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杀生》这部电影?

关注者
1,277
被浏览
2,723,663

194 个回答

心由境生---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花了两个小时看了黄渤主演的《杀生》。再次对黄渤的演技表示赞叹,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影帝!

虽然我不喜欢管虎在赵薇台独事件中的煞笔表态,但对于这部作品,还是很赞同,同时给编剧和原著作者致敬。

开篇的大写的标题《杀生》,给人以疑惑。英文译名为design of death.一如原著小说的题目《设计死亡》,其中的悬疑隐喻不言自明。

中国西南、与世隔绝、群山环抱中有个寨子,是个人皆长寿、规矩自成之地,清时皇帝赐名“长寿镇”。某日突爆传染病,地方官派医生前往诊治,他在镇子外发现奄奄一息的牛结实。进寨后,往日温厚的村民一反常态,不仅对牛结实拒施援手、避若瘟疫,更迁怒于医生多管闲事,老镇长亲自带着长寿镇医生和接生婆、油漆匠,老族长等人千万百计的阻挠医生对牛结实的救援,牛结实最终没能被救活,医生也找不到此人暴毙的原因。镇民们对医生的不欢迎不合作态度,令医生很沮丧,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全镇民众一起隐藏在山崖上的一个秘密,带着重重疑惑医生决定暗中走访长寿镇,直到他偶遇一个男孩,长寿镇迷案的真相才一步步揭开。

开篇的山间飚车的情节,引出来了任达华饰演的外来医生与地痞流氓牛结实的偶遇与建立人物关系。“你欠老子一条命”,这也是随后这个外来医生着手调查牛结实莫名其妙死亡的剧情伏笔和合理理由。

导演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讲述了这个悬疑的故事。开篇的偶遇也是为了日后外来医生奉命进入长寿村调查所谓瘟疫所做的铺垫。随着外来医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一个被锁住的小男孩的帮助下,一部部还原了“流氓”牛结实的死亡事件的神秘真相。

牛结实是一个孤儿,绝户。他爹是一个路过的贩卖商人,父亲患癌症病死之后,被长寿村收留生活。但自小放荡不羁,无恶不作,调皮捣蛋,村民们不胜其扰,怨恨和积怨日复一日的积累。偷听油漆匠和油漆匠老婆的房事,偷抢屠户家的腊肉,下雨天赤裸身体调戏村里的姑娘,偷拿老族长给牲畜用的催情药,下在全村人的水池里,继而引发全村人的疯狂之夜。给百岁老人喂酒喝,调戏并强上了马寡妇。。。

看到这里,就会明白了开篇为何一群小青年把他绑在麻袋里暴打,然后扔下山坡。牛结实的确是千夫所指欲除之而后快的“地痞流氓”。多次针对牛结实的法办无果之后,尤其是全村人在催情药的作用下陷入集体疯狂之后,村里的高层最终下定决心,终结这个祸患,请来了全村人眼中的“出息”的大学问----牛医生。牛医生的出场写下了“心由境生”四个大字。牛医生很快给全村人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杀一个人很简单,只要让他的心死了就可以了。于是在牛医生的精心策划、绝大多数的村民的配合下,设计了一场堪称经典的杀人陷阱,最终让牛结实自己走向了死亡的终结点。

如果只看到了这里,或许这只是我们中国普通的乡村里的众人齐心协力、共同铲除地皮恶霸的光荣故事。但,很可惜,这只是表面现象。而扒开这层表皮,就会露出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窒息的真相。

