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集 拜神祭祖 祈福 辟邪 欢庆 娱乐 饮食 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 祭龙 采草药 、赶药市、挂艾草与菖蒲、 打午时水 、洗草药水、贴 午时符 拜神祭祖 浸龙舟水 、吃 龙舟饭 、食 粽子 薰苍术 、放纸鸢、拴 五色丝线 佩香囊 等等。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 社会生活 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1-2] [138] [158]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 苍龙七宿 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 易经 》九五爻:“ 飞龙在天 ”。古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特别是与“ ”相应的活动元素,如 划龙舟 这类活动,或是藉此吉日做一些 祈福 辟邪 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日”, 龙舟 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 [114-116] [126-128]
端午习俗内容 丰富多彩 ,全国各地因 地域文化 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祈福、攘灾等形式展开,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 文化生活 ,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 [1-3] [121] 端午节别称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 ”,“午”为“ ”。“端午”,“ 中正 ”也,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央,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 中正之道 ,“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136-137]
端午节最初是午月午日,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 斗柄 指午之月;午日即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经历史发展,后来被定在五月初五。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 端阳节 、重午节、 龙舟节 、正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 五汛 、天中节、夏节、上日、五月节、 菖蒲节 天医节 、草药节、浴兰节、躲午节、屈原日、 女儿节 、午日节、 地腊节 、诗人节、 龙日节 粽子节 、五黄节、解粽节、端礼节等。 [147]
每年仲夏端午节晚上7时30分左右, 苍龙七宿 的“龙头”角宿会渐渐升至正南方天空,到晚10时左右,整条苍龙的“龙形”会横亘在夜空中,可以观赏到“飞龙在天”天象。 [151]
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中,每七宿为一组:东方为苍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东方苍龙包含了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这七宿分别象征龙的不同部位,共同勾勒出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 [152]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四时节令有着密切关联。春耕之时,“龙头”角宿最先于天黑后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俗称“龙抬头”。随后,苍龙七宿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天黑后露出地面的部分越来越多。到了仲夏时节,整条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方夜空的中央,这就是“飞龙在天”。秋收前后,苍龙七宿逐渐从西方夜空中下落,到冬藏之时,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154]
我国古人记录了“飞龙在天”天象,东方苍龙不仅出现在仲夏端午的夜空。东方苍龙“体型”非常庞大,跨度约90度,在夜空中的位置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在端午节前后的三个月内,可以在夜空中看到整条苍龙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而仲夏端午这天,此时龙星飞升于正南中央,为全年周天运行最“ 中正 ”之位。《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仲夏端午的“九五”是为“飞龙在天”,龙星处于全年最“中正”之位,喻事物处于鼎盛时期,大吉大利。 [152-153] [157] [159]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 苍龙七宿 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 易经 ·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我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 日月星辰 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 二十八宿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 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即隐没于北方 地平线 下。仲夏端午“飞龙在天”,苍龙的主星“ 大火 ”( 心宿二 )高悬正南中天,龙气旺盛。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在《易经》中,“飞龙在天”既“得中”又“得正”,大吉大利。 [5-8] [119] [135] 古老节日是古老 文化传承 的载体,选择在端午举行 祭龙节 仪与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时节天象有关。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时间以及 卦象 是联系在一起的,仲夏午月午日,龙星飞升至正南中央,即如《易经·乾卦》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于“中正”之位,为大吉大利之象。《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天象“飞龙在天”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生祭龙以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驱邪攘灾的礼俗。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 自然观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2-3] [8-11]
端午习俗—划龙舟运动
