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57 个回答
很开心,我从小学到博士基本上都在西工大,属于典型的“不好好学习大学就去对面上(当时附中就在大学正对面)”,结果我没好好学习就又上了西工大大学一直到博士,汗颜。
西工大的学生和老师都是段子手,上课老师讲知识点重点,学生听得非常认真,而气氛稍微一缓解,老师和学生就各种乱七八糟段子出来了。
现在在附中的学弟学妹们肯定知道一位老师,姓“胥”。当年他刚到附中的时候教的第一个班就是我们班,走上讲台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们需要我,所以我来了!”我们都相当鄙视,这人怎么这么自恋,然后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他的名字“胥肴武(好像是这么写,时间太久了)”,然后全班哄堂大笑。
接着他说,从今天开始,我要教你们绝世武功---降龙十八掌!然后把所有招式名称写在了黑板上,我们一脸懵逼的时候,开始教我们第一式,然后在第一式名称下面写了个数学公式,然后我们班整个学期都被他带着节奏走了,头也不回的那种......
还有现在附中分校的校长,罗老师,我们喜欢称他罗sir,历史名师。上课说着说着就冒个英语单词,然后又来句陕西话。你们可以感受下。他讲到珍珠港事件的时候,说“美国人一看,这不对呀?天上怎么来了这么多飞机?嚣张地在我们基地乱飞不说,竟然还想往航母上撞?Are they 二球?(二球是我们这边方言,形容人直愣愣没脑子)”
还有当年的男神,现在学弟学妹们应该不知道,叫孙杰,一位非常帅气的中年男老师,教地理,人很帅,声音浑厚有力,跟电影明星似的,举手投足自带气场,全校女生的梦中情人,男生的偶像。上课把教案和书随手仍在讲桌上,拿起一根粉笔就开始画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他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滔滔不绝一边将知识一边解释,介绍到国家的时候顺带说当地的风土人情,讲宇宙的时候各种天文知识章口就来,而且跟书上真的是一字不差还附带各种额外的知识,我们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奇葩的是,他会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着讲,随时都有可能突然停下,然后对身边的同学进行提问,关键是,他问的问题特别随机,比如他在讲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时候,突然问身边的同学“太阳上最常见的现象是什么?”也就是说,从高一到高三,讲课按照顺序讲,提问完全随机,你得一边听他讲课还得一边防备他提各种问题。你答不上来的话,他会说:“站着!”然后告诉你“答案在高X下册第XX页第X行右边黑体小字中间那句!”然后继续讲课继续随机提问随机问题,也不管你。你自己想坐下就直接坐下,要么就是把答案默念几遍再坐下,想站一节课都没问题,随你。
西工大附中老师全是奇葩,学生也很逗逼,完全不是外界传言的那样题海战术、压力有多大之类的。一天做5~10套难度适中的卷子家常便饭,也不会觉得累,做完了就睡觉,该吃吃该喝喝。好多时候老师都懒得布置作业,学生都是自己买题做。周末时候组团去书店,管它什么题,一人先买上好几套再说,然后回去做题就完了。老师在讲考试卷的时候大家都会很认真听,一道题,注意是一道题,讲两节课都很常见,其他时候自己找题做去,学生买题做题就跟蝗虫过境似的,一本习题集两天就做完了,附近的书店老板想卖题卖书挣钱,没书可卖,我们还老喷老板“你这书店的题咋这么少,以后不来了”,老板各种欲哭无泪......然后学生无奈只能把之前做过的题再回头做一遍,感慨人生就是个寂寞。
下课时候,老师办公室满满当当,里三层外三层,老师给一个学生讲题,其他学生不争不抢各种围观,我们称为“听题”,也就是给一个同学讲着,其他同学不管会不会,做对了没,非常认真地听,想知道老师又是怎么理解的,这个同学跟自己的方法和思路有没有差别。我上初中的时候,数学老师拿了一道课本上的题,让我们中午回去想一想有几种解法。下午再上课的时候,这道题已经被大家用9种方法做出来了,最后我靠用14种方法做出来而获得那堂课的MVP~我记得当时我还随口说了句“高不高?”老师和全班同学非常配合地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高,实在是高!”然后哄堂大笑。
老师也是各种外号,什么包子、帅哥(英语老师叫张汉生,所以英文名是john handsome)、石膏手(数学老师骑电动车手摔骨折了打的石膏)、蘑菇头、大米奶奶(政治老师,是个老太太讲到经济的时候总爱拿大米价格说事儿)......
十五六年过去了,依然会没事儿就跟老师们在一位同学的酒吧里喝酒瞎扯淡......这些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同学们也在各行各业,我当年的同学大多数都混得还不错,比如goole、百度、微软、字节跳动、高校副教授教授等等,哦对了,奇葩说的总导演某女神是我高三半个学期的同桌,哈哈哈哈~
当然了,人在哪里都会有差别,现在依然和我关系好的同学里,有身家以十亿为单位的,有在辽宁舰上当中高层领导的,也有开小店铺卖豆浆、跑滴滴的。生活方式不同,但大家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努力着,每当大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就是天南海北地瞎聊天,这个时候都会忘记生活中的压力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