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党建领航、经济领跑、民生领先”行动, 围绕教育均衡、教育质量、教师队伍等关键任务 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 2023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是加强新思想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党组会、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形式为依托开展各类活动,开展“第一议题”24次,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4次、专题研讨6次;举办教育系统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轮训班57场次,集中轮训覆盖党员人数1000余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956余人次。 二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制定下发《中共闽清县教育局党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方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目前,全县教育系统 47个中小学校党组织中校长、书记“一肩挑”的有42个,占比达91.6%。闽清一中、职业中专学校、第三实验小学、坂东镇中心小学等4个学校党支部被闽清县直机关工委授予“党建品牌”称号,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被福州市委教育工委授予“学校党建品牌建设示范单位”。坚守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严格管理课堂、讲座和校园网络等教育主阵地,坚决抵制各类非法渗透,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管理权。 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紧扣提升 “点题整治”质效目标,针对性、高质量地开展整治,落实好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守护校园食品安全等工作。 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进纠 “四风”与树新风并举,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教育生态。

(二)坚持公平公益,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是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加强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建设,白中镇攸太小学附设班、珠中小学附设班、普贤小学附设班、梅坂小学附设班,通过福州市第一批乡村学前教育标准化办学点评估认定。积极推进池园镇店前小学附设班、桔林乡后洋小学附设班、白樟镇白洋小学附设班等 3所办学点通过第二批乡村学前教育标准化办学点评估。加强示范园创建,闽清县外滩幼儿园、坂东镇文定小学附属幼儿园通过县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第二幼儿园通过2024年“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县级预评估,已向市教育局提交评估验收申请。现有市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21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62.4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57%。“两率”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二是推进义务 教育 均衡发展 和城乡一体化 推动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白樟镇中心小学、三溪初中等 34 所学校 通过 市级乡村温馨校园 评估验收;三溪乡中心小学、上莲乡中心小学等 2所学校通过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市级评估验收;闽清县坂东镇中心小学作为全市唯一的一所小学(全省仅三所)入选教育部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入选福建省第五批省级温馨校园典型案例;闽清县实验小学成功创建“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基地校”。推进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新增三溪乡中心小学、上莲乡中心小学、闽清三中、东桥初中、省璜初中等随班就读基地校5所。中考成绩良好,优秀率30.21%,及格率64.4%,低分率5.4%,辅差工作成效显著。 三是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推进三所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闽清一中加强优秀师资培养,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深入合作,与福建师范大学共建实习基地, 2023年来开展听评课290节次,集备研讨63节次,名师示范课、高考复习备考讲座等25节次,签订师徒结对协议34个,获得省、市级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奖项14人次;实施“培优强基”行动,学校在省、市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奖46人次,李泽宇同学获得第36届“庄采芳?庄重文奖学金”。 闽清高级中学在通过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评估验收的基础上,加强对外协作,借助闽江学院、闽院附中、师大附中、福州十八中等名校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闽清二中 传承 “文泉书院”百年文化内涵, 加强体育和艺术特色教学和学生培 养。 2023 年高考取得喜人成绩,闽清一中尖子生取得新突破,物理类进入全省前 300 2 人,历史类进入全省 500 3 人, 600 分以上高分人数达 53 人,特殊线上线率达 58.3% ,一般本科上线率达 96% ;闽清高级中学、闽清二中体艺类成绩优异,专业及文化成绩双上本科线人数达 80 余人。 四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夯实闽清职专委托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办学管理成果, 福建建筑学校 、厦门信 息学校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院校 开展合作共建、结对帮扶 、学习交流等活动,在干部队伍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提高、学生专业发展等方面共促提升。 坚持 “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和“做特、做精、做强”原则,持续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与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新增合作“3+2”五年制大专数字媒体专业,新招收学生50人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与 “福建时创电子有限公司 “闽清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1 6 家企业开展 合作 ,用好 2条智能制造生产线,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助力“三大三强”战略实施。 加快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新增县级“双师型”教师28名。在2023年度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闽清职专获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1名教师获“优秀工作者”荣誉,学校被评为“贡献奖单位”。

