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则是满脸问号,觉得这人是不是有啥大病,和Ta谈恋爱太累了。
这样的人,就属于恐惧型依恋(Fearful-avoidant Attachment),是三种不安全成人依恋类型里的最后一种,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在这期内容里,我想和大家仔细聊聊恐惧型依恋的成因,表现,及其对人的影响。
恐惧型依恋,根据成人依恋模型的提出者金·巴索罗谬(Kim Bartholomew)的观点,最核心的表现在于“过低的自我评价,以及过低的对他人评价”。
简单点来说,意思就是“我既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也很难信任那些说爱我的人”。
同样都沉浸在精神内耗中,和焦虑型的人相比,恐惧型则少了一些讨好的意味:“对你太好,只会让我最后被伤害得更深;比起主动付出,我更希望你能为我做点什么。”
而相比于同样较为冷漠自私的回避型,他们又多出了不少需求感:“你这几天都没和我说话是想怎么样,果然感情里受伤的永远是我…你不想和我说话,我也不理你!”
恐惧型依恋者们,就像是焦虑与回避二者的叠加——既渴望爱,又害怕爱。
我们再来说说恐惧型依恋的成因。
综合来说,经常忽略孩子,且表现“不太稳定”的父母很可能导致孩子逐渐形成这种依恋类型(Hammonds et al., 2020)。
比如父母因为工作原因行踪不定,说好周末带孩子去公园,到了周五晚上又说不好意思,我们实在忙不开;下周一父母回来后又说“宝贝,爸爸妈妈真的很爱你,这周多给你点零花钱”。
但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实不是金钱的弥补,而是实实在在的陪伴。
或者父母关系不好,每天都在吵架。发怒的时候拿孩子出气,气消了又说“对不起,是爸爸妈妈不好”。
再或者父母过于严厉,孩子提出想吃冰淇淋,他们严辞拒绝,说你已经胖成饭桶了;而后又买了Ta不太喜欢的衣服,说你这样穿比较好看,不显胖。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对于“爱”和“亲密”的认知是混淆的。每当自己想离爸妈近一点,却总是被他们伤害;觉得自己不需要爸妈时,他们偏偏又出来告诉孩子“我们真的很在乎你”。
另一类导致恐惧型依恋的原因,则是童年时期一些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比如父母离异,自己或父母出了重大事故/疾病,长期肉体/精神虐待等等(Liem & Boudewyn, 1999)。
除了童年经历,成年人也会因为一些情况转变为恐惧型依恋。比如因为学业/婚姻状况所产生的抑郁症(Van & Cooley, 2002),到了年纪却没有稳定收入的焦虑感(Fiori et al., 2009),都会潜移默化影响人对于亲密关系的心态。
基因,也或多或少参与了这种依恋类型的形成。人体内的OXTR基因可以影响一个人对“披露自身情况是否安全”的认知,所以部分人会天然的认为“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近况和烦恼是不好的”;这类人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恐惧型或者回避型(Denes,2015)。同时有酗酒史的夫妻,孩子在出生后也更容易产生不安全依恋类型(Vungkhanching et al., 2004)。
讲完了表象和成因,我们再来具体说说恐惧型依恋背后的心理机制。
因为前述的种种原因,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最核心的痛点在于“被拒绝的恐惧”。
比起回避型依恋“完全无视且不需要他人”的态度,恐惧型的人会更主动去社交,以及寻求恋爱中的亲密感。说到底,他们能感受到孤独,而且很容易感到孤独。
基于这样有些过度柔软的内心,他们相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受伤”。
对于同样脆弱的焦虑型,他们会认为“只要我对这个人够好,Ta也能对我更好”,从此走上了不断去讨好,却最终崩溃的路子。
而恐惧型的机制却不一样,他们认为“只要我在对方拒绝我之前,做第一个拒绝Ta的人,这样我就‘赢了’,尽管我也伤敌一千自损八百。”(Ben-Ari & Lavee, 2005)
于是他们在这样的心理前提下,就会产生如下举动:
我先拒绝亲密的举动,除非看到你的“诚意”;
我有需求了,但我就是不说,我让你来猜;
你做的某件事伤我心了,那我就直接关闭沟通渠道;你对我提某个需求,我得先想想这事有没有可能对我造成伤害.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感情中始终处在“被消耗”的状态里,而从未想过自己能从感情中“获得什么” (Monteoliva, García-Martínez & Calvo-Salguero, 2016)。
这种强烈的“自保意识”,使得他们更容易形成“防御性倾听”。也就是别人无意间稍带进攻性的一句话,却能深深的钻进他们脑海里。
比如说Ta慢,Ta就辩解称不是自己慢,而是路上堵车;
说Ta糊涂,Ta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但事情还是发生了;
说Ta明明有空怎么不做卫生,Ta也能掰出一大堆理由显得自己很忙。
总之他们就会开始觉得很无辜,“我自己从来都不讲你的不是,你为啥老要指责我?”
