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干练的火柴  ·  Excel VBA ...·  5 月前    · 
老实的毛衣  ·  C# Online Compiler | ...·  5 月前    · 

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和《关于开展嘉定区第六轮教育发展性督导的通知》要求,2023年4月12日,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区教育学院相关部门和外聘专家、督学等组成督导组,通过听取校长汇报、巡查校园、深入课堂听课、组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个别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开展了发展性督导。

一、基本情况

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创办于2016年。学校占地面积39.33亩,建筑面积14324,6平方米,绿化面积9210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1408名学生。在编教师101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67名,本科学历34名;高级教师2名,一级教师34名,中级及以上教师占比达33.66%。学校现有区优秀骨干3人、学科新星6人、区双名工作室成员12人、镇级骨干12人,校级骨干及校教学新秀49人,师资队伍年轻富有活力,综合素质良好。

建校以来,学校认真践行“济人济世,成人成才,让每一位孩子出彩”的办学理念,遵循“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凸显、合作创新”的办学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推进先进教育思想及同济文化落地,着力打造“济心德育、济趣课程、济智课堂、济爱团队、济美校园”,积极探索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项目化学习种子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绿色学校、嘉定区综合改革示范校、嘉定区办学先进单位、嘉定区办学优秀单位等荣誉。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提升治理水平

健全党建机制,凸显政治引领。认真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民主公开、竞聘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行政班子思想建设,坚定干部奉献、求索、担当、创业的理想追求。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实现横向协作,纵向衔接的育人格局。党支部创建“济人”党员工作室,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新时代高品质育人体系下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德育载体,拓展德育内容,提升德育品质。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六育人”贯穿于学校整体工作。落实“五育并举”,制定有效措施,把“双减”“五项管理”、全员导师制、课后服务落到实处,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确立办学理念,设计“一训三风”等价值系统,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明晰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目标,体现前瞻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年度计划与总结和规划的匹配度高,规划达成度高。学校工作实行党组织领导、理事会推动、校长负责、科学民主决策,落实校务公开。教代会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注重家校社合作,形成师生、家长、社会三方互动的格局,社会评价高。校园环境优美,内部环境精心设计,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师生文明礼貌,阳光向上,行为文化体现学校的理念追求。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信息化赋能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成效显著。学校有很强的凝聚力,师生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 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落实课程方案,优化课程管理。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计划,以幸福课程为出发点,整合三类课程,聚焦核心素养,建构四大课程领域,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济趣课程”。开发足球、武术、国学启蒙等60多门校本课程,超过班级数的1.5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与体验。学校成立课程领导小组,强化课程管理,优化评价机制,保障课程的高质量运行。实施课程清退机制,不断升级迭代的课程管理和实践,让校本课程不断优化。有效落实思政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体育健身、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定《同济附小教学五环节基本要求》,教研活动规范有序,“一课四磨”听评课机制有效落实。借助数字化转型契机,构建线上线下教学管理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开展“济智课堂”研修,主题教研扎实推进,项目化学习成效显著,跨学科研究喜获成果。开展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为重要教学策略的“济智课堂研修”,效果明显。课堂教学显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比较到位,教学目标设定合理,教学重难点突破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目标达成度较高。教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环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作业设计合理,数量适中,批改及时认真。

本次督导,教研员共听课65节,其中优课22节,良课39节,优良率占比93.8%。

(三)强化师资管理,打造优质团队

优化成员组合,配置结构合理。学校党政干部配置完整。学校年轻教师居多,教师平均年龄31岁。能配足配齐思政课、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升。师资配备较为均衡,队伍结构日益完善,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求。

加强师德建设,形成良好风尚。制定校本“四有”好教师标准,规范从教行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开展师德教育专题活动,塑造学校教师新形象:通过评选荣誉教工、优秀班主任、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等活动,树立师德典型。

健全评聘制度,规范绩效分配。学校做好教师岗位聘任工作,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和班主任聘任考核等制度科学合理,将师德素养、课程开发、教学实绩、科研成果、专业引领等指标纳入教师考核,操作过程公开、公正。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发放原则,发挥了激励功能。