长寿村是一个在清朝被皇帝下圣旨册封的偏远山村。说它是个长寿村,不如说它是为“长寿”一虚名所累,村里人的传统是追求长命百岁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有两个情节恰如其分的表现了这个本质,一是村长对着躺在床上的弥留之际的老祖说再坚持几个时辰,就能破了长寿村的历史长寿记录了。二是外来医生去见病危的村长时,村长感叹道,还差今年他就可以活到一百岁了。一切正如追求长寿一样,村子里的人追求传统的“安逸”----人该遵守规矩,丈夫死了寡妇要殉葬,族里的大小事务要听从族内高层元老的决议,在这里,传统的规则、规矩碾压一切的人性自由,绝对不允许有异数和反叛的出现。在后续剧情的老祖出殡,马寡妇殉葬、全村人迎接圣水的仪式中、全村人为了设计杀死牛结实,让小青年提前结婚等等事件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在这样一个爱惜名声,残留着封建意识形态的小社会中,却出现了一颗定时炸弹---牛结实。他反叛、放荡不羁爱自由,像一个遵守清规戒律的花和尚,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无视规则,和小孩子们比赛撒尿;逼迫屠户赊账酒肉;偷听取笑油漆匠是个房事秒射男,突破传统封建礼教,大胆放肆的救下马寡妇,并高调示爱;偷挖祖坟,给贫穷的新婚夫妇上巨额彩礼。。。。一切的一切,都在威胁着封建意识形态下的长寿村。村里元老们担心的并非是他的地痞流氓的本性,而是长久下去牛结实会给这个村子里的人带来一种破坏规则的“典范”。牛结实骑自行车那个情节是一个外来新事物进入这个传统封闭的山村的隐喻。而在细思考一下,牛结实其实恰恰就是一个外来者。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牛结实和马寡妇的爱情。寡妇貌美,浪子多情。他是敢爱敢恨、无法无天的人。马寡妇是个缺爱的女人,本来是按传统要沉江殉葬的人,但是除了牛结实无人敢于反抗这个传统给村里寡妇定下的命运,除了牛结实。他给马寡妇的爱是纯粹的,冒天下之大不韪救她;知道她贫血,放自己的血给寡妇喝;给寡妇带来了生日礼物---音乐盒;用自己的爱重新给她以重生的希望。两个人的床戏也是充满野性、真实,值得点赞的,少儿不宜,就不深入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观看。

外来者对于打破传统意识形态的威胁才是村里人集体的危机感的诱因。然而正是因为有封建价值观的存在,才有了牛结实从小到大捣蛋作恶,却没有被暴怒的村民杀死的原因----不杀生才是长寿的原因。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是全村人集体不同意牛医生斩草除根的做法的根本原因。这既是村民们内心深处的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熏陶的结果。而促使全村人下定决心杀牛结实的导火索,是牛结实偷来动物用的催情药,倒在了村里的饮用水池塘里,继而引发了全村人的疯狂与欲望之夜。压抑了多年的欲望得到爆发之后,人们陷入了混乱和尴尬之间。我们看到在电影镜头里,除了阁楼地下到处打骂的男人与女人,窗户那里,有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正在热吻,再这样一个荒唐的机会中,他们终于敢打破传统封建礼数的高压,迈出了爱情的第一步。而这一切,正是牛结实给他们的。

压抑了多年的欲望得到爆发之后,人们是会体验到甜头的,就会如同精神鸦片一样,是会上瘾的。而这一切,站在高楼上、身着黑袍的元老高层都看在眼里,这是最危险的信号-----传统的族权统治体系正在瓦解,封建礼教分崩离析,威胁到了村子的统治基础和稳定。于是,他们只有痛下杀手。

牛医生,虽然也是走出大山见过外部社会的人,但本质上也是村子传统统治体系的坚定维护者。他与牛结实小时候更是落下了一桩恩怨。牛结实小时候偷牛医生爷爷家的腊肉,牛医生为了保护腊肉,把阁楼里所有的孔洞堵上了木头,屋子里燃烧着炭炉,因而造成了爷爷奶奶的窒息死亡。深究下去,其实牛医生本身的责任是更大的。而不得不说,牛医生设计了一个高超的杀人计划-------杀人诛心。

对于一个封闭,对外缺乏交流的小环境来说,其中生活的人,他们眼中的参考系和自我定位是根据周围的人来确定的。而一旦这个环境改变,人们就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比如移民到另一个文化差异极大的国家时出现的“文化冲击”现象。而对于牛结实来说,他所认知的世界就是这个长寿村,养育他的地方,嬉笑怒骂、打他骂他的村民们。而牛医生的计划歹毒之处,就是改变牛结实的外部环境,进而瓦解他的心理。每个村民见面都说他脸色泛黄,喝酒村民喝水和他比酒量,三月冷雨中众人诱惑他脱衣庆祝。。。。让他自己感觉自己身体出了毛病,进而牛医生出面做了权威总结发言,直接判了牛结实死刑。古语有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古人诚不欺我也!