(三)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

一是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中小学思政教育,开展 “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雷锋”等活动,在市级“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教育阅读活动中, 3 件作品获一等奖, 8 件作品获二等奖, 5 件作品获三等奖;闽清职专 毛冰颍老师参加福州市教育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宣讲获铜奖 。开展 “争优评先”活动,荣获 市级 “先进班集体” 64 个,市级“三好生” 101 名,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63 名,评选县级 “新时代好少年” 10名。引导和激励全县少先队员和少先队集体创先争优,实验小学萤火虫中队、城关小学五(4)中队(向日葵中队)、第三实验小学三(1)中队获“全国红领巾中队”称号。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 “大篷车”送教送培活动 落实 1(专职心理老师)+X(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心理委员、安全信息员)+1(校级领导或德育、安全干部) 心理健康机制, 确保 “一生一档”全面压实、不漏一人。 二是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 办好民生实事,全 15所具 备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 举办 全县中小学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联赛,开展闽清县 2023 年中小学生运动会第 45 届田径比赛,提升体育竞技水平。在福州市田径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考核赛中,闽清一中、闽清二中、闽清高级中学分别获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第五名和第八名,闽清县城关中学取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在连城县“冠豸山杯”闽台青少年棒垒球邀请赛中获亚军。在福州市第 60 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城关小学荣获小学组爵士舞蹈啦啦操规定动作比赛冠军;第三实验小学获棒垒球比赛小学乙组冠军、小学甲组季军;城关中学男、女子篮球队分别获得篮球组冠、亚军。在 2023 年福建省中学生篮球联赛中,闽清一中女子篮球队获高中组二等奖。城关中学参加 2023 年福建省田径冠军赛暨中学生联赛,荣获初中组团体总分一等奖。加强体育基地校建设,新增天儒初中——排球项目示范基地校,城关中学、实验小学——篮球项目示范基地校,进修校第二附属小学——花样跳绳项目示范基地校等体育项目培育基地 4 所,目前共有县级中小学校体育项目培育基地校 16 所。 三是开展美育浸润行动。 举办全县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庆 “六一”暨美育基地校(美术类)作品展、中小学生绘画、书法、篆刻作品征集等多彩艺术活动,推动美育教育走深、走实。总结闽清县教师合唱团成立一周年来工作成果,举办〈最好的未来〉——闽清县教师合唱团音乐会,展现闽清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合唱水平。在第七届福州小茉莉合唱节暨 2023 年福州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中,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荣获一等奖,城关小学、闽清职专获二等奖。 四是夯实劳动育人新格局。 拟于近期下发《关于推进研学教育活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研学实践精品路线,增强劳动育人实效。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今年新增瓷天下海丝谷、云上尚德耕读学堂、闽清龙晶葡萄园等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3 个。全县现有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1 个、市级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地 2 个,县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4 个、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6 个。

(四) 锻造提升队伍素养,促进教师 高素质 专业发展

一是加强人才政策宣传。 坚持 “走出去”“引进来”,组织参加福建师范 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夏学院等高校专场招聘会,大力宣传《闽清县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详细解读我县引进教育人才的保障待遇及奖励政策,吸引 研究生 、师范大学毕业生等高层次教育人才 来梅 任教。 二是加大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力度。 足用 好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原则, 录用专项岗位教师 15 人(其中研究生 5 人,省内本科高校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 10 人)、参聘岗位教师 159 人、福州市公费师范生 2 人,与 5 名闽清籍学生签订回梅任教协议,委托闽江学院培养公费师范生 5 名,返聘优秀退休教师 27 名。大力提升梅溪新城师资水平,通过进城考试、新教师招考等形式为梅溪新城学校补充在职乡村优秀教师 26 名、新教师 52 名(其中:研究生 5 名,省内本科高校应届优秀师范毕业生 5 名)。 三是完善系统师资培养。 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开展 “青蓝工程”,学科名师按“一带一”“一带二”方式与年轻教师签订“师徒协议”,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名教师”培养计划,新成立闽清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60位教师获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41名教师入选“十四五”期间市级基础教育第一批、第二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3名教师入选“十四五”期间市级基础教育第一批、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闽清第一中学田鑫老师入选2022年度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坛新秀”人员名单, 塔庄镇七都小学张思倩老师入选福建省 2023 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员 名单 。加强教研工作,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引领作用,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200余场,培训人次达6000以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成绩显著,1位教师获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一等奖,并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比赛;11位教师在福州市中小学优质课评选中获奖,获奖率名列六县(市)第一;8位教师在福州市义务教育作业设计比赛中获奖,获奖率名列六县(市)第二;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0 项,立项率名列全市第一。 四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拟于近期下发《闽清县基础教育强师惠师实施方案》,全方位关心支持教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强化正向激励,选树先进典型, 1名教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5名教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五)坚持优先发展,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