古人对 龙图腾 的崇拜,源于对天象的崇拜。仲夏端午 苍龙 整个星座都出现在天空中最显著的位置,最明显的标志是苍龙的 主星 大火 ”( 心宿二 ),位于南方正中天。《易经·乾卦》中的 爻辞 “飞龙在天”、《 尧典 》中的“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夏小正 》中的“五月初昏大火中”,讲的都是此时的天象。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古人在端午举办与龙相应的活动,如拜祭龙图腾、赛龙舟这类活动,或者是藉此龙降吉祥日子举办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赛龙舟历史久远,据 河姆渡遗址 田螺山遗址 史前文化 表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了 独木舟 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近代大量 出土文物 和考古研究表明:早在 上古时代 ,先民便创造出璀璨的高度文明。出土的文物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以像 龙子 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114-116] [130] [139]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 文化交流 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端午节习俗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在北方有关龙舟、粽子、采药、浴兰等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是出现在两汉文献,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只在 长江 中下游以南地区流行,后来各地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 长江上游 北方地区 。汉时期由于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13-17]
南北朝后端午节日被赋予了纪念屈原的人文内涵,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 南梁 吴均 的神话 志怪小说 续齐谐记 》,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与屈原毫无关系。但千百年来,屈原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 民俗文化 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在历史发展中,民俗“五月初五”被道教吸收作为腊 祭日 ,为“ 三元五腊 ”之一。据《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与《 云笈七笺 》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五帝攒会之日,此日五方大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认为一年中的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18-24]
在文字记载上, 隋唐 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但是从性质上讲,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 长风 至”。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时期,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张说 岳州观竞渡 》诗中描写当时竞渡情景道:“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25-26] [129]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 天师符 。陈元靓《 岁时广记 》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 泥作 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苏子由 作《皇太妃合端午帖子》诗中就有“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绕 尧母门 。”端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如《辽史˙礼志》就记载 辽国 重午 朝仪 ,皇帝要系长寿彩缕才升坐。对南北臣僚也要各赐寿缕。此外 金国 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 击鞠 娱乐活动。《金史˙世宗本纪》就记载: 大定 三年(西元一二六四年)重午, 金世宗 “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 四月八 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 赌赛 ,十八日送标”。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可见竞渡规模历时经月。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龙船形制,中等长九丈五尺,长者有十一丈,短者也七丈五尺。划龙舟的桡手都是从渔家严格挑选募徵身强力壮的健儿。龙船分白龙、黄龙、青龙、红龙。不仅船身,就连船上那些旌旗罗伞的装饰,以及划船桡手们服装乃至 船桨 都是一色。比赛时规定有赛 龙场 、比赛路线、并划定起点和终点。在终点设有船标,当竞渡龙舟 到达终点 时,投标船就将标投入水中,让各船争夺。 [25-30]
端午节是 中华民族 的传统佳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 社会生活 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祭龙 、赛龙舟、食粽、祈福、辟邪等是端午节的习俗主题,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由于地域广大,南北风俗各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南北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北方一些地方将端午视为“恶月恶日”。传统的 节日 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115] [122] [131]
端午节与春节等古老 传统节日 一样,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气旺盛,百邪皆避。端午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赛龙舟、赶药市、挂 草与 菖蒲 、聚午宴、洗草药水、放纸鸢、荡秋千、贴“ 午时符 ”、系 百索子 打午时水 浸龙舟水 、放 纸龙 龙船饭 、睇龙船、点 艾条 薰苍术 、赠香扇、晒 百日姜 、晒药、挂 黄葛藤 画额 佩香囊 、佩 长命缕 、拴 五色线 、食粽、采药制茶、 立蛋 佩豆娘 、贴 五毒图 游旱龙 、划喜船、 九狮拜象 、抢青、马拉溜、 挂钟馗像 、品花宴等等。每到端午佳节,各种贺节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节味浓郁,热闹喜气。正如歌谣:“五月五,是 端阳 ;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 [31-32] [132] [158]
节庆食品诸如 粽子 五黄 艾草糕 艾糍 打糕 煎堆 茶蛋 五毒饼 菖蒲酒 雄黄酒 、午时茶等等。 [33-34]
“五月五,是端阳;吃 粽子 挂香囊 ;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 喜洋洋 。”端午节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岁月砥砺中,端午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习俗。这些端午习俗清晰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138]