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虽说他们防御性强,但玩起精神暴力来也是高手。没有答应Ta的要求,Ta就开始兀自膈应;消息回应的不到位,Ta就开始冷言冷语;还动不动就搞一些小动作,来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在乎我”。
所以作为恐惧型的伴侣,相处起来就是一个感觉,累。
而这种“累”,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极的情感交流
焦虑型的人在亲密关系里,总是在表达自己的悲伤和失望;回避型的人则总是在传递冷漠和无视的情绪。
恐惧型,作为两者的结合,则是既无视伴侣的感受,又总是自己在那不断产生负面情绪(Guerrero et al., 2009)。而作为伴侣,每当你想去沟通时,恐惧型的人又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因为Ta觉得这些负面感受都是源于你。
恐惧型的人出于自身原因,无法放心的依赖自己的伴侣。而他们的伴侣,也感到很难放心依赖对方。
这些伴侣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得不到理解,想和对方倾诉时,对方又不理不睬的;而对方在感情里一系列幼稚的行为,也总让自己觉得Ta还不够成熟,无法胜任丈夫/妻子的角色;而且二人总处在一种互相伤害的状态里,很难确定彼此是否能走到最后。
所以当这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持续上升时,出轨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Isanejad & Bagheri, 2018)。
-对方的高敏感
恐惧型依恋者的神经质性(Neuroticism)比平均水平高出了不少(Ben-Ari & Lavee, 2005)。
这意味着他们的情绪是很不稳定的。一些小小的事件都可以触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防御机制,所以作为伴侣不得不时时刻刻考虑,应该如何说话才能尊重Ta的感受。
然后他们发现自己做不到。不管你怎么说,好像他们都能自发的产生负面情绪。说得太好听,他们觉得不真实;说得太直白,他们又觉得你在伤害Ta。
-对方无法预测的行为
尤其是在异地恋里,伴侣的不安全感也是持续的。
我们之前提到,恐惧型依恋者认为“对他人披露自己的情况”是危险的,但这点在异地恋里却是必要的(谁知道你一直沉默着,哪一天突然在当地找了个新欢)。所以作为伴侣,恐惧型依恋者在异地时的状态可能是不断找你问话,但你却始终不知道对方在干嘛(Hammonds et al., 2020)。
再加上对方状态总是在冷漠和焦虑间不断循环的大前提,作为伴侣是完全无法预测对方下一步会怎么做的。这种完全摸不透的状态,始终让自己觉得很疲惫
除了让伴侣感觉疲惫,恐惧型依恋者自身也容易面对许多健康风险。
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焦虑型和恐惧型,在四种依恋类型里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抑郁(Liem et al., 1999)。但是焦虑型的人会较为积极的向他人寻求帮助,而恐惧型的人则倾向于自己去处理,这样做却容易导致不断的负反馈和负循环,从而使自我评价变得更低(Van & Cooley, 2002)。
大学,则是恐惧型依恋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的高发地:课程开始变得更有难度,很可能要远离父母去其他地方长期生活,要不断适应新的人和新的环境…高焦虑感(焦虑与恐惧)的依恋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在压力面前相对更加脆弱(Kurland & Siegel, 2013)。
所以他们也更容易做一些高危险、高刺激的行为来转移自身的负面情绪,比如大量酗酒(Vungkhanching et al., 2004),抽烟和药物滥用(Kurland & Siegel, 2013),长期自残 (Liem et al., 1999) 等等。
恐惧型依恋的女性也更容易患上乳腺癌等妇科疾病。因为长期的负面情绪,以及对自己的过低评价,她们并不太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所以相应的也会更少做相关的体检(Tuck & Consedine, 2015)。因此,她们更容易处在各类健康风险中。
所以,尽管恐惧型依恋本身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它确实导致了许许多多真正的“问题”。
作为总结,不安全依恋其实都是相对容易“治愈”的问题,很多时候遇到一个合适的伴侣,或者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它们对于人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
但问题在于,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去努力改善自己。而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觉得会有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人”出现,来拯救自己脱离“不对的感情”。
感情没有对错,只有彼此认可的二人。把自己做到最好,也能大大提升被他人认可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