一是持续提升办学条件。 投入 782万元,改造、修缮白中镇珠中小学、梅溪镇中心小学、坂东镇坂西小学、昙溪初中、闽清三中等学校校舍。加快推动闽清县实验幼儿园改造、修缮项目及南山壹号、弘晟法郡等小区配建幼儿园二次装修工作,推进闽清县第二中学改扩建工程、闽清县实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建设项目、闽清职专新校区前期工作。向上级争取普通高中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省级奖补资金268万元、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省级奖补资金122万元,提升高中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 全力打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攻坚战、持久战,完成全县 89间教室开展近视防控照明改造,进一步改善学生用眼环境。 二是落实资助政策确保教育公平。 坚持扶贫与 “扶志”“扶智”“扶助”长效帮扶机制,推进智慧资助,2023年共发放资助资金328.87万元,资助学生6280人次。积极与福州市教育基金会、县妇联、团县委、县红十字会、各乡镇教育基金会、神州集团、福彩公益等单位共同开展公益助学活动,资助金额达100余万元。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核通过703人,授信金额853万元,确保“应贷尽贷”。 加强关心关爱,多举措帮扶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帮扶 102名,闽清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用爱浸润,静待“智信”之花向阳开》案例入选福建省教育厅20个“向阳花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长效帮扶机制优秀名单,其中福州市仅3个。 三是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持续强化校园 “三防”建设,投入320万元为全县幼儿园、中小学校安装防坠网,配备215名专职保安员,建立130余支累计超过5000多人的护学岗和平安志愿者队伍,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100%达标。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落实 1530 ”安全教育机制 每天放学前 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 ,举办安全讲座 150多场 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近 6万次 发放宣传材料近 20万份 开展应急演练 400多场次。 坚守校园安全底线,加强与司法、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联动配合, 落实好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防溺水、反欺凌、反恐、扫黑除恶、 危化品安全、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 校车及交通安全、 舍安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等工作, 全年 共排查学校 1574家次 ,参加检查人员 5202 人次,排查出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 128 处,均及时整改 到位

(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强县建设

一是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 落实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要求, 坂东镇中心小学与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正在探索跨区域集团化办学试点。发挥陈炳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福州市优秀人才)等外引人才作用,推动闽清第三实验小学与福州市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等市属名校开展 “党建+教研”结对帮扶活动,练好集团化办学内功,提升梅溪新城办学水平。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今年以混合、联盟等模式新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14个,在办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分享、特色学校建设、优势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从优质校“输血”向各成员校共同“造血”、集团“活血”转变,进一步激发办学治校活力。目前,全县共组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16个,教育集团覆盖率达100%。 二是巩固拓展 “双减”成果。 继续把 “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推行课后服务 “5+2” “2+N”模式, 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好满足 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 “两个全覆盖”。 深入开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行动, 联合消防、住 、市场监管、 卫健 等部门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开展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 暑期专项检查、 “百日会战”排查整治等行动,发出《整改通知书》2份,《停止办学通知书》4份。 三是持续深化督导改革。 切实发挥教育督导问责 “利剑”作用,落实好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项督导工作和市对县“两项督导”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市对县“两项督导”评估,以高质量的教育督导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进依法治校。 加强校园法治建设,落实 “八五”普法规划,聘请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等单位法治副校(园)长111名,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存在问题

我县教育工作在 上级 的关心和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优秀教育人才还需补充。 近年新教师招聘中高中阶段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紧缺学科岗位较少人报考,例如:闽清一中现有研究生 6人,仅占专任教师的4%,与当前省一级达标高中要求的研究生比例不低于8%的要求还有差距,硕士、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等高层次教育人才还需进一步补充。