赛龙舟 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划龙舟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 国际比赛 。龙舟起源于何时,确切的时间难以考究。据《河姆渡遗址 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在沿海繁衍的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 木桨 划舟。龙舟竞渡的风俗各地都有,但尤以 岭南 一带花样繁多,除了常见的“斗标”和“趁景”外,还有种种形式。端午赛龙舟是 民间信仰 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140] [150]
这些龙船平时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龙船安放在陆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护的,龙头则放入祖祠供奉。每年的端午前择吉日,龙船就下水或从水底浮起。“起龙舟”后,还有 采青 和点睛等重要的仪式。《广州天河区志》记载:“起 船时 ,要放鞭炮,敲锣鼓,待船洗刷干净并上油后,再拔几根青草,放在船头 船尾 ,谓之起船采青。”龙船竞渡前,先要 请龙 、祭神。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赛龙舟期间,每天早上将龙头、龙尾从祠堂或庙里取出,每天晚上送回,迎送队伍一定是龙头先行、龙尾殿后。龙舟竞渡分为请龙、 祭龙神 、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端午有龙舟也有 凤舟 。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35-38] [140-142]
划龙舟一直是端午期间最盛大的活动,披红挂绿、百龙汇集、村村欢笑的龙舟“趁景”和“探亲”,锣鼓喧天、争先恐后、万人争睹的“斗标”,以及一开数百围的“ 龙舟饭 ”,都是不折不扣的民间狂欢。 [140]
赶药市
我国南方广西、云南、四川、湖南等地有端午“赶药市”的节俗。端午前后,民间笼罩在赶药市,饱吸百药之气的氛围中。端午药俗观是中国人顺应天时,与自然植物动物共生共存而形成的最朴素的生活哲学。 [158]
民间认为端午药物的诸多物质形态,蕴含的是抽象的力量,反映了中国人依循阴阳二气、岁时天候的宇宙论思想。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东亚汉文化圈,今天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都有端午药俗的观念与实践,这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思想渊源,又有在地化的多元形态,共同构成了以药俗观为本质。 [158]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 菖蒲 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古人认为,端午即午月午日,阳气最为旺盛之时,是草木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所以在这天采药、挂艾草等会有特别的功效。 [155] 菖蒲作为水生 草本植物 ,有香气,可 开窍醒神 。同时,菖蒲的 叶子 形状似剑,民间称之为“水剑”,寓意其可“斩千邪”。正因为这两个原因,人们过端午节时,常在门前悬挂菖蒲。 [120]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艾草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是 药用植物 ,针灸里面的 灸法 ,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 穴道 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 熏蒸 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民谚说:“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 宗懔 的《 荆楚岁时记 》中曰:“鸡未鸣时, 采艾 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 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39-40]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 恶月 恶日 进行避恶避毒。 [144]
洗草药水
洗草药水, 端午 习俗之一,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 端午日 遍地皆药。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 皮肤病 、去邪气。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 采草药 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 沐兰汤 ,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 大戴礼记 · 夏小正 》中,但文中的兰不是 兰花 ,而是菊科的 佩兰 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岁时广记 》卷二十二“采杂药”引《 荆楚岁时记 》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 白玉兰 等花草煮水洗,少年、 成年男子 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 龙舟水 ,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 柏叶 、大风根、艾草、菖蒲、 桃叶 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海南人将端午海水沐浴称为“洗龙水”。 [41-42] [158]
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 生之本 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124]
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 传统习俗 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 芳香开窍 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香囊 又叫香袋、 香包 荷包 ,一般是内装香料,用 五色丝线 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 川芎 白芷 排草 、芩草、 丁香 山艾 、细辛、甘松、 白芷 甘草 雄黄粉 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131]
挑“端午担”
挑“端午担”指的是过去每逢过农历端午节,“毛脚女婿”( 宁波 人称已定亲的准女婿为“毛脚女婿”)要用披红挂彩的米箩筐,挑上一份厚重的礼品到女方家里去,这便是挑“端午担”。端午担里的各样物品,数量成双,寓意“成双成对”,到了丈母娘家中,丈母娘会将端午担里的点心等礼品分送给亲戚朋友,寓意定亲成礼,送嫁开始。在毛脚女婿回家之前,丈母娘还会自备礼品,让女婿带回,寓意“回礼”。女婿的端午之行,才正式结束。 [123] [143]
东汉 王充 的《 论衡 》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 阳燧 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认为, 午月 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 火克金 ,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 寺庙道观 ,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