正是这么个道理下,一个精壮结实的牛结实被彻底感染上了“癌症”----心理阴影,一种自我暗示自己患了绝症的心理癌症。而为了这一目标的完美实现。几乎全村人集体出动,配合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戏码。而这时,出现了一个皇帝的新衣里说真话的小孩-------“你没病,他们唬你的”。可惜牛结实这时早已深信不疑,直接无视了这一实话。真是天大的讽刺。

故事真相的结局是牛结实知晓了全村人要谋杀他的亲生孩子,瞬间原来那个无法无天的牛结实仿佛又回来了,手持大砍刀,要去保护自己的孩子,那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本能。而马寡妇参加谋杀大会中,为了保护爱人,毅然决然的要拿自己和孩子的命换牛结实一命。然而,牛结实却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结局的,在知晓了全村人共同预谋欺骗自己和杀自己孩子以达到斩草早除根的目的这一残酷的真相之后,他的心死了,他也绝望了。

爱情可以武装到一个人到坚不可摧,也可以让一个人有了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

他不死,自己深爱的女人和未出世的孩子就要死。

他不死,全村人针对他的阴谋就不会停止。

最可怕的事,是我欲反抗这个畸形世界,可是我却不能,因为我要保护我爱的人不受伤害。

电影里村民们出殡和集会时穿的黑袍,大概是代表了若有若无的封建宗教,更给这部电影平添了黑色幽默的意味。而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也暗含了因果循环的隐喻-----屠户给腊肉里注入了毒药,给牛结实补身子时,一大一小的腊肉,牛结实却出于善良,挑了那条小的腊肉,阴差阳错的避开了有毒的那大块腊肉,而那块有毒的腊肉,最终却让歹毒的牛医生吃了。老村长一心想长命百岁,却在99岁这时患上了癌症。

故事的结局,牛结实挨家挨户归还平时坑蒙拐骗村民的东西,一次次下跪,跪求放自己孩子一命。然后带着自己的蓝色棺材船,孤独的走出了长寿村。随后不久,长寿村在为死去的村长举行古老的送殡仪式时,最终毁灭在在大地震中。而在外来医生的帮助下,马寡妇和孩子顺利出逃,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之光。

有人说黄渤演了两次孙悟空,一次是西游记之降魔篇,一次是杀生。一次是名面上的反抗佛祖,一次是暗面里的反抗现实。庆幸的是,黄渤两次都演的入骨三分。

牛结实面对现实,孤独的爬进了蓝色的坟墓里,就如《自由的心》里涂着蓝色的威廉一样,无声的高喊freedom!。

踏碎凌霄,放肆桀骜,世恶道险,终究难逃。

到后来,肝肠寸断。

叫一声,佛祖回头无岸!

一、牛结实是坏人吗?

1.牛结实切实做过的几件好事:救起了殉葬的寡妇、为因输血给老祖续命而贫血的寡妇而破头输血

2.牛结实切实做过的几件坏事:偷窥他人房事、在圣水里洗澡、恶作剧报复别人、偷鸡摸狗赊账打架逗姑娘耍无赖

3.存在争议的几件事情:给老祖喝酒害死老祖、挖人祖坟、在水源里下催情药。争议在于,任达华指出,这几件事上可能存在动机或事实上的误解,比如喝酒本来就是老祖的喜好、老祖是心满意足地寿终正寝、老祖非常喜欢牛结实,比如挖人祖坟可能是因为牛结实认为坟墓里的财富应该留给活着的人而不应埋没、牛结实挖珠宝前在坟前非常恭敬,比如水里有催情药可能只是吃了催情药的马儿在水源边上生产而感染了水、牛结实面对忽然释放天性的众人也很茫然。

4.当然,任达华的说法可能是真相,也有可能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我恰恰非常喜欢这种表达。人性复杂,动机多元,结果多样,为什么我们就可以笃定地得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结论,而不去想想多一种可能性?

二、村民们是坏人吗?

1.全村人对牛结实共同策划了一场不见血的精神谋杀,即合伙诱骗牛结实,使其自以为得癌,而惶惶不可终日,此为诛心

2.除此以外,与牛结实有私仇的肉贩暗地里在肉里下毒想毒死他、漆工割断柱子想砸死他

3.除了肉贩与漆工,其余人对牛结实虽然厌恶,但实际上没有杀意

4.除了苏有朋饰演的牛医生,全部村民都反对牵连牛结实的孩子,送别牛结实时内疚又不舍

三、牛结实为什么一定要死?