二是中尖子生、特长生培养、衔接机制还不够完善。 小学、初中等阶段尖子生起始阶段培养缺失导致高中阶段尖子生培养后继乏力,难以形成优秀学生群体。此外,能承担培尖、学科竞赛辅导讲座的本土高层次教育人才紧缺。

三是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还需加强。 新城中小学校办学水平近年来得到很大提升,但发挥推动梅溪 新城 聚集 人气 作用还不够明显。

四是集团化办学质效还需提升。 虽然全县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已达 100%,但集团内部、成员校之间文化、资源、管理等融合不够深入,教育集团内优质学校数量不多,教师学习交流还需深入推进 。从内涵提升和机制保障上看 幼儿园新增省市示范园晋级情况,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晋级省管理标准化学校、省教改基地校情况,普通高中新增达标晋级情况及学校教学业绩情况仍需加强。

五是教育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 部分 学校 计算机、教学多媒体设备配置较为陈旧,录播教室、平板电脑等设施设备只能满足基本教育教学需求。 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创客教育、智慧课堂试点处于探索阶段,平板、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移动终端设备 应用率不高 网络学习、 学校优质课制作、云课堂推送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有限。

三、 2024年工作计划

202 4 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 实施强师惠师行动,加快教育强县建设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推动全县教育系统实现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五个目标,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深入 推进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持续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切实发挥党建工作 “引路护航”作用,“一校一品”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一是加快学校项目建设。 办好民生实事,改造修缮闽清县实验幼儿园,完成南山一号、弘晟法郡等小区配建幼儿园二次装修及设备采购工作。加快 闽清县第二中学改扩建工程、闽清县实验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建设项目、闽清职专新校区前期及建设管理相关工作,推动学校相关建设项目尽快开工,进一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条件,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二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落实落细 “做强闽清一中与职专、复兴闽清二中、提升新城中小学”三个计划。深化闽清一中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共建,加快引进教育人才,汇集优质师资力量,打造闽清教育高地。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加快推进闽清职专新校区建设,强化与省船政交通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统筹谋划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线路。提升新城中小学办学水平,通过完善配套设施、补充优秀教育人才、深化交流合作、丰富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增强新城师资力量、扩大新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助力新城人气聚集。推动教育资源整合,争取尽快开工闽清二中2栋教学楼及2栋宿舍楼建设,谋划推进文定初中、坂东中学、闽清二中等3所中学生源和教师队伍整合,促进坂东片区办学资源整体优化、办学效能全面提升、师资结构更加均衡,推动闽清二中实现复兴。加强示范校创建,推动闽清县第一幼儿园争创“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闽清县第二幼儿园争创“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三是巩固 “双减”成果,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 持续开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工作,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着力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利用教师合唱团、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校内外优质资源,进一步指导全县学校优化升级 “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2+N”模式全覆盖,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

(三)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做好提质增效文章。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 按照《闽清县基础教育集团评价方案》与《闽清县基础教育集团教师轮岗交流实施办法》文件要求,持续优化集团化办学运行、考评、动态调整等机制,切实提升教研教学、轮岗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成效,调动干部、教师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激发办学活力。 二是坚持典型引领。 及时总结集团化办学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培塑一批特色改革案例,争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集团化办学经验和亮点,促进互学互鉴、比学赶超。 三是搭建成长平台。 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夯实集团教育教学管理责任,推动学科竞赛储备人才联合培养、学段衔接人才培养、联合教科研等工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升课程教学的系统性,为教师和学生成长搭建更大平台。 四是建强教师队伍。 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与《闽清县基础教育强师惠师实施方案》相结合,落实强师惠师十条措施,完善教师待遇、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四)落实好强师惠师政策举措,建强新时代教师队伍。 实施强师惠师行动, 通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名师示范平台、完善教师教科研保障和奖励机制、实施银铃教师计划、创新教师岗位管理、提升教师从教荣誉、保障教师福利水平、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等强师惠师十条措施加大引才、聚才、培才力度, 加强尖优生培养,提升全县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营造教师人人尽展其才、优秀人才争相从教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