拴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古俗名称避兵缯、 朱索 等。系在蚊帐、摇篮上的又叫宛转绳、 健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节时,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后来还发展出长命缕、长命锁等饰物。 [156] 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 七娘妈 ”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 五彩线 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 瘟疫 、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 青龙 ,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 龟蛇 ),中央为 黄龙 ,均为灵物。实际上,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 象征意义 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在 东晋 葛洪的《 抱朴子 》中又记述有将 五色纸 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 文身 遗俗。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 长命缕 长命锁 香包 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 艺品 [45-46]
浸龙舟水
端午节期间 浸龙舟水 华南地区 的传统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 龙舟水 、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在我国 传统文化 中,雨与龙是联系在一起的,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源于 农耕社会 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 苍龙七宿 的出没周期与一年 农时 周期相一致, 进入夏季,苍龙七宿完全升起之时,也就是降水增多的时候,人们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仲夏端午“飞龙在天”这期间,我国相应地域往往雨水明显增多。在中国南方,人们利用水系众多的 自然条件 进行龙舟竞技。龙舟寓意吉祥,同时平日摆在祖宗的祠堂中,因此龙舟滑过的水人们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每年“龙舟水”来时,人们就会带着家人到江边去洗龙舟水,古人认为“ 龙舟水 ”有辟邪的作用,可净身,洗去晦气,带来吉祥。 [47-48] [145-146]
放纸鸢
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风筝,即纸鸢。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 空气动力 的飞行器。 [49-50]
佩长命缕
长命缕 是端午节时的厌胜 佩饰 ,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 百索 、辟兵绍、 五彩缕 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 项颈 ,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去邪祟、避灾除病、益寿延年。此俗始于汉代。东汉 应劭 风俗通 ·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 [51-52]
采药
采药是古老的端午节 俗之 一。民间认为,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时在仲夏,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是草药生长旺盛之时。端午日不仅适合采药,还最宜制药,“可久不歇气味”(《岁时广记·合诸药》)。明清时期,端午采药制药的节俗十分普遍,且讲究在“午时”采药,如“午时收百草为药”“午正蓄采百草备毒”等。 [158]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熏艾叶、 挂菖蒲 、饮药酒等习俗,中草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末《 大戴礼记 · 夏小正 》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南宋 岁时广记 》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 《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 疮疖 。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 墨锭 ,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 脓疮 上可使消散。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 茎叶 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端午也是最为合适的制药时间。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二十二“合诸药”条引《 琐碎录 》“五月上辰及端午日、 腊日 、除日前三日合药, 可久 不歇气味”,是说端午时所合之药的药效会保持很久。端午所制之药以菖蒲酒、 艾酒 、雄黄酒较为普及。 端午节" 打午时水 ”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古人把打上来的 午时水 视为大吉水,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之称;亦称龙目水、正阳水等。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台南 有取午时水打铁的传统,利用午时水的至阳之气,可让各项铁具更坚固耐用。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闽南 民间谚语 说,“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 补药 吃三年”。 [55-58]
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 午饭 后,家家贴“ 午时符 ”。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 黄纸 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
新抱手艺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 农历五月 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 全盒 ”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 猪肉 、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 挂香包 ,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香包中装有 檀香 八角 、花椒、琉璜等,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
送灾难,是古时流行于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端午民俗,该民俗主旨是驱邪、消灾。端午节正午以烧 符水 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另有形式为,从社境庙宇迎接行身神像出巡游境,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 道公佬 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59-60]
薰苍术
薰苍术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 蚊虫 ,令人神清气爽。 [61-62]