1.虽然牛结实离开之际,村民表现出不舍,但由于其顽劣,村民已经无法忍耐其存在,这里面的心态大概是,你走的时候我有点不舍得,这是对你的真情实意,但这不代表我希望你继续留下来,这也是对你的真心厌恶,也是非常有趣了,而且村民对其的不忍耐,已上升到连他死在村里都不行

2.在得知自己身体健康之后,以牛结实的厚颜与顽强程度,完全可以继续当他的混世魔王,但他主动选择离开并自杀。与其说牛结实是为了保护寡妇和他的孩子,不如说,牛结实是真心感觉到,村里再容不得他了。这种不容忍,不再是明面上的揍一顿送走眼不见为净,而是背地里的阴险谋划企图摧毁他。再留下来,牛结实的精神意志还会再受到折磨,直到他完成自我摧毁为止

3.村子无法容忍他,因为他一遍遍地破坏村里的秩序,且影响恶劣,对其他人有蛊惑性与煽动性,不除将是个大祸患


——未完待更

国人羞于启齿的“性压抑”,管虎用一场“设计死亡”点破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管虎的《八佰》,票房老早过30亿。

很漂亮吧!?



2个月后,由他和郭帆、路阳联合执导的《金刚川》又要上映了。



张译、吴京主演,讲述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

口碑未知,票房目测又要10亿起步了。

很厉害吧!?

但在夫人心中,他最好的电影是8年前的《杀生》。

很诧异吗!?

看完文章,你可能就有答案了。



早在2004年,管虎就在动《杀生》的脑子。

那会儿,他正在拍一部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评分竟高达9.5的电视剧:

《生存之民工》。



主演黄渤尚未火遍全国。

他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还要晚2年才上映。



而他和管虎合作的《上车,走吧》2000年就问世了。

这也是“歌手”黄渤不小心闯进影视圈的第一站。

他没有料到,之后能冲到演员阵营的第一方队。

称管虎是其“伯乐”、贵人,当然名正言顺。



此处还得提一下强烈推荐他演戏的好兄弟高虎。



正是这两“虎”发现了后来名震娱乐圈的百亿影帝

除了高富帅,根本没有黄渤驾驭不了的角色。

特别是各类小人物,一个个被他演得深入人心。

管虎之火眼金睛,也许早就洞见了黄渤的演技。



剧本筹备8后,2011年他不顾汶川仍有余震的危险:

执着地开拍《杀生》,且用心至深!

剧本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设计死亡》。

也叫《儿戏杀人》。

影片集结了两岸三地的明星,除黄渤外还有:

任达华、余男、苏有朋、马精武、梁静、王迅、戴立忍等。



阵容绝对杠杠滴!每个人都有突破性表现。

如余男饰演哑女寡妇,和黄渤挑战大尺度镜头,性感到有点不真实;

苏有朋演阴险的西医令人恨之入骨,梁静扮丑却获金马奖最佳女配。



不光剧本扎实,演员出彩,其思想性、艺术性的表达更是野心勃勃。

管虎“谦虚”地称本片为浅俗版《狂人日记》。

既是对偶像鲁迅的致敬,也是他自信心的一种“标榜”。

问题是电影真有那么“玄乎”吗?

要知道,《杀生》票房只有区区1914.91万!



不少观众的反映看不太懂,不怎么好看。

显然,商业上它是失败的!

不过,8年后再看,其评分已从当初的及格线飙升到了7.8。

尽管还不够高,但足以证明它的艺术水准经得起考验。



其实,《杀生》遭“冷遇”的原因很简单:

叙事结构上,管虎将倒述、插叙结合使用,玩得特6。

结果糟了!

观众不断跳脱出剧情,没法持续投入情感。

各类“云里雾里”的观影体验不断发酵,让影片的口碑背了锅。

今天,夫人就拨开云雾,敞敞亮亮地说下:

这部被严重低估的华语电影“神作”有多好?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这是第五代导演特钟情的一段,往往寄托着他们对“古老中国”的历史寓言。