注重分层培养,加强梯队建设。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计划,加强过程管理,目标达成度高。利用合作办学的优势,组织教师参与同济大学学历进修,参与同济大学基础教育系统联合教研展示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完善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建立“铸魂、强基、拔节、腾飞”四大培养工程与四大研修机制,通过“班主任工作坊”、“先锋研修”开展专题研修,组织孵化营、青年营、青蓝社、领航团实施分层分类培训。目前,学校已形成区、镇、校三级骨干教师梯队。

科研有序推进,成果得到推广。科研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以市级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循证研究》为“十四五”龙头课题,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三年来,学校立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4项、青年课题3项,校级课题81项(占教师数80%),教师参与面广且质量较高。成果《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小学生“智创活动”设计与实施》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并参评全国奖项;在区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获科研先进集体称号,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利用校、片、区三级平台以及承办市、长三角等地活动的契机,积极推广成果,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四)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

办学条件齐全,育人氛围浓厚。现有专用教室12间,管理制度规范,整洁美观,特别是AI体验馆、汽车模拟赛道、创新实验室的开设,为“智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校舍条件、运动场馆、专用教室、设备配置、仪器设备生均值和信息化环境均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指标。注重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以同济精神为校园文化底色,打造校园“济文化十景”,构建丰收大梯田、济艺小舞台等展示空间,凸显办学理念,彰显环境育人功能。

注重资源整合,育人渠道多元。一是依托同济大学资源,构建“芝士课堂”,保持与同济大学各学院的联动,挖掘大中小一体课程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二是立足安亭汽车城地域优势,与上汽大众等单位共建,开展创意集市秀、企业探秘等智创活动;三是挖掘学校周边社区资源,让学生走进居委会、图书馆、养老院,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成为志愿者与学习者,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五)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发展

树立崇高理想,促进身心健康。充分利用同济大学资源,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通过苗苗宣读团、经典品读等活动让学生接受红色教育,树立崇高理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落实区幸福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好习惯”校本特色课程为抓手,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成效显著。重视体育锻炼,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体育游戏和“舞动校园”特色项目初见成效,足球、武术、羽毛球、舞龙舞狮已成为区项目布点学校,学校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称号,游泳、健美操等多个项目获上海市一等奖,体育组被评为嘉定区优秀教研组。学生体质测试优良率、合格率均超过区平均。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及睡眠习惯,落实每学期两次的视力检测,2022学年度学生视力情况有明显好转。

践行绿色评价,提升学习。学校组织绿色学业指标校本调查,开展过程性、表现性评价,设计各种闯关、争优、达标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以生动的形式记录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及时反馈家长;运用“济安家”、公微展示、济苗画展、济苗成长树等平台向家长、社会宣传学校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求知欲强,阅读习惯良好,能主动适应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学习趋势,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学习实践能力;学生勇于探究,敢于质疑,有一定的信息收集、整合、综合分析应用等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体现出较高的学业水平。

加强科艺劳教育,提升综合素养。学校努力构建“智创”特色校园文化,开发“未来智造家”综合课程,组织学生科技社团,开展春季校园科技月、秋季科技周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学校加强艺术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构建“环境孕美、课程育美、活动尚美”的大美育体系,成立学生艺术社团,每月组织学生艺术画展和周周才艺展演活动,校园艺术氛围浓厚。学校加强劳动教育,以劳模精神激励学生,建立特色劳动教育基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课程案例在区“嘉师有约”大讲堂展示。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市、区各类科创和艺术比赛,获奖达300项,艺术教育相关经验在全区作经验分享,学校被评为嘉定区科技特色学校、嘉定区艺术特色学校。

(六)打造教育品牌,促进学校发展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进特色创建。以“济人教育”为引领,发挥“政府办学、高校管理、社会参与”办学新机制的优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打造高品质育人体系,推进高质量学校发展。学校以课题为引领,开展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智创活动”,以此提出“智创特色”的创建设想,并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实践,使之成为“济人教育”的特色品牌,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积极参与各类综合改革和项目实践,学校成为上海市项目化种子校,先后举办市级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并作全国经验交流,使项目化学习成为培养创新素养、推进深度学习、变革学校教育的“发动机”。

