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不再提宁铂——在谈论少年班或神童这类题目时?不可能。这个少年的出场及其中年时的谢幕都饱含
戏剧性
,符合中国人的
集体心理
,符合他们对神化和传奇的永不餍足的需求。他们,在那个特定年代共同参与了神话的缔造和后来的“伤仲永”。
1978年,全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聚焦一位名叫宁铂的少年天才。20多年后,有人把他与张华、朱伯儒并列为那一年代的“时代人物”。
人物事件
前中国副总理方毅眉头深锁,和他较量围棋的正是当时轰动全中国大陆的天才神童宁铂,因为一封
推荐信
,1977年当年才13岁的宁铂成为中国第一位破格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不过拥有诗词、医学、围棋等多项专长的宁铂,当时和同一批少年班的天才神童一样,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最爱的天文学系,反而被安排就读
理论物理
,身心无法调适,这对宁铂的未来产生了极大影响。
宁铂说:“并不是‘神童’(身份)害了我,这一点的话,我做为过去的经验,不管是怎么样,做为我人生经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这点给我的体会很多,使我认识了很多东西。” 虽说不后悔进入少年班当天才神童,但之后的宁铂却有三次报考研究生,三次都因为各种理由退出,甚至连考场大门都没踏进。神童的大帽子让宁铂恐惧失败。宁铂同学
周逸峰
说:“进少年班,在当时来看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一个人在这种
荣誉感
之后,如果用得好是一种动力,用不好它就是一种压力。”太多掌声、太早承受压力。
宁铂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1998年参加电视节目录影,2003年宁铂做出人生重大决定,出家当和尚,在世人的期许当中销声匿迹。
2018年3月媒体报导,宁铂已还俗,研究佛教,做心理咨询。
[2]
“中国第一神童”
1965年,宁铂降生在江西
赣州市
一个普通家庭。宁铂在1978年被中国媒体广泛报道,称这个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很早就表现出一些天赋:2岁半时会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 5岁,他在
赣州
提前进了
供电局
子弟小学,没多久随父母下放,去了于都县梓山公社河坑大队第4
生产队
。那是“文革”岁月。在采访中了解到,宁铂当时没学可上,在家待着“乱翻书,翻大人的书”。他翻阅中医书,很快就会开药方;翻看围棋书,没多久就能与大人对弈,还能授三五子;他看
唐诗宋词
,即能吟诗作对,时年9岁。父亲宁恩渐逐渐意识到儿子智力超常。还有一个有待确认的说法:宁铂六七岁时生过一场大病,吃过一些滋补品,据说
营养补剂
促他早熟,他在11岁就进入青春期。他显得比同龄孩子“沉静、坐得住,
自控能力
强,学习更自觉”,另一方面,他确实较早对异性产生兴趣。一位培养了近20位“少年班”大学生的退休教师说,宁铂的基础其实打得并不扎实。
中国科技大学
破格录取
他为大学生,并为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1979年,少年班学员开始选系,宁铂说科大没有他喜欢的系,要求调到
南京大学
学天文,但被学校拒绝,他只好选了
理论物理
作为专业,但把爱好转向了
星象学
、宗教和气功。
1982年宁铂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19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助教。
宁铂与少年班
1977年10月末,宁铂父亲宁恩渐的朋友、
江西冶金学院
教师倪霖,给方毅副总理写了一封10页长信,举荐天才少年宁铂。11月3日,方毅副总理将此信转给当时的中科院下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上有批示:“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成为一句口号,少年班的气候初步形成。
信寄出10天后,中科大两位老师抵达江西,到宁铂就读的赣州八中面试。考的是数学,同时参加的还有两位
早慧
少年,宁铂得了67分,排名第二,第一名80多分,第三名64分。宁铂90年代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当时抽考物理他肯定最差。他不明白比他分别大几个月和1岁的两位同学为什么没
被录取
。
1978年初,宁铂受到方毅副总理接见,两局对弈,宁铂全胜。当年最吸引读者的新闻之一,就是江西“神童”宁铂的传奇,配有他与方毅副总理下围棋的照片。
“破格提拔”在1984年下半年面积扩大:从中科大一所高校扩展到13所高校,其中有北大、