管虎也是个“历史迷”,有很深的历史情结。

话说中国西南一隅的“长寿镇”上,人们安居乐业。

生活和谐安逸,封闭而自足。

很有一点世外桃源的意思。



因镇上“盛产”百岁老人,清代时被皇帝赐名叫长寿镇。

这下好了,大伙儿被这个名誉彻底“绑架”。

为了让长寿的老人们能多活一天,他们嘛事也能做得出。

因事关大家共同的面子,这成了所有人的执念。

本来人人世代遵从传统祖训,服从镇长领导的。

不料万千个顺民之外,出了个爱捣蛋的“泼皮”。

他叫牛结实,由黄渤饰演。



相比其他人的胆小听话,谨遵规矩教条,牛结实没有谱。

他只有天性,率性而为,活得非常简单,全无思想包袱。

麻烦的是,他似乎正以打破规矩,推翻秩序为乐。

这让镇上的人对他厌恶不已,一次次被群殴围攻。



甚至装麻袋里丢下山崖。

好在牛结实确实牛,也真结实。

他没有死,像小强一样回来了。

这次生死之行,被任达华饰演的“外来医生”路过时撞见。

他当时坐在摩托车后,差点将滚落在公路上的牛结实撞死。

牛钻出麻袋,大喊一句“你欠老子一条命”。



13个月后,因长寿镇爆发瘟疫,上级派任达华去帮扶救治。

他遇见在山洞里奄奄一息的牛结实,便把他背到镇上。

奇怪的是,人人躲之唯恐不及,并呵斥把他送走,称有传染病。

任达华只得背走,他把已死的牛结实解剖了,但仍不确定死因。

镇民们对将死之人牛结实的异常反应,激发了任达华的探索欲。



他就像个侦探,“立志”要查明真相,毕竟,他“欠了一条命”。

任达华的侦察过程,是影片在叙事上的暗线。

也是观众可跟随的视角,虽戏份不是很多,但很重要。

这是本片的标签“荒诞悬疑喜剧”,悬疑的集中体现。



明线是牛结实在镇上的闹腾和他的死亡

所谓荒诞喜剧,说的正是牛结实的“光荣战绩”和悲情之死。

“简单”的故事,管虎用倒叙、插叙任性混搭的玩法,将不少观众拒之门外。

实际上,片子的形式感非常出彩,也极好地隐喻了他在艺术表达上的野心。

留待我们后面详细讲。



牛结实为什么会死?究竟是谁“杀”了他?

这是整个电影的内核,两条线索汇集于此。

从外因看,长寿镇环境封闭,有着几千年建构的既有秩序。

人人乖顺,他们依规矩行事,无数人活得像是一个人那样。

如早起洗漱,镜头中一排人衣着统一,一身黑蹲得整整齐齐。

他们完全被传统禁锢,没有自我,人性被道德秩序活活阉割。



但牛结实仿佛来自火星,彻底搅乱了长寿镇的安宁祥和。

略举几端他的泼皮之举:

给众人寄予厚望,期待能刷新长寿镇记录的祖爷爷喝酒,“导致”他立马死了;



十几年勤恳蹲点,只为偷窥油漆匠(王迅 饰)夫妇(梁静 饰)的鱼水之欢;



将动物用的催情粉撒入泉水,让崇尚“禁欲”的大伙儿忍不住狂欢爽个够;

在祖爷爷的葬礼上,他救出沉入水中陪葬的遗孀,即由余男饰演的哑女。

并成功占有了她性感撩人的身体。



一言以蔽之,牛结实摧毁了大家一贯遵守的道德秩序。

他自己玩高兴了,别人却伤透了脑筋。

矛盾显而易见,他是全镇人的眼中钉。

说的直白点,他成了一群人的“敌人”。

可就在他肆意挥霍美好生命时,一场暗箱操作的“设计死亡”上演了。

和牛结实有不共戴天之仇,留过洋的牛医生(苏有朋 饰)被请回。

所谓私仇实则是意外,他因牛结实偷东西将家里的门窗全部封住。

致使爷爷奶奶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牛医生担当总指挥,策划“杀”死牛结实的“大业”。



他问道,大家是不是想杀死牛结实?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杀人?这不太好吧。
是啊,杀人是不对的。

牛医生阴险地笑了:

好,那我换一个说法,大家是不是希望牛结实永远消失?
大家频频点头:对,对,对。我们就是这个意思。

在他的“诊室”,墙上挂着“心由境生”四个大字。



他采用的正是心理战术,也叫“诛心术”。

要求所有人齐心协力,统一口径,广泛传播谎言:

牛结实得了绝症,快不行了,活不了几天了。

果然,他被大家的鬼鬼祟祟弄得心神不宁。

有人见他便躲,因他有病;有人替他拿重物,因他“体乏无力”。

诸多莫名其妙的举动,似乎都在宣判:

牛结实,你完了。



就这样,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圈套中,牛结实不知不觉“被骗”。

他真就这么完了?

