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正值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简称“分会”)成立30周年之际,由分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等联合承办的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2025年会在辽宁沈阳顺利召开。

中国工程院朱蓓薇院士、任发政院士、单杨院士、薛长湖院士,中国农学会莫广刚副秘书长,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产业科技处王峻处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廖小军主任委员,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许爱东副厅长,沈阳农业大学刘洋党委书记等专家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沈阳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斌主持开幕式。

任发政院士表示,本次会议响应中央一号文件提升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以“农产品贮藏加工科技创新”为主题,围绕“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展示了我国农产品贮藏加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碰撞出更多原创思想、推动形成更多科研合作、孵化出更多应用成果,也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莫广刚副秘书长表示,分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始终将自身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在助力农产品贮藏保鲜、绿色加工、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乡村产业振兴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征程上,要立足市场服务的职责定位,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携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廖小军主任委员表示,当前我国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此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实践,更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为加快农产品贮藏加工行业的技术突破、促进全产业链价值提升注入强劲动力,对于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会议通过主旨报告、专题报告、硕博论坛、墙报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全面展示我国农产品贮藏加工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会议期间,朱蓓薇院士、单杨院士、薛长湖院士、赵谋明教授、曾新安教授、李斌教授分别围绕海洋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生物合成与未来食品、海洋源新质蛋白的开发与利用、大豆肽降血压与改善血管损伤、脉冲电场灭菌、花色苷活性与稳态化递送作主旨报告。105名专家学者、82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聚焦农产品保鲜加工前沿技术与精准营养创新、大食物观引领生物合成与新资源开发、AI赋能农产品智能加工与装备升级、东北特色农产品高值智造与品牌生态建设等当前农产品贮藏加工的最新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为激励青年学者学术创新,会议评选出“硕博论坛优秀演讲者”“优秀学术海报”各20名。

本届会议吸引了来自沈阳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110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50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并通过线上直播覆盖2万余人次。

下一步,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将继续深入贯彻“大食物观”,坚持“四个面向”,持续聚焦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需求,推动农产品贮藏加工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农产品减损增效、高值化利用,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供稿:食品学院

供图:食品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