斗草
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 民间游戏 ,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汉以前不见 斗草 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 尚秉和 》)。斗草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 叶柄 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
端午节时以 雄黄 涂抹小儿 额头 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 燕京岁时记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 河曲县志 》云:“端午, 饮雄黄酒 ,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除病延年。”
佩豆娘
佩豆娘是旧时端午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 步摇 ,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 》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古代北方人心目中的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有了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 五毒 是指 蜈蚣 毒蛇 蝎子 壁虎 蟾蜍 ,这五种动物是古时北方盛传的五大毒物。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北方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北方古人把端午视为“毒日、恶日”而避之。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让北方古人逐渐形成“避五毒”、“ 躲端午 ”等习俗。
跳钟馗、 悬钟馗像
跳钟馗 :一种民间舞蹈,又称“ 嬉钟馗 ”。据悉,跳钟馗,源自 北宋 ,是 古徽州 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 降福 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 钟馗图 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钟馗捉鬼 :是流行于江淮地区的 端午节 习俗。在 江淮地区 ,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据传 唐明皇 开元,自 骊山 讲武回宫, 疟疾 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 杨贵妃 之香囊和 明皇 玉笛 ,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 臣姓 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 吴道子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端午食粽 ,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 糯米 、馅料,用 箬叶 (或 柊叶 簕古子 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方状等。其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 黍米 (北方产黍)做粽,称“ 角黍 ”。由于各地 饮食习惯 的不同,粽形成了 南北风味 ;从口味上分,粽子有 咸粽 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 覆盖面 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 东南亚 诸国。 [66-68]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浸糯米、洗 粽叶 、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 小枣 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 豆沙 、鲜肉、 火腿 蛤蒌 、蛋黄等多种馅料。
五黄,即是 黄鱼 、黄瓜、 黄鳝 、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 黄酒 代替雄黄酒)。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
在端午节的中午吃五黄餐,即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 中医理论 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作为端午习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 端五 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 [147]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 长江流域 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荆楚岁时记 》中说:“以 菖蒲 或镂或屑,以 冷酒 。”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 》:“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蛇(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节日设立的初衷就是祈愿幸福快乐。很多节日祝福都会用“快乐”两字表达自己对他人的 美好祝愿 。而“快乐”这两个字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祝别人节日快乐,除了祝他人在这一天开心高兴之外,也蕴含了希望他人身体健康、事事顺心的含义。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跟身边的朋友道一声问候: " 端午节快乐 ",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愿。端午节只能“安康”不能“快乐”,是因几年前的一条谣言。 [133-134] 自2015年来,端午节网络和 微信圈 里疯传说“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提醒,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传说这天 伍子胥 自刎、 曹娥 救父投 曹娥江 、大文豪 屈原 汨罗水 ,是后人祭祀先人的日子。近年每到临近端午节,该所谓“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提醒得到不少网民转发。有些网民对此深信不疑,“快乐”的字样也被“安康”代替。已经证实,所谓的“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是个莫须有的人物,查无此人。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的说法并无依据。根据考证,端午节快乐是这个节日约定俗成的 祝福语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互道“端午节快乐”。 [72-75] [117] [133-134]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语,大部分 民俗学家 认为,是先有端午节日之后,才将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其它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端午节设立初衷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端午节安康 ”在史籍上并无相关记载,古人不道“端午节安康”。端午安康是一些 社交媒体 新造的祝福语。至于端午节与祭祀有关,中国很多传统的民俗大节多数都与祭祀、辟邪有关,例如除夕、春节等欢乐节日均与祭祀、辟邪、除秽等有关。端午节因赋予有祭祀、辟邪等内容而不能互道"快乐",是对 中国文化 缺乏基本了解的说法,它还窄化了端午节的形式和内容,并且无助于端午传统文化的传播。 [73-76] [118]