没那么简单。

就像这部电影的宣传语所说: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重要的反转有两处。

一、哑女寡妇怀孕。

牛医生主张斩草除根,宁可放过牛结实,也不能让孩子活着。



二、牛结实知道了“杀人计谋”。

通过一位叫“傻子”的孩子说出的话。

他晓得如果自己不死,母子就活不了。

可他想让他们好好地活着。

由此,牛结实从起初的荒诞喜剧,走向了揪心疼痛的悲剧。



他吞下寡妇从牛医生家拿来,本想打掉孩子保住牛结实的堕胎药。

这场戏拍得十分感人。

黄渤一边吞着粉末状的药物(危险系数很高),一边说台词。

还要匹配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表情变化,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事实证明,黄渤的演技真不是盖的。



之后,他挨家挨户归还之前偷的东西,拉着蓝色小船状的棺材走向山顶。



就这样,从被谋杀到“自杀”,牛结实走完了他精彩纷呈又悲情至极的短暂一生。

任达华饰演的“外来医生”跟踪调查,对质牛医生,还原了事件真相。

余男饰演的寡妇母子被任达华送出了长寿镇,牛医生中毒而亡。



《杀生》的故事梳理完毕,我们来回答核心问题:

牛结实为什么会死?究竟是谁“杀”了他?

经过前面的叙述,不难看出:

长寿镇原本方方面面井然有序,可牛结实破了规矩。



那他真那么十恶不赦吗?

管虎导演说:

他孩子气的挑战是单纯出于爱好,天生的,不是故意要坏。

也就是说,牛结实并非大恶人,他不过是在释放天性罢了。



比如,给祖爷爷喝酒,只是满足老人家最后的渴求。

后来尸检证明,祖爷爷之死,与喝酒无关。

倒是众人不顾老人家的意愿,就为了长寿镇的虚名。

即便令其活活受罪,也要想尽办法不让他死。



祖爷爷死后,按传统风俗,寡妇哑女要陪葬。

牛结实救她,首先因她是个鲜活的真实生命。

在他意识里,生命本就该尊重,陪葬的旧习不值得遵守。



再说,镇上的人有多恪守规矩,遵从道德秩序呢?

不必多言,仅仅谋杀前的“动员会议”就可见一斑:

说杀人便摇头,换成永远消失就乐了,明明一回事嘛,真是虚伪得不害臊。



屈原在《楚辞·渔夫》里说: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面对诸多荒唐的陈规陋俗,及压抑人性的秩序规矩,咱们牛结实敢说不。

他无意中做了反叛者成为斗士,可势单力薄,他终究斗不过一群人的愚昧。

在森严腐朽的传统礼教之下,他叫不醒沉睡之人,只能自己去死。



如果对《杀生》的认知停留在以上认知,显然还不够。

片中有大量隐喻,包裹着管虎揭露国民性的勃勃野心。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长寿镇恰如鲁迅笔下的铁屋子,腐朽不堪,令人窒息。

也可以说是“古老中国”的象征,走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早已病入膏肓。



镇上的普罗大众犹如旧中国愚昧之众的缩影。

既胆小又狡黠,似听话实无主见。

表面上恪守传统,其实虚伪至极,只会低头哈腰盲目从众。

在长寿镇,被压抑的不止是男女之性,还有活泼泼的人性。

他们是一群失去自我,任由不合理秩序摆布的木偶人。



余男饰演的寡妇是典型代表,哑女意味着失语,没有话语权。

也说明她没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正当诉求,只得被“压迫牺牲”。

年轻性感的她身为百岁老人祖爷爷的遗孀,压抑不言自明。

牛结实就是那个大嚷起来的人,他的搅局实为革命。

陈腐愚昧的传统秩序,压抑了人性的蓬勃生机。



牛结实看似故意惹事,让长寿镇没了往日安宁。

他虽有“破坏”性的一面,但本质是在呼吁人们觉醒。

尽管他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熏陶,仅出于天性之本能。

可作用已然清晰可见,沉闷的长寿镇迎来了一股新朝气。



祖爷爷未再毫无尊严,无奈地苟活下去;

寡妇没有因陪葬身亡,逃离镇上后抱着孩子的她是微笑的;