清华
、
华中工学院
、
吉林大学
等等。与之配套,全国省级重点中学开始为少年班输送优秀学生,当时比较突出的有
北京八中
、
人大附中
、
天津耀华中学
、沈阳育才中学、无锡天一中学。后来逐级向下,触角伸至小学。
“仔细想想,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跟当年的‘大干快上’、‘
放卫星
’、‘三年
赶英超美
’有相通之处,跟现在有些人抱怨的‘这国家跟打了
鸡血
似的’也是有
血缘关系
的。直到这几年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之后,平衡、理性才纳入国家和人们思考的范围。但是在当时,舆论是一边倒的,就算基层教师发现了一些类似‘拔苗助长’的问题,提出过一些质疑,也被大环境的声音淹没了。”一位当年给少年班学生开过小灶的中学物理老师说。
2004年校方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科大少年班创办27年来,共招收1134名少年大学生,在已毕业的942人中,85%以上的
应届毕业生
考取国内外高校和
科研机构
的研究生,3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并涌现出如
微软中国研究院
院长
张亚勤
、被授予美国‘
青年科学家总统奖
’的
卢征天
、被誉为‘纳米博士’的
秦禄昌
、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张家杰等国际知名的杰出人才,说明少年班的成才率和成才度都是很高的。”中科大的校史陈列室里,已是
微软
全球副总裁的张亚勤位居醒目位置,在几张有宁铂等人出现的图片下方,他们被统称为“少年班同学”。
宁铂的同学们
1978年3月,14岁生日还没过的宁铂走进
中国科技大学
校门,成为中国第一批少年大学生中声名最响的一个。同一批进校的少年大学生还有20人,如
谢彦波
(入学时仅11岁),申喻(当年的《
文汇报
》和《
解放日报
》有这样的报道:年仅14岁的初中生申喻参加高中
数学竞赛
,提前1小时交卷,却夺得第一名。科大三年级时,发现并修正了大学
线性代数
教科书中一类
定理证明
的错误,引起教授和校方重视,此事由新华社报道,并附申喻与教授们手捧书本的照片,后为各地报纸转载)、谢旻(现执教于
新加坡国立大学
)、
郭元林
(现任清华紫光集团总裁)。 1979年,年仅13岁的
张亚勤
入校。他后来回忆说,1978年,他在《
光明日报
》上读到一篇
报告文学
,讲的是“神童”宁铂的事迹,看完后他激动了整整一天,整晚睡不着;几天后,他跳了级;6个月后,他也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他在科大默默无闻,后来赴美留学,获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
工程博士学位
,担任过
微软亚洲研究院
院长兼
首席科学家
,如今是微软全球副总裁。2004年,他与科大校长
朱清时
一起出现在上海,应对自如,只是早生华发。值得注意的是,1978-1979年,中科大试办两届少年班都采取学校派人亲自面试,自出考题、破格录取的模式,没有参加高考。到1980年,少年班选拔一律通过高考,然后学校复试筛选。“这等于说,对于那些有天赋、有专长的孩子,最后还是用
应试教育
这一套,用高考这把
尺子
去衡量。”那位培养了近20位“少年班”苗子的老教师说。当年所有的大报、杂志上都发表过这样一张照片:宁铂在中科大校园
葡萄架
下读书。这个葡萄架有段时间成为科大新生和来宾必瞻仰之处。80年代,所有被归入“少年预备班”或“
实验班
”的神童苗子都记熟了宁铂这个名字和他的事迹,此外还有
谢彦波
、申喻、干政……许多家长也时不时拿一张珍藏的
剪报
出来吓唬自家天资平平的孩子:“你看看人家!” 事实上,宁铂入校后并不愉快。1年后他就告诉班主任汪惠迪:“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当时他被安排攻读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而他在
赣州
八中时就不喜欢物理。汪惠迪打了一份报告,请求按照宁铂本人的兴趣将他转到
南京大学
去学天文。“但是科大不愿意放走这个名人。”多年以后,退休的汪惠迪告诉记者。从正面理解,科大将宁铂看成本校的“荣耀”,实际上已经将他当作“棋子”——尽管这些词语可能有失厚道,或者也有违
主事者
的初衷。
启示
从1978年入校到2004年元旦后离开科大,25年里宁铂做过许多次“离开”的挣扎,无一成功。他必须服从人们安排好了的事,父母、师长、学校、国家,满足媒体围观一位神童的嗜好,譬如他的“七步成诗”;他必须压抑16岁甚至更早即已到来的青春期的骚动,不能说,也无处求教,因为他是宁铂;他还必须无数次与“分数不理想”的现实搏斗,他确实聪明过人,但他的分数与神话不符,这让有些人觉得“宁铂已经不行了”。
1982年,宁铂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又是一则抓眼球的新闻。同年,他第一次报考研究生,但报名之后就放弃了考试;第二次,他前进了一步,完成了体检,随后又放弃了;第三次,他又进一步,领取了
