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人们更需要阅读。调查研究表明,人吸取的大部分系统化知识来源于阅读。建立阅读型的社会对增强全民族的素质和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个人乃至全社会的阅读水平?读什么?怎么读?这关乎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环境、一定条件下,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读者获得文本、把握文本、阅读文本的能力都在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人们的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阅读能力至少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文本的获取力。

读者首先要从众多的阅读资源里,选择并获取合适的文本。现代社会有很多阅读方式,传统方式如素读,是选取纸质文本,纯粹读字。在信息化大潮中,对电脑、手机这些电子媒介的读屏能力也影响着人们对阅读文本的获取。例如有些老年人如果想使用和读取手机微信或者电脑网络上的文本,就需要增强这方面的能力,以便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古今中外,文本一直在发展、变化和演进。阅读文本的获取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体现了阅读的不同样态和形态。

符号的解码力。

读者获取的文本中一定包括文字符号,因此首先要识别这是什么语言文字,并对其进行解码。这意味着,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通过检验、解析,才能成功读取文本信息。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读取文本的过程中,还需要增加对网络语言的了解,否则在读取网络文本的时候,会遇到一定的语言障碍。

信息的理解力。

阅读文本传递给读者的信息能否被理解,这涉及方方面面。有时候,功夫在诗外。有些新词新语构成了新信息、新事件。读者只有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随时随地观察社会生活,才能对阅读文本具有全方位的理解。

文稿的驾驭力。

读者选择了阅读文本后,先读什么,后读什么,能否驾驭全文,包括对材料进行分类、概括的系统性能力,我们称之为驾驭能力。读者要通过对文本的判断分析,对阅读内容进行分类,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阅读速度和阅读频率,比如一次性阅读还是反复品读,精读还是泛读。

内容的评判力。

读者对阅读的文本内容该如何吸收?古人云:不可无书,不可尽信于书。文本内容是对是错、正面还是负面,读者要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对阅读文本的批判理解能力就是内容的评判力。读者要充分考虑文本形成时的历史文化条件,不断进行鉴别和判断,这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情景的感受力。

这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依据文本描述的场景,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看到北国风光的描写,能想到万里长城白雪皑皑的景象;看到苏州园林的描写,能想到江南的小桥流水美如画。读到描写的精彩内容时,要有感受,这包括了自己的理解、联想和想象,这样的阅读体验才丰富。这种情景的感受力,属于初步的美学范畴。

再现的表达力。

阅读的高级层次体现在创造表现方面,包括有声语言的朗读和副语言(体态语言)的展现,这是文字形之于声的能力。近几年,《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朗读类节目之所以广受欢迎,就是因为朗读是能够外化体现阅读文本的一种手段,属于阅读能力的一部分。读者在朗读时,发音是否标准,读得美不美,有没有情感的感染力,都是表达力的范畴。阅读从默读,到读出声来,到复述说出来,这是逐渐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此外,不同语码的转换能力都是再现能力的构成部分,比如手语主持人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他阅读的文本信息。

审美的构建力。

除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必须要进行的实用性阅读外,如阅读使用说明书等,人们常说的阅读通常指阅读经典、美文,这是不断感受、不断思考的过程,是提高素质、提高修养、净化心灵的重要渠道。通过文字,读者可以与古今中外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产生思想的共鸣,激发联想,形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例如读到古时的春江花月夜,读者会想到今日的中秋佳节,会进一步想到海峡两岸共赏一轮明月。总之,阅读中需要头脑进行深入加工,情感也在不断升华,这是一种审美的创造能力。

以上几个方面是由浅入深的关系,我们对其进行历时的分析,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共时的过程,同时在阅读中起着作用。要想掌握阅读要领,需要将这几个方面研究清楚,通盘考虑,从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作者:姚喜双,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