牛结实虽“无辜”死亡,但他留下了革命的火种。

空镜头中有风筝、天空、大海、游鱼,寓意自由,牛也算是获得了“解脱”。

不过,这种子得来的太不容易了,代价甚高。

结尾,牛结实嘴里一直念叨着“娃儿无过”,他磕头“忏悔”。

乡人中抽泣送别者不少,死后在坟墓周围,摆满了祭献的水果鲜花。

可见镇上的人们多少有所觉醒,他们意识到了一些东西。



牛医生是学西医的,他是现代科学、文明的隐喻。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救死扶伤,也能够杀人。

牛医生把自己制造的意外,强加给牛结实,假借众人之手谋杀他。

以心理战术,传播谣言的方式先诛其心再杀其身,何其阴险毒辣。

只是他没得手,也暗示西方的现代文明并不能解决中国所有问题。



任达华饰演的“外来医生”中西医都学,算是个大赢家。

他不仅查明了牛结实的死亡真相,还将哑女母子送走。

无论专业素养还是人品道德,是真正让人称道的一个角色。

结局他满足地笑了,含蓄地说明只有中西结合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式。



《杀生》像是张艺谋前三部作品的“合集”。

《红高粱》全片在颂扬生命力的勃勃生机,国师认为人就该活得豁豁亮亮、自由自在。

牛结实的荒诞喜剧,更是对此生命意识的最好注解。



《菊豆》揭示了传统礼教对人性的禁锢,以及女性的自我解放。

不过菊豆是主动的,寡妇哑女则在被动中得以满足和觉醒,她接纳并爱上了牛结识。

《大红灯笼高高挂》旨在控诉封建秩序和父权(男性)文化对人性的摧残异化。颂莲说:

我就是不明白,在这个屋里人算个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片中的高墙大院对应《杀生》里的长寿镇何其相似,一样的封闭一样的不像人。

由此看,管虎称《杀生》为浅俗版《狂人日记》,并不为过。



102年前,鲁迅在这部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里写道:

从来如此,便对么?

《杀生》里的牛结实,用其一生的精彩与悲情,引发我们继续思考先生之言:

从来如此,便对么?

希望中国能多出些牛结实,敢于发现,敢于发声,敢于发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国民性的批判反思。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电影夫人 ,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转载一个简介,供大家再讨论:

牛结实本是马三炮之子,马三炮是经商小贩,路过长寿镇由于身体原因强留置长寿镇,并得知长寿镇的长寿秘密,病故长寿镇。长寿镇为长寿秘密不外泄,故留牛结实在本镇并姓牛。牛结实本质纯善,无恶心。但身性玩劣,身体结实,并不为村民所喜欢。牛结实与老祖较好,老祖一手将牛结实养大,村里牛结实只听老祖一人之话。马寡妇、失语,外村人嫁到长寿镇,刚到长寿镇久,丈夫身故,本村人认为不祥,但老祖人仁厚,留其在身边,因马寡妇与老祖血型相合,故输血给老祖。村民看其有用并未为难与她。但马寡妇身材较好(跟村其它村妇相比好一些)又是寡妇,村里很多成熟男性便有了不好的想好。但因老祖在世并为行动。

长寿镇是前清御封的长寿镇,之所以长寿也并非有其它秘诀,只是山清水秀,与世无争。且年长老人,镇内就严格看护,过了七十六岁就不让其饮酒,用年轻人的血液输之等法,延长生命。上头早知道此事,只是为了名声没有追究,听之认之,不与管理。

任达华(医生),路过长寿镇,被牛结实意外所救。十三个月后被派遣至长寿镇,查瘟疫的情况。所谓瘟疫,是苏有朋(医生)为了掩人耳目,主要是牛结实的死因,上报长寿镇有瘟疫的,且给院长送了重礼。

任达华在山 上看到牛结实,当时牛结实心已死,体温尚存。把其背到镇内,又被镇长等赶了出来。在山腰达华将其解刨,感到疑惑,又返回长寿镇。听到村民对镇长讲“死了一个,疯了一个,山上还有一个,怎么办吗?”(死了一个是指马三炮,疯了一个是指牛结实,山上那个是指牛结实的孩子,怎么办是问镇长孩子怎么办是留在村里还是赶走,赶走又怕长寿镇的秘密外泄,留下来又怕又是一个牛结实)