准考证
,但在走进考场前的一刻退缩了。后来他对别人解释说,他是想证明自己不考研究生也能成功,那样才是真正的神童。但汪惠迪老师和许多人一致认为:他只是过分地惧怕失败。如果一个人被反复告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么这种选择属于正当防卫。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还原宁铂当时承受的那种“光荣”之下的压力。
1988年,宁铂与程陆华结婚
[3]
,然后生子、给儿子喂奶、烫尿片、去菜场买菜……婚姻生活似不和谐,于是他醉心于研究佛学。2002年,他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被学校领回去;一年后,他“成功”遁入空门。在此之前,
他引
高尔基一句话形容自己:“我的
心眼
,是皮肉上熬出来的。”
宁铂曾经说,自己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决不会再读少年班。“我的那些同学,今天有的很棒,有些很平常,还有的不怎么好。”张亚勤认为就为这些当年的神童下定论为时过早。“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大家的标准不一样。我们这些人才30多岁40出头,这个年龄很难讲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宁铂以后成为一位高僧呢?”
一个行业的成功者,很可能在其他方面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我们不能只用成功来衡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人是否值得存在并不是用多么成功来决定的。
出家原因
炮轰“神童教育”
2002年,宁铂离开中科大前往五台山出家,被校方找回;2003年,宁铂再次出家,这次他成功了。
据媒体报道:宁铂入校一年后告诉班主任汪惠迪:“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汪惠迪打了一份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根据宁铂的兴趣转至
南京大学
天文系。学校的答复是,既来之,则安之。宁铂被安排选择了自己在
赣州
八中时就不喜欢的
理论物理
专业。1982年,宁铂本科毕业留校,19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讲师。在
中国科大
任教期间,宁铂并没有将时间花在物理研究上,而是开始了对宗教、气功的研究。1993年,他开始学习佛教。
留下的争议
宁铂及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宁铂及“制造神童”,留给人们的思考很多。
江西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
王明美
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是违反
教育规律
和人的
智力发展
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人的受教育过程都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过程,这是正常的一般的教育规律,而“神童教育”却贸然提前了
学习时间
,导致违背教育规律。人在违背规律的情况下,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在沉重的压力和过高的外界期望之下是难以取得较好的
学习效果
的。
关于宁铂及神童教育的争论并不会很快结束,或许永远没有结束。不管如何,宁铂及神童教育,均在社会留下了一道深刻印记。
共同关注
反观“中国第一神童”的人生悲剧,从某种程度上说,宁铂虚荣而害怕失败的
性格缺陷
,造成了他后来无法很好地发挥
高智商
来面对学业、事业和生活,从而上演了一幕现代版“伤仲永”的人间
活剧
。而性格方面的缺陷,又是家庭和学校在培养“神童”的智商和情商方面长期不对称所致。
事后有人说,宁铂的不幸在于,人们强加在他身上的种种荣耀和期望过于沉重。在他成名的时候,毕竟还只是个孩子,无法负荷那么重的东西。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他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失败,因为没有人会接受一个“神童”的失败。他由此失去了一个“神童”身上原本最有价值的东西———自信,甚至对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也畏首畏尾,不敢伸手去拿。
