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29日生于
布加勒斯特
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斯特凡·安卡是布加勒斯特公营企业车间的锻工,母亲埃列娜是家庭主妇。父母尽可能为子女创造物质条件,斯波尔尼克从幼年时便懂得生活的艰辛。与此同时,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工人家庭,使得她有机会培育和形成并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谦虚、克服困难的决心、渴望在往后的道路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2]
1941——1949年,阿内塔·斯波尔尼克就读于布加勒斯特工业女子中学,1948年加入罗马尼亚全国学生联合会(UAER),1949年加入罗马尼亚劳动青年联盟(1965年改称
罗马尼亚共产主义青年团
)。1949——1953年就读于
布加勒斯特大学
法律系。期间在1951——1953年任体育文化和运动委员会宣传部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在竞选造势、币制改革和制定新宪法过程中的宣传鼓动工作。1953——1957年在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社会科学研究院攻读
研究生
。1956年4月8日加入
罗马尼亚工人党
(1965年改称罗马尼亚共产党)。
[1]
1957年夏天被分配到布加勒斯特“弗·伊·列宁”经济研究学院(布加勒斯特经济研究学院)政治经济学系任助理。1958年10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担任
大学讲师
,并且在政治出版社的《百科词典》编辑部工作。党委的一份报告中有这样的评价:“自参加出版工作以来,斯波尔尼克同志的表现证明了她工作精力充沛,坚定地履行职责,并对她的工作伙伴给予热心帮助”。
[1]
1966——1977年任罗马尼亚共产党
布加勒斯特市
委员会执行局委员、布加勒斯特市妇女理事会主席。1967——1971年任布加勒斯特经济研究学院副院长。1974年11月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罗共中央候补委员。1975年3月17日——1980年3月28日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七届大国民议会副主席。1975年11月20日——1979年9月1日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劳动部副部长。1979年9月1日——1982年4月29日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和教学部部长。1979年11月23日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罗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1980年4月起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全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副主席。
[1]
在领导分工上,阿内塔·斯波尔尼克分管
文化教育
,
苏扎娜·格德亚
则分管
学校教育
。在这一时期,对齐奥塞斯库的
个人崇拜
在教育领域已经占据了很大比重。斯波尔尼克在教育部长任内,推动实施了罗马尼亚的第二次教育体制改革,树立了冷静和高效的工作作风,体现了解决实际问题,清晰的思想,整合能力,管理中的活力和效率的才干。因此受到齐奥塞斯库的重用和提拔。
[2]
阿内塔·斯波尔尼克在工作上受
埃列娜·齐奥塞斯库
的监督指导,而第一夫人的胡作非重挫了斯波尔尼克的职业生涯和政治生命,这不可避免地使她成为“替罪羊”。特别是在震动布加勒斯特知识界的最大的丑闻之一:超然冥想“业务”事件之后。1982年4月27日在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会议上,阿内塔·斯波尔尼克被指责“缺乏思想警惕”。1982年5月21日,在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由于所主管的部门发生严重问题和缺乏检查监督,以及执行党和国家的决议不力,阿内塔·斯波尔尼克和
科妮莉亚·菲利帕什
被解除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的职务,马林·勒多伊被解除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的职务。上述三人都是分管
文教
和
意识形态领域
的负责人。
[2]
[1] 弗洛丽卡·多布雷.《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传记:1945—1989年》.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科学与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540~541页
[2]
Aneta Spornic, tehnocratul de la Ministerul Educaţiei
.罗马尼亚《真理报》网站
[引用日期2016-10-11]
[3]
Membrii C.C. al P.C.R. 1945–1989 Dicționar .
.国家安全档案研究委员会
[引用日期2016-10-24]
[4]
罗共中央决定一系列重要人事变动 前政府辞职 德斯克列斯库任新总理 新总理在大国民议会谈今后政府工作
.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1946-2003 - 资料库
[引用日期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