任达华找到小孩,问牛结实的死因,小孩指窗外,意思是全村人都和牛结实的死有关。

老祖年迈,寿已到尽头。但镇里为了使其生延长生命,天天输血(马寡妇的血),并让马寡妇天天按摩(属于异性按摩)刺激其心跳和血液流速加快。并派人二十四小时看护,且不让其饮酒。牛结实想见老祖,村民不让。牛结实找到马寡妇,让其帮助。马寡妇在楼下晕倒,引开了看护的人。牛结实见到老祖,老祖想喝酒,牛结实给了他酒喝。村民以为是牛结实害死了老祖,所以追打。但被镇长拦住,说老祖的死和酒无关。镇长是很耿直的人,对事不对人,他对牛结实的印象主要是听取了村民的话。

老祖死后,镇长想到马寡妇如果还在,村里的男性就必定有非分之想。所以要厚葬,并劝让马寡妇陪葬,马寡妇看老祖死了,知道自己没有了保护。所以就同意了陪葬。

所以,马寡妇沉河后被牛结实救了,村民没有反对,原因就是陪葬是马寡妇自愿的并不是民俗。

牛结实救了马寡妇并给马寡妇输血,马寡妇醒来后想回家。被村妇拦住,殴打,并给马寡妇一包打胎药。马寡妇脱衣,表示自己没有和牛结实发生关系。村妇羞愧,散开。

村妇回去后,怕牛结实与马寡妇以后有染,决定阉了牛结实。在脱下牛结实裤子后,看到牛的下体粗壮,村妇由于受妇道的束缚没有过偷情的和性上的满足,故转头,阉割未成。

铁匠喜欢马寡妇,看牛在雨中调戏马寡妇,殴打牛,其实铁匠有性功能障碍。有心无力。

牛生性顽皮偷看村民**,被追在山顶大石处。又赊帐肉铺。引众人恶,村民将大石支柱锯一半,想法是如牛在偷看,追到大石处让大石将其压死,肉铺老板在肉注毒是想牛再来要肉就给他那块,毒牛。

大家找镇长说牛的所作所为,镇长信已为真,决定请苏有朋(医生)解决牛,苏有朋(医生)从小因牛到家中偷东西,失手把爷爷奶奶熏死。苏有朋身有重病,心里恨牛。想在有生之年就解决牛。

村民联合起来,让牛认为自己有病。村姑知道牛没有病,故盯牛看,自己不会说谎,所以无法表达。

马寡妇知道村民要害牛,怀孕后让牛离开长寿镇,但牛不舍得马和孩子,所以没走。

牛把崔性药放入水中,让村民释放了天性。村民过后为了遮羞,把责任推给了牛。

村民不同意把牛和孩子都害死的原因,知道自己隐满了部分的事实,理夸,所以不同意。

任达华找到了村长把事实告诉了村长,村长语塞,才知道真像。

牛知道真像自己没有病。牛吃了打胎药,其实打胎药不能毒死人,只是因为不想离开长寿镇,不想离开孩子,又没有能力把孩子带走。所以精神压力很大,精神崩溃。大家以为他疯了。牛自己躲到山上,守候着马和孩子。体虚而死。

孩子生下来了,村民不知道怎么办好,才把马和孩子安置在山上。每日供食,即不想留在村里,又怕马和孩子走了外泄了长寿镇的秘密。任达华设计将马和孩子放走。

肉铺老板没有给苏有朋有毒的肉。

一切都结束了,长寿镇又恢复以前的宁静,一切昭旧。

任达华欠牛一条命,故理和牛一想的头型。表示对牛人品的认可。回头看了一下长寿镇,感觉一切是多么可笑,和说出不来的感觉。

苏有朋将长留长寿镇,因为他身有重症。

长寿镇的名声保住了。外面也不会知道这里发生什么,外面也不会知道长寿镇的秘密。

还有长寿镇的秘密只有长住长寿镇的男人和妇女知道,要嫁出去的女人是不知道的。每次镇里重要会议只有男人。

牛不理解,人为什么称水为圣水。水不就是用来喝的,和洗澡的吗?

牛最后精神崩溃了,不是村民设计的原因,因为他知道了真相。是因为他不想离开长寿镇,他喜欢这里。他不想离开马、和孩子。那怕死也要死在这里。精神崩溃的牛,拉的自己的棺材在山腰等死。任达华来的时候,牛的精神已经死了。他没有被毒死。因为医生解剖牛的时间,他身体内没有毒。他也没有被苏有朋的计所害死,因为被他识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