大学毕业之后,宁铂在内心里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是他一再放弃自己的希望。第一次是在报名之后,他放弃了;第二次是在体检之后,他又放弃了;第三次,他甚至领取了
准考证
,但是在走进考场的前一刻,他又放弃了。他后来再也没有为自己争取类似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回过头看看过去,对比你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就会发现:有些人比你更聪明、更杰出,那不是因为他们得天独厚,事实上你和他们一样好。”作家
凌志军
说,“如果你今天的处境与他们不一样,只是因为你的
精神状态
和他们不一样。在同样一件事情面前,你的想法与反应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比你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仅仅是这一点,就决定了事情的成败以及完全不同的成长之路。”
中国科大少年班被人们叫做“神童
集中营
”,但是如果有谁要到那里去寻找所谓“神童”的证据,十有八九是要失望的。在过去25年里,中国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少年大学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宁铂,中国大学少年班的“第一人”。他非常聪明伶俐,又很听话,中国人心中一个完美儿童的种种要素,他都有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成了第一个少年大学生,也成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可是今天,宁铂成了人们心中的那种平凡的人,默默无闻,只有
中国科技大学
的人才知道他是这所学校里的一个老师。
少年大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年龄小,一般是在16岁以下;二是没有经历完整的中学阶段。因此,他们必须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会承受比较大的
心理压力
,二是他们可能会造成自己在中学阶段某些知识层次、某些学科的断层和缺陷,从而影响他们日后的深化。
宁铂的经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智力超常,但他从小就对文学、围棋,后来对哲学、宗教感兴趣,从来就对物理学没有兴趣,但大人们却让他去学当时被认为是正道的物理学。我相信宁铂在小学、中学是快乐的,因为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表现出众,但从大学开始,他一直在挣扎、反抗,直到最终出家。如果当初能够让他学习自己喜欢的哲学或者宗教,以他超常的智力,他也许会有不俗的成就。其他神童,我也不相信都是最喜欢物理或者自然科学,即使他们因为聪明而考分合格。
不能否认的是,“神童”梦里面,往往包含着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朴素理想。不过,这一朴素理想,往往是一种包裹着爱和好心的危险。一般来说,虽说“神童”的
智力开发
较早或智商较高,但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和成名,更多的是后天不懈努力和勤奋拼搏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相对于高智商,好的
人际关系
、健全的人格心理、足够的自信心和快速的
适应能力
对个人成功更有裨益。
专家分析说,自卑、急躁、固执、自言自语、爱哭闹,直至影响身体健康,都是孩子存在
精神障碍
的表现。而缺乏与家长、老师心与心的交流,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一父母离异的六年级女生承载着单亲母亲不可理喻的过高期望:每学期必须考第一。巨大的心理压力,折磨着孩子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在保持了5年全班第一后,孩子的成绩开始下滑,一考试就全身打抖,最后根本无法正常学习,只能暂时回家休学。一些借读于
重点学校
的孩子,
心理健康
问题尤其突出。本校学生的歧视、家长的过高期望、老师疏于关心,使得这些孩子普遍存在自卑、抑郁的症状。而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些儿时的阴影并不会自动消失甚至日益加重。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像宁铂这样来个总爆发。但愿我们的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尽量避免这样的悲剧一再发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