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 黄烟 、送鱼、唆啰嗹舞蹈、赛龙舟、拴五色丝线、 兰草 水洗浴、 采草药 作为午时茶、祭祖、水上捉鸭子,吃 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在莆田,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这首民间童谣所唱的便是莆仙地区的端午节习俗。 [148] 福州传统端午节大致有十项活动,有一首民间歌谣概括地唱出了这些内容:“端午鼓当当,肚爿替春装;江中龙舟竞,香袋挂儿襟;家家忙裹粽,户户喜悬蒲;却毒雄 黄酒,避邪五色符;黄烟才放罢,又贴午时书。”赛龙舟也是福州每年端午节必不可少的。 [149] 福州 端午旧俗 ,媳妇于是日以 寿衣 、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 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邵武府 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77-82]
江苏
苏州 是端午节 龙舟竞渡 的发祥地 。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舟外,节日饮食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有五毒图、菖蒲艾叶、 钟馗像 、缠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而在 江南 地区,还有独特的驱毒避邪习俗——消赤口白舌;悬钟馗、关帝画像于堂上,像前供瓶, 内插 菖蒲 、艾叶,门户左右亦插放根部包有红纸之菖蒲艾叶;用红纸书写下述词句张贴于门外,均系去除邪气之意。 仪征 县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 鹅眼钱 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 破火眼 ”,据说可保一年没有 眼疾 武进 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嘉定县 端午,不论贫富,必买 石首鱼 (俗称 鳇鱼 )煮食。 [85-89]
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还有着洗 龙舟水 、赛龙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 崖州志 》中就记载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赛龙船之举。为角粽,祀祖先,以相馈遗。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或折艾悬门,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门观竞渡。儿童放各种纸鸢,角高下。乐罗冲 育黎 伏三里聚众千百,互相斗殴,谓之打风筝架,虽官府不能禁。”可见,在历史 上古 崖州 一带的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有着极为丰富的庆祝活动。
广西
广西端午民俗活动主要有 舞龙 、舞狮、 腰鼓 等民俗文艺表演。广西南部地区,比如 宁明 崇左 龙州 等地,过端午节都要包凉棕,叫做“ 灰水粽 ”。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诸如苦 树等树木的枝叶,在阳光下晒到半干时就堆放到 平地里 烧,然后把得到的灰放到一个竹制容器里用清水冲滤。最后用过滤得到的棕黄色的水来浸泡准备好的糯米。经过浸泡后的糯米会在原来的香气中透出一股 草木灰 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 [91-92]
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化与习俗多样的一个特别的节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祭祖、竞龙舟、吃粽子、祭龙头、点龙睛、 披红 、悬菖蒲艾叶、 拴五色丝 、饮雄黄酒、 吃五黄 、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较普遍的习俗。除此之外, 金华 武义 衢州 等地,则有端午吃大蒜的习俗。金华一带的端午,直到今还有出嫁的女儿给父母“ 担端午 ”的习俗,女儿准备一担粽子,粽子每五个为一小扎,两个小扎结为一束作为礼物送给父母,同时,还有送猪肉等附带礼品的。各地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宁波的“端午担”主要是 鱼肉 鹅酒等,以幢篮盛之,少则四色,多则十二色;亲戚也互相馈送,叫“ 送节 ”。 [93-94]
江西
江西过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 蒿草 、艾叶,制作豆娘(一种 头饰 )、编织 五彩绳 、佩戴香包、画额、佩戴五彩绳、赛龙舟等习俗。 江西 建昌府 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 疥疮 新昌县 以雄黄、 丹砂酒 中饮之,称之“开眼”。
安徽
安徽的端午风俗,主要有 踏百草 、回娘家、龙舟竞渡、城里粽、农家粑、插蒲挂艾、饮雄黄酒、挂香包、佩五彩丝粽、 斗百草 等等。斗百草习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试草名,互相以 路边草 名对答。一种是比试草的韧度,以强韧为胜。端午节这天,城里人一般吃粽子,而乡间人吃“大叶粑”。
湖南
湖南 汨罗 江畔的端午节习俗,主要有办家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观龙舟、回娘家、辞端午等,还包括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祭屈原等习俗。 湖南 岳州府 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 作草 船泛水,称为“ 送瘟 ”。
云南
云南端午习俗有迎神、奠币、初献、亚献、 饮福受胙 望燎 (送神)等等,亦有穿着汉服,诵读诗歌、表演越剧、 射礼 表演等节目。云南普洱当地人过端午不吃粽子,而是吃药根。
端午节 食俗 ,四川人大多吃粽子、 盐蛋 菜。四川 石柱 有“ 出端午佬 ”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 川西 还有端午“打李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 城楼 ,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乐山 新津 等地 端午赛龙舟 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贵州
“游百病”是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往在端午节穿上新衣,到野外游玩;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了手抱花草的人群;晚上回家将花草和 水煮 开洗澡,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老年人认为,端午节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湖北
湖北的传统习俗有贴端午对联、门口 挂艾叶菖蒲 ,还有包粽子、煮盐蛋、泡雄黄酒等。湖北 秭归 屈原故里 ,端午习俗的形式独特,许多传统习俗,都与祭屈原有关。 秭归 每年有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
山东
