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真的是身体越好就越不容易高原反应吗?

行摄君曾经听过很多豪言壮语,说自己平时锻炼身体频繁,到了高原就不会有高原反应。但是真的一到了海拔4000多米,就立刻蔫了。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高原反应是人体突然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但是!我要说的是,高原反应跟你平时在0海拔的身体锻炼关系真的不大。出现高原反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的缺氧,高原反应的程度也就与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直接相关。只能说是你平时的锻炼使你的身体减少了患病的可能性,比如感冒、哮喘等,而造成是否高原反应最直观的就是两个因素:你的肺活量、你对低氧含量的适应。

因此,有一种说法叫做:平时在0海拔身体越好的人,反而高原反应的可能性会更大。因为身体好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氧气。

身体强壮者或者胖人相比瘦小者来说,其身体的耗氧量也就越大,同等环境下,其缺氧的程度就越高,高原反应就越强烈。同理,男性相比于女性、年轻人相比于老年人,其新陈代谢、能量消耗都要快得多,身体耗氧量也就越大,高原反应也就越强烈。

还有,一些老年人及长期吸烟者进入高原后,反应明显小于他人,主要是他们因为抽烟及年龄原因,身体已经长期处于轻度缺氧状态,对缺氧的耐受性就比较强,进入高原后,往往能够更容易“适应”这种缺氧状态。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自身心理原因。

身体好的人往往到了高原,有一种炫耀心理,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于是动作剧烈,跑跳毫不顾忌。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身体对氧气需求的再次加大,反而高原反应来得猛烈。

女性及瘦弱者、老年人对于高原反应可能更重视,上高原前准备往往更充分,上高原后也会根据身体情况,尽量不乱动及超负荷活动,他们的高原反应,也就相对轻得多。

另外要说明一点的是,自驾开车和登山的海拔高度承受度完全是两个概念。有的人自驾西藏环线翻越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231米,没有出现高原反应症状,但是一旦登山,4000多的海拔就受不了了。原因有三:1,进入青藏线你已经是在西藏至少适应了三天以上了,青藏线道路平缓,海拔上升缓慢;2,你仅仅是快速通过垭口,就算是停留也是花数十分钟拍照,没有更多的在垭口停留;3,开车或者坐车,身体都没有剧烈运动,氧气的需求也是逐步适应。

但是,登山完全是另一个概念。首先,登山是一种极限运动,海拔高度上升比较剧烈。其次,登山是身体和高海拔、气候、地理环境的极度挑战,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用于爬坡,甚至攀岩。再次,登山需要在高海拔营地停留至少一晚选择气候和时机冲顶,不会像驾车那样停留几十分钟就离开。

所以,举个例,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垭口,和在5025米的四姑娘山大峰顶峰,你会明显感觉到后者与前者相同比较。登山的高度都是用身体、意志、运气,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说到最后,无论如何,我都非常敬佩那些用生命换回来的海拔高度。毕竟不停挑战高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会屈服的。

向站在巅峰的登山者致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