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種鑑定可透過兩種依據進行,一為樹木器官,二為木材組織,前者係透過葉、花、果、種子、樹皮等之型態進行辨識,此一方法可有效鑑定至樹種之"種別"。
但
一般情況下,木材或木製材品僅能就木材外觀、氣味及組織特徵加以辨識,因此往往僅能辨別至"屬別",如柳桉類、婆羅洲鐵木、特斯蘇木等進口樹種。
此外同屬不同種之木材,在其木材組織構造上亦難以就局部特徵加以區別,故通常學名僅標示至屬名(亦即僅能鑑定至屬別)。此點可參閱我國家標準CNS 11667號。
CNS442木材之分類標準:適用於原木及山造角材之材種與品等之區分,
CNS443木材之常見缺點:適用於木材常見缺點之名詞釋義。
CNS444製材之分等:適用於一般用途之天然生針闊葉樹製材品之品等區分。
故應視木料的類別,使用不同之標準
若為原木、山造角材,則可使用CNS442之分等標準,
若為天然生之針、闊葉樹製材品,則可使用CNS444之分等標準。
若為造林木之闊葉樹製材品,可使用CNS15581闊葉樹製材分等。
若為造林木之針葉樹製材,則可依用途,使用CNS14630針葉樹結構用製材,CNS14631框組壁工法結構用製材,CNS15563針葉樹裝修用製材分等,CNS15582針葉樹底材用製材分等
太平洋鐵木,密度高達0.74-0.9(g/cm
3
),在導管內沈澱有黃色物質等多量填充體,因此此類木材注入水溶性木材防腐劑(ACQ-1)相當困難,既使以真空加壓注入亦困難進去。除非在木材表面進行刺縫處理,也許可幫助,但目前國內之防腐處理工廠均無此項設備,因此此類木材係難作到CNS3000標準所規定K4危害分級之藥劑吸收量。
防腐標準,可參考CNS3000加壓注入防腐處理木材標準。表5依照不同環境之危害分級,訂定不同防腐劑所需達成之吸收量。
以危害分級K3環境使用藥劑ACQ為例,
總吸收量之基準,需達2.6kg/m
3
以上,各別藥劑成分CuO需達1.16 kg/m
3
,Quat需達0.92 kg/m
3
,三者數據均需達到最低標準,才算符合。
上述
Quat成分是指(ACQ-1之BKC;ACQ-2之DDAC;ACQ-3之D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