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3-01-17 浏览次数: 6163

姓  名

于海燕

性  别

出生年月

1967.06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职  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  务

办公电话

024-83686460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学习工作经历:

1985.08-1989.07 华中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学士

1998.08-2001.07 大连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硕士

2003.03-2007.03 东北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

2005.06-2015.12 东北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系副教授

2016.01- 至今东北大学 冶金工程系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

1. 氧化铝生产理论

2. 铝资源生态利用

3. 铝基新材料制备

4. 冶金过程智能控制

近年讲授课程:

本科生:《冶金学》《铝冶金学》《金属腐蚀学》《非平衡态冶金》等

研究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有色冶金新进展》《氧化铝生产导论》等

所在团队情况:

铝资源综合利用与过程控制团队负责人

人才培养情况:

每年培养本科生 2 3 人、硕士研究生 3 4 人、博士研究生 1 2

累计指导和协助指导博士生 20 余人、硕士生 60 余人、本科生 60 余人

指导学生获国家奖学金、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论文奖、东北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等 10 余人次

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科研项目 50 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项、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 1 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1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1 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企业合作项目 40 余项,其中 100 万以上项目 8

论文著作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 SCI 检索论文 40 余篇 JCR 一区论文 20 余篇、二区论文 10 余篇) EI 论文 50 余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0 余项:第一或第二发明人近 30 项,国际 PCT 专利 6

作为副主编出版著作:《氧化铝生产工艺》《拜耳法生产氧化铝》

出版国家规划教材:《现代冶金工艺学 ( 有色金属冶金卷 )

教学奖励:

获得东北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科技工作突出贡献奖”、“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爱心助学楷模先进个人”等

科研奖励:

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2 项,中国有色金属出版物奖(图书奖)二等奖(《氧化铝生产工艺》) 1 项,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论文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优秀奖 1 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1 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1 项等

社会兼职:

美国 TMS 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沈阳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担任多个国际及国内知名行业期刊审稿专家和中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个人寄语

人格如金,纯度越高,品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