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有“四大须生”这一说法,也就是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高庆奎这四位,这四位被称之为“四大须生”,而后来又评选了一个后“四大须生”,也就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这四位,那么这几位当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马连良先生,我们今天来聊一聊。
其他几位
余叔岩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余派创始人,他与杨小楼、梅兰芳并称之为京剧界的“三大贤”。可以说他是谭鑫培之后的第一人,但是余先生的艺术生涯太短了。
高庆奎先生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高派创始人,他嗓音高亢,当时虽然也火爆但是后来也是有些落寞。
言菊朋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言派创始人,其最初也是学习谭鑫培先生的谭派老生,后来开宗立派。但是言菊朋先生在世之时并不火爆,甚至于其女言慧珠的风头都超过了他。
谭富英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新谭派创始人,其承上启下创立新流派,只不过谭先生在建国后并不是特别火爆。
杨宝森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杨派创始人,杨先生在世之时也是不太火爆,并且他离开的简直太早了。
奚啸伯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奚派创始人,其开宗立派也是比较晚,并且后来也是受到了冲击比较早的离开了。
马连良
马连良著名的京剧大师,老生马派创始人,其位列“四大须生”,那么为什么这四位当中马先生最为火爆呢?
其一,马连良大师两次都位列“四大须生”,第二次更是位列“四大须生”之首,这就说明他在京剧界的地位以及他的艺术生涯跨度非常大。在余叔岩、言菊朋那个年代他就已经小有名气了,而在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这一时期他更是顶尖老生了,当初周信芳在天津还是马先生与其合作这才让他在京津站住了脚。
其二,马连良大师在建国后更是北京京剧团的“五大头牌”之首,也是北京京剧团的负责人,也是这一时期京剧界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在传统戏和革命现代戏领域他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像《赵氏孤儿》、《秦香莲》等等剧目的创排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像《杜鹃山》、《沙家浜》、《年年有余》等等革命现代戏的创排他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其三,那就是马连良大师建国前为什么火爆,那就是马先生深知合作共赢这一点,他的扶风社在演员选择上那都是十分谨慎的,不仅仅是他一个艺术造诣高,像二路老生、武生、二路旦角、净角等等几乎都是当时京剧舞台很有名气的名角了,试想这样一些名角合作一出戏,那么怎么能够不成功,怎么能不受欢迎呢?相比于一些京剧名家只为突出自己他这么做是十分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