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声誉得到提升。学校以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为引领,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2019年上海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显示,学校抽查学科A级等第人数、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指数以及高层次思维能力等指标均超市、区平均分;学校积极参与市、区各类综合改革和项目实践,是上海市项目化种子校,先后举办市级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并做全国经验交流,使项目化学习成为培养创新素养、推进深度学习、变革学校教育的“发动机”,经验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推广,上观新闻、学习强国、《解放日报》、《上海教育》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奖项33项,市级奖项215项,区级奖项523项。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认同度高,问卷和材料显示,“济人教育”已深入人心,家长、社区对学校办学质量满意度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进一步梳理办学理念,完善顶层设计

学校提出了“济人教育”的教育哲学,但对“济人教育”的阐释缺乏系统性的建构和内涵挖掘;办学顶层设计有待提炼完善,办学理念表述不统一,办学目标有待提炼;学校外部空间缺乏鲜明的育人视觉表达;学校特色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特色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作整体思考。

建议:学校提出“济人教育”的教育哲学,既承接了同济大学百年名校的文化传统,又体现了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时代要求,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议学校认真学习中国教育传统,反思当下小学教育实践,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完整的校本阐释,统领学校发展,发挥实验示范作用。

与一流大学合作高起点办学的学校,需要有高站位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三风,一部分源自借鉴同济大学,一部分是自己不断总结形成的。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不断完善中,办学目标也在逐步调整中,建议从小学教育的学段特点出发,继续进行梳理提炼完善,力求简洁明了,师生耳熟能详,提高顶层设计的规范性、科学性,引领学校新一轮发展。

围绕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系统构思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特别是建筑外立面、教学楼大平台育人功能的有效开发和校园精神文化的整体营建,使校园的建筑风格、人文环境、办学特色、精神追求协调融合,使学校成为区域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文化氛围凸显、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做好特色创建的系统思考和路径设计。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引领学校特色创建;二是进一步凸显规划引领,通过制定规划,对特色创建做系统思考。进一步明晰特色管理、特色课程、特色课堂、特色师资、特色校园文化等目标、内容和措施,加速形成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发展的三个层级,让点状研究向普及面升级,让个体特色教师向跨学科特色教师群体升级,让特色单项向多项目融合升级;三是进一步聚焦育人目标,做好特色创建的路径设计,围绕“智创特色”,在育人环境营造、课程体系架构、课堂常态呈现、校园活动设计、课题持续引领、教师特色培养方面下工夫,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优化骨干梯队

学校青年教师占比较高,专业素养相对薄弱,教育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职称结构不够合理,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骨干教师队伍有待壮大。

建议: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健全带教机制,明确发展目标,激发工作内驱力;要加强校本培训,对已有培训方案进行梳理,使之切实可行,更具针对性;要借助外部教育资源,尤其是同济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舞台;要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平台,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评价,鼓励脱颖而出。目前学校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偏低,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参与项目研究,积累成果,争取早日晋级高一层次职称;要优化骨干教师队伍,争取多出区、市级名师。

(三)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进

“济趣课程”的图谱框架和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学科建设“三层九维”模型图还不够明晰;对“济智课堂”的内涵诠释还需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教与学关系的处理、评价方式的运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

建议:理清课程图谱的逻辑关联,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和价值追求的顶层设计,如课程图谱的“同舟共济 合作文化”应该与“济人济世 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相一致;要厘清“未来智造家”和“智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内涵,明晰“济趣课程”的育人价值。建议健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整合梳理已有评价项目,开展对学生品德素养、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审美和社会实践等全方位的更以人为本、更适合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评价,建立能呈现同济附小特色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进一步打造和明晰同济附小学科建设“三层九维”模型图。在概念、层级、两者关系、功能等方面作进一步推敲,使之一目了然,并为大家认可并接受。要引导教师根据模型图有效操作,以促进和优化学校的学科建设。对于“济智课堂”的诠释,不能仅仅体现在“趣实活美”课堂教学文化和“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上,在“济智课堂”的界定、要素、评价等方面,还可发动全校教师作进一步探索,逐步加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是“济智课堂”的重要学习策略,建议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丰富和完善“济智课堂”的内涵。

聚焦“济智课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按照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完善单元大任务与课时活动任务整体化设计;要落实“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理念,关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活动细节,有效应对生成性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完善评价标准,丰富评价内容的多样性,提高课堂即时评价的有效性。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