山东各地端午风俗:采药、五彩线、剪纸、拉露。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 插艾蒿 胶东 部分地区还加插 桃枝 。山东 邹平 县过端午,每人早起均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 市过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 县过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 石榴花 ,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 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100] 地方特色节庆食品
在甘肃,端午时节会采摘新鲜的 玫瑰 用蜂蜜 腌渍 并食用,有的地方还会蒸面扇子。 面扇子 是用 发面 整治的扇形面食,一共五层,中间会撒上 胡椒粉 ,据说这是由端午时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静宁州 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镇原县 过端午节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 艾虎 ,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 享节 ”。 漳县 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山西
饮雄黄酒,也是山西民间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其来历与吃粽子有相似之处,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节日期间,成年人除饮雄黄酒外,还要在七窍之处涂抹一点;小孩子不饮酒,做母亲的则要 用筷子 蘸酒,点在孩子的耳、鼻等处,历代相传。山西 解州 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 蛟龙 ”。 晋南 地区则要将一些粽子用 五色线 捆绕。其用意都在辟邪。 怀仁县 端午又名“朱门”。 定襄县 端午,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101-102]
陕西
陕西过端午节一般从农历四月底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五日。主要活动是挂五彩缕、 香荷包 ,悬挂艾草, 吃鸡蛋 、粽子、 油糕 麻花 、面等,也有安康赛龙舟 [113] [103] 旧时陕西兴安州过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 踏石 ”。 兴平 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 耍娃娃 ”。 同官县 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 镇病 ”。
河北
在河北的有些地方,端午期间是忌打井水的,民间传是为了避井毒。并且在端午时期还要吃用五种毒虫作为 花饰 的“五毒饼”用来 避五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 樱桃 桑葚 ,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 炉食铺 出售“ 五毒饼 ”,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 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 踏柳 ”。
河南
河南,过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 芦苇叶 ,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 小豆 的叫小豆粽,掺红 的叫枣粽;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 煮鸡蛋 ,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 鹅蛋 ,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 压顶 ”。 [104]
东北
东北过端午,清早折一些 树枝 或买些艾草回来, 系上各种颜色的 葫芦 挂在门沿和窗户上。有的人家还会扎一些小小的笤秫,和葫芦挂在一起有扫除百病的含义。采回来的艾草( 蒿子 )放在水里用来洗脸。小孩子的手脚腕上带“五彩线”,是用红黄蓝绿黑白等颜色的细线拧在一起的。脖子上带着香包,花花绿绿各色式样的都有。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 茶叶蛋 [105]
香港过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传统风俗,此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比如“ 立蛋 ”与“ 龙舟水 ”里游泳等。台湾的端午习俗有打“ 午时水 ”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106-107]

端午习俗 国外

德国
端午节日文化赛龙舟在德国落地生根已经有整整20年的时间。1989年,龙舟活动传入德国,并在汉堡举行首届“龙舟节”。1991年后, 龙舟比赛 改在德国金融中心 法兰克福 举行并一直延续至今。为了保证公平,比赛所用龙舟皆有 主办方 提供,每支龙舟可容纳20人,选手允许使用自带划桨。比赛的时候,无论是河上还是岸边气氛都非常热烈。 [108]
美国
从20世纪80年代始,端午赛龙舟已经悄悄渗入了部分美国人的 运动习惯 ,成了美国发展最快的流行 体育娱乐 项目之一。美国的龙舟赛活动,已从西海岸的 加州 和东海岸的 纽约州 ,向沿海州和内陆州蔓延,龙舟赛从每年6月至10月的各个周末,接连不断地举行。 [108]
英国
在英国,全英中华端午龙舟赛影响力逐年扩大,已经成为英国乃至欧洲规模最大的龙舟赛事。 [108]
越南的端午节是越历五月初五,又称正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还有端午 驱虫 习俗。端午采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认为“端午草药”最为灵验。 [107] 鲤鱼幡——日本端午节特色物品
端午节的习俗传到日本之后,融合当地文化,被吸收改造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午月端午日,太阳行至中天,秉中天至阳之气,因此被视为男儿的节日。日本在端午这天不划龙舟,但也吃粽子,并在门前挂出菖蒲。 [109]
韩国
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韩国申报“ 端午祭 ”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 中国的节日 ,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可见其本来源于中国,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韩国 江陵端午祭 始于 新罗 时代的山神祭,原是村农祈祝丰收的庆典,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 舞蹈 萨满祭祀 民间艺术 展示等内容构成。韩国农村过端午祭的气氛比较浓,在五月初五,全家人会穿上传统的 韩服 聚集在一起吃饭聊天。传统的食品有 车轮饼 ,游戏活动有荡秋千等。 [108-111]
新加坡是华人国家,华人占总人口的70%以上,来自中国不同的省份,其中福建和 广东省 占多数。这些早期的移民把家乡庆祝端午节的习俗带到了新加坡。随着新加坡逐渐现代化,这些习俗慢慢地简化。传统的像佩带香囊,悬挂艾叶菖蒲等这些习俗已经很少在新加坡看见,剩下的还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等项目还被保留完好。新加坡的华人过端午节主要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等。新加坡有不同籍贯的华人,包的粽子也是各式各样,有传统的福建 肉粽 广东碱水粽 豆沙粽 等等。赛龙舟在新加坡也成为一项 体育活动 [108]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