装满水的啤酒瓶里。
一般6小时后就能看到桶内液面上有少量气泡,12-15小时液面气泡较多聚集成花菜状,20小时后进入主发酵阶段。啤酒厂这个时候一般会采取转到主发酵罐,以分离底部的杂质。自酿就只能虹吸倒桶,所以最好得准备2个纯净水桶,同样必须严格注意好硅胶管乃至吹气球的消毒。
主发酵一般维持2-3天旺盛期,这阶段发酵剧烈,温度有明显上升,液面凝聚较厚的细腻泡沫。若温度上升过快,可以把发酵桶放入装满冷水的大盆子里,以水浴控制降温,控制在18度左右,以减缓发酵速度和降低温度。
发酵高峰大约持续到3-4天后,就进入减弱阶段。这时候上面的泡沫会逐渐减少,且呈现黄褐色。这个阶段可以稍微升温,恢复到20-22度之间,以帮助发酵更为顺利彻底。
4.酵母回收
7-10天后,再一次倒桶,注意小心不要搅动了底层的酵母。最后把收集的酵母泥保存到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的无菌麦汁,摇晃几次释放出CO2并透入较为洁净空气,然后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0-2度)来保存酵母。这个时间段里收集的酵母最为纯净。酵母的保存理论上是2周,实际操作中大多保存了一个月也还行。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的酵母,可以延续使用5代以上保持良好。如能在倒桶取酵母时提前12小时降温5度,将能收获更多酵母泥。
剩余的未沉降酵母仍在发挥余热,继续辛苦的酿造美酒,并在残糖不足时候,休眠之前释放出那些极为有利改善啤酒风味的物质。
主发酵时间一般保持在10-15天为宜。
第五步 装瓶熟化
第10-15天后,当糖度下降到3.5-3.8Bx以下,再次降温5-10度并在12小时后倒桶,分离发酵罐底部的酵母泥沉淀舍弃,得到相对比较纯净透亮的啤酒。装瓶后进行瓶中后熟和生成CO2。
简单操作把120克白糖融化在200ml开水里,凉冷后加入发酵桶内,然后装瓶封盖。考究点的办法是前期就预留好麦芽汁,以同样浓度大约6-8%比例加入。二氧化碳的浓淡依据自己对气泡的喜爱程度掌控,好啤酒并不是以过于丰富的泡沫来表现特点的。啤酒二氧化碳的适口性一般控制在0.5%左右比较适口,但不能太少或者过量。太少就平淡寡薄无刺激杀口感,太多则气泡会把啤酒冲出瓶子来,且还有爆炸的可能产生危险!所以得根据瓶子质量等综合因素考虑,保守情况控制在90克白糖或者6%麦汁之内。
装瓶后的啤酒静置放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空间,前期最好是20度的室温环境里,等待瓶内丰富的CO2生成,成熟,酵母泥的沉淀,并释放出那些适口的转化成更醇和柔软细腻的口感。
3-4周,这个时候是鲜啤酒,但可以先偷着先尝一口滋味了,没几个酿友能忍住这段时间不开瓶的。这些酒与你平日里喝的那些工业化酒不同,酒精度数在5-6之间,一瓶顶两瓶,可别贪杯啊,醉了不知。
7-8周,啤酒已经基本熟化,瓶中残余的酵母也释放出不少利于口感丰富和饱满酒体的物质,显得更加圆润。这个时候转到比较阴凉的环境中保存更好。
10周后,你的酒应该很不错了,好啤酒是耐储存的,品质较好的能有1-3年保存期。虽然你知道你的工艺把握得怎么样。某个修道院的宣传词一样:我们卖的绝对不新鲜。所以可以有点信心。但还是需要定期开一瓶来观察和品尝,若发现酒体有浑浊迹象,或者滋味有不太好的感觉,那就该赶紧加速喝掉了。
关于自酿啤酒的基本流程,就写到这里。把握好这些步骤,谁都可以做出令自己喜爱的啤酒来。甚至还不用等到啤酒成熟,磨麦芽的时候,你就能为那香味而欢呼了。等到启动发酵,麦芽汁里的水果香,可以让你心旷神怡。
千万不要等到两个月后都还没开始你的第二次,那时候会青黄不接的。除非你实在不能喝也不喜欢喝酒。一批(15升)只有20多瓶,一个人2个礼拜就能喝完,别忘记自己还有朋友哥们帮忙,知道有好酒就绝对留不住!我一兄弟喝了我的自酿啤酒后,赞不绝口,感言只有在上世纪80年代里才喝到过那个味道!如此赞美,你怎么能吝啬不赶紧搬出几瓶来赠与分享?所以消耗很快,第一批装瓶十天后,试喝没有什么问题,滋味对头,你就该考虑做第二批了。
第二次就重复以上这些过程,只是加入的不是活化酵母,而是上次冷藏保存的酵母泥。理论上接种量1.5~1.8×107个/ml麦汁,即0.5-0.8%L浓酵母泥每百升原麦汁,一般取90-100ml浓酵母泥,完全足够15升酒。
怎么样?准备烹饪一顿丰盛的宵夜,开始享受你人生的第一次自酿啤酒吧!真正意义上的啤酒!传统的酿造风格!纯正浓郁的麦芽香!
你觉得就能满足了吗?诚然,对于简单追求的人而言,确实已经很好了。而对于一个懂得精致生活的人,则该继续探索酿造的真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勤劳的双手,来酿造更加完美的生活艺术。

文章来源于五感乐园

  • 17/4/24 【精酿啤酒】Grainfather微酿啤酒设备套装
  • 17/4/10 【精酿啤酒】如何品饮精酿啤酒?
  • 17/2/24 【精酿啤酒】巴氏杀菌会让我们的啤酒变得难喝么?
  • 17/2/24 【精酿啤酒】「新品」一款适合献给朋友与家人的过桶世涛
  • 17/2/24 【精酿啤酒】为什么说精酿啤酒营养价值大?你需要了解的这里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