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述
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专业代码:
080905
,专业所属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8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
2018
年
3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
612
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8
年
4
月人民日报刊文,《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新工科”专业。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
RFID
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和内容,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等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外语基础。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
2010
年首次批准了《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全国已有
150
余所院校开办此专业,我校是首批于
2010
年开始该专业招生的
31
所高校之一。
重庆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形成了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培养的完整体系。
重庆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师资雄厚,
96%
的任课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60%
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一年以上访问学者的经历,计算机学院的
10
余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
余位教授,为本专业学生开设了专业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并使用国外著名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正逐步实现与国际教育模式的无缝接轨。
重庆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拥有良好的专业实践环境。拥有独立的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实验室、《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等校内实践环境,并与多个大型企业建立了校外联合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此外,依托《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软件理论与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不动产智能大数据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医药智能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软件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大型工程实践提供了良好环境。
就读于本专业的优秀学生每年都有机会享受国家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学生覆盖面超过
40%
。本专业每年有超过
15%
的毕业生被推荐免试就读全国
985
高校的研究生或直博生,每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始终在
96%
以上。重庆大学目前已经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基于
2+2
联合培养、
3+2
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短期交换等具体措施,本专业学生可以获得出国深造和交流的机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系统性培养掌握计算机与物联网工程科学理论、典型方法和关键技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国际交流等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创新意识、健全人格、满足社会需要和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到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大型信息技术公司等从事物联网智能感知与分析计算、物联网云计算系统架构、物联网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物联网嵌入式智能系统等相关系统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从事智慧城市、智能工业、数字医疗、智能交通、数字金融、智能家居等典型物联网应用工作,能够到政府部门从事物联网产业规划与管理,具备攻读国内外相关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良好基础。在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和金融服务等物联网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即专业学生在大学毕业时应达到的专业培养要求(毕业要求),包括如下
9
个大类
29
个二级指标点:
R1.
人文社科知识
R1.1
政治、思想道德与法律
学习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公民道德和法律等知识,能在设计与分析评价计算机工程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R1.2
英语
能使用英语进行一般性交流,能阅读本专业英文书籍和文献资料,能用英语撰写专业报告。
R1.3
军事基础与体育
学习基本的军事理论,参与一定的军事训练,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常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有健康的身体。
R2.
计算机工程知识
K2.1
数学
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等基本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K2.2
自然科学
学习大学物理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K2.3
专业基础
学习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理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K2.4
专业核心
学习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物联网通信与控制原理、
RFID
原理及应用、传感网络原理与应用等专业核心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K2.5
专业方向
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学习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向的
计算机
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R3.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R3.1
问题意识及发现
有好奇心、质疑和批判意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R3.2
问题分析及描述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文献查阅,对
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表达,对原因、本质和特性进行技术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R3.3
问题研究
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采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通过探索和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R3.4
问题解决
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等因素下,应用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设计和解决方案,根据解决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能组织力量完成工作计划,最终解决问题。
R3.5
创新意识
在研究、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能够体现创新意识。
R4.
工具应用能力
R4.1
文献检索
能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和查阅
。
R4.2
工具应用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问题的预测与模拟,理解其局限性。
R4.3
工具开发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R5.
沟通与交流能力
R5.1
沟通能力
能够利用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就复杂工程问题采用多种方式与同行和用户进行沟通,包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
撰写专业技术文档和方案。
R5.2
国际视野
了解国内外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R5.3
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能够与国内外同行和用户进行跨文化背景的沟通和交流。
R6.
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
R6.1
团队组织协调能力
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作为负责人有效地组织起一支团队,发现团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解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R6.2
成员协作能力
作为团队成员,能够与其他成员友好沟通、相处和协作,并在跨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自己所长,共同完成团队任务。
R7.
道德与人文素养
R7.1
道德品质
具有敬业精神、计算机专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并体现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
R7.2
文化素养
具有一定的中西方先进文化素养。
R8.
专业素质
R8.1
科学思维
能够运用辨证思维、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R8.2
工程素养
遵守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相关标准,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规范,履行责任。
R8.3
项目管理素质
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计算机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R9.
持续发展素质
R9.1
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优良的气质和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R9.2
终身学习意识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R9.3
持续发展观
(增加)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