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说摇滚132 | 另类摇滚?独立摇滚?商业与独立性的一场斗争(前篇)

我们的摇滚史从今天开始进入全新的篇章!而这个新篇章的选题,从风格来说并不算非常新,而且其中不乏大量我们此前提及过的乐队。我早就在琢磨怎么写,却又着实有点棘手所以,我决定今天先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试图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线索: Alternative Rock ,以及Independent Rock,区别是什么? (关于另类摇滚我已经回避了很久很久了,先把其他的风格提前介绍完了。但是,为了整个摇滚史的完整性,该来的总会来,终究还是躲!不!过!)


以下两段是摘抄自wikipedia的综述:

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起源于1970年地下独立音乐(Independent Music),并在1990年代广为流行。“Alternative ”更多的是用来与主流或商业化的摇滚流行作品区别开来。在最初的语境中,另类摇滚的含义非常广泛,不同的、非主流的表现形式归为另类摇滚,在1970年代后期的時候,所有的地下摇滚、朋克摇滚(包括Punk、New Wave、post-punk)都被认定为另类摇滚,简单说来,就是地下的、非商业性的、个人化的作品都被称作另类摇滚。


独立摇滚(Independent Rock):起源于1970年代,最初用来描述那些独立厂牌所发行的唱片,随后引申出来形容这些音乐的风格,严格来讲,独立摇滚不是一一种音乐类型,而是泛指某些推崇地下文化价值的摇滚音乐人或风格,探索更多不同于主流品味的声音、音响和情感。



很显然,在最开始的时候,另类摇滚和独立摇滚的定义,是可以互换的。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一个来自美国的民间(各地的大学电台唱片播放和口头宣传),而另一个来自英国的唱片市场。

(Indie Rock的名词是从70年代末英国朋克/DIY运动兴起的)。


转折发生在80-90年代。NIRVANA的无意间走红,让另类摇滚登上了主流的舞台,也拓展了大众的眼界。于是,很多美国的另类摇滚乐队开始寻找机遇,签约大公司,努力向主流下靠拢。既然想要吃到市场的红利,那么在音乐上就必然会有所牺牲。无论是The Smashing Pumpkins还是Coldplay在后期的作品都没少收到抨击。所以在这种变化下,那些更注重个性化表达,寻求自由化、突破性而不是仅仅吸收更广泛的听众的乐队就更倾向于用独立摇滚来描述自己。另一方面,另类摇滚一般会更显得男性特质突出、充满了男子气概,所以很多女乐手也倾向于把自己的作品归类为独立摇滚。

如果我们参考两者的关联风格条目的话,也看得出这种差别的(这里我们以维基百科上的分类作为参考)。


很显然Alter Rock之下的关联类型包罗万象,而Indie Rock则显得边界更明显,更具有实验性。随着Britpop和Grunge在90年单末期的欧美都渐渐式微,Alter Rock和Indie Rock渐渐变成了一个商业上的划分界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Indie Rock更多的会用来形容那些坚持独立、非商业化的乐队,而Alter Rock则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的路线,更像是一种在制作中寻找“与众不同“的噱头。

在这里我们还要补充一句: 换到中文语境来看的话,独立摇滚和另类摇滚之间,跟英文的概念又有点微妙差别。 很多时候,我们会形容一个不好划分风格的乐队作品是另类摇滚,但它是一个签约在地下厂牌的独立乐队。但有时候又倾向于将一个偏英式风格的乐队描述为独立摇滚,而另一偏向Grunge美式风格的乐队称作另类摇滚。大量与Post-Rock、Noisy、Shoegazing有关的乐队我们都会承认他们与独立摇滚之间的关联性,但是也同时无法否认把他们归入另类摇滚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么一想,另类摇滚和独立摇滚的关系还真是……一团乱麻。我平时的观念是,另类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一般我分不清风格的就全都归为另类摇滚,而不考虑他们的商业性和实验性。而独立摇滚则是通过一个乐队是否与商业化的唱片签约、转向更为偏向市场化的运作来加以区分。但是本着科普总要负责任的原则,我还是在这个新篇章的开始先把这个关系跟大家理理清楚,接下来也好表述清晰。另类/独立摇滚的诞生可以看作从另一个角度对摇滚历史的观察,它贯穿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坚持,也能为我们现代的唱片产业带来启发。

好了,在一千多字的前言之后,我们的正文终于可以正式开始了。




混沌的开端:

无论是另类还是独立,最初,他们的诞生,都是源自于对当时唱片产业商业模式的不满。

最初,流行音乐的口味是由大型娱乐公司决定的。这些唱片公司选择与哪些艺人或乐队签约,选择让他们唱什么样的歌,选择宣传手段、以及销售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乐队可以获得非常优越的录音条件和最大的曝光率,但是反过来,唱片公司可以根据市场反响进一步控制乐队的创作和唱片发行,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毕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那些不被唱片公司所选择的乐队,以及不被看到的地方,则缺乏行之有效的宣传自我的渠道。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在也并不少见——很多乐队在小众的圈子或者地方茁壮成长,备受欢迎,但是在其他地方却鲜为人知。这些乐队富有个性,各有特色,但是很显然,他们很难受到大型唱片公司的青睐。于是,没有突破口就只能自己创造突破口——自己动手,搞唱片公司,自己给自己发行唱片。这些公司体量小,设备简陋,制作粗糙,发行量也很低。有时候他们不得不与大型唱片公司达成发行协议,不过,仍然尽力保证了乐队的自主权和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

其实这样的小厂牌在四五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了,不过都影响较小并且为时短暂(比如Triumph Record只活了不到一年,Immediate Records活了五年),而且与摇滚乐关联不大。第一个有迹可查、与摇滚乐密切相关的唱片应该是1966年由Larry Page 成立的Page One Records。为 The Troggs, Vanity Fare等乐队发行过唱片。随后1968年Chrysalis Record成立,它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逐渐成长为当时最成功的独立厂牌。另外The Beatles也尝试过成立Apple Records,The Rolling Stones成立过Rolling Stone Record,后来都因为经营不善关门大吉。

70年代是独立厂牌的转折点,也是另类音乐诞生的关键节点。由朋克运动应运而生的Do-It-Yourself潮流让独立发行唱片俨然也成为了风潮。1973年,Beserkley Records在美国成立,并签下了Earth Quake, Greg Kihn, Jonathan Richman等乐队和艺人,渐渐有了自己的影响力。而英国也出现了诸如 Industrial Records, Factory Records and Beggars Banquet Records之类的独立厂牌。尽管他们发行的乐队专辑风格多种多样,但是人们开始渐渐用独立/另类摇滚来称呼这些与主流风格大相径庭的音乐。1977年,Buzzcocks通过曼彻斯特本地的小厂牌New Hormones发行首张EP《Spiral Scratch》,BBC在报道中将他们的音乐类型写作了“Indie”。


比英国稍晚些,1979年,“Alter Rock”的称谓开始在大学的广播以及小型音乐媒体上出现,有时候也会写作“Alternative Music”或者“Rock and Roll Alternative”。同期,Cherry Red Records跟《NME》和《Sound》杂志联合发布了“Alternative Charts(另类排行榜)”,1980年2月,第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排行榜正式成立,“The UK Independent Singles Chart and UK Independent Albums Chart (英国独立单曲及唱片排行榜)”。这个榜单为这些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小厂牌提供了强有力的宣传助力。基本上,在这个时候,Indie Rock和Alter Rock不过隔着大西洋两岸的两个地方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

不过到了1980年中期,事情开始发生变化。“Indie”更多的被用来描述那些由Post-Punk厂牌发行唱片的乐队,两种命名之间渐渐有了音乐风格上的区分,而不再仅仅是是地域的分别。比较显著的例子就是美国的R.E.M和英国的The Smiths都会被人们称为“Indie Rock”。这两个乐队都对80年代初主导的合成器音乐产生本能的抗拒,仍然坚持以吉他为主导的流行乐和民谣(或称Jangle Pop),突出的特征是采用无失真、但是高音非常重的电吉他进行演奏。类似的乐队还有美国的10,000 Maniacs ,the dB's,和英国的 The Housemartins 以及 The La's。

同一时期,“Alter Rock”的用法也渐渐扩大影响力,从大学生的社交圈中进一步扩展到媒体和音乐市场中。最初,人们用New music或者Post modern来形容那些不好描述风格的先锋作品,1987年,《Spin》杂志则正式将Camper Van Beethoven归类为“Alter/Indie”,。渐渐的,Alter Rock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那些不被主流关注、或者较为少见的,Post-punk,New Wave,Metal Ballad,Grunge,Industrial,Rap-metal等等都被归类为Alter Rock。管你是Henry Rollins, Butthole Surfers, Ice-T, 还是Nine Inch Nails,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只要不是主流舞台的走红乐队,都被称作Alter。

总的来说,非主流的摇滚乐队在70-80年代渐渐崛起,独立厂牌,功不可没。而“Indie/Alter Rock”这个词汇的诞生,正印证了人们对这种全新的音乐产出模式开始重视。这是一个混乱的时期,而且Alter和Indie之间尽管已经渐渐出现差异,但是仍旧会被混用。9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Indie与Alter一度分道扬镳;可是到了后来,他们又逐渐变得模糊。虽然是两个简单的词汇,折射的却是一部颇值得玩味的乐队在商业化和个性化之间挣扎的历史。

今天已经写得太长了。下一期,我们会继续看看,那些被称作Indie/Alter Rock的乐队,在远隔大西洋两岸的两片大陆上,分别是如何成长

发布于 2021-04-07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