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 曲艺杂谈
罗聘 | 清代鬼画大师

罗聘 | 清代鬼画大师

罗聘画像


罗聘(1733-1799年)

清代书画家,江苏扬州人,俗称 “扬州八怪之一”



罗聘,字遯(遁)夫,号两峰,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初七生于扬州弥陀巷某处,后来此处被罗聘命名为“朱草诗林”,名其堂为“香叶草堂”,也是至今尚保存完好的“扬州八怪”的唯一处故居。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弟子,善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无所不工,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代表作《鬼趣图》,借以讽世。



鬼趣图

“扬州罗两峰,目能视鬼,曰:凡有人处皆有鬼,其横亡厉鬼,多年沉滞者,率在幽房空室中,是不可近,近则为害。其幢幢往来之鬼,午前阳盛,多在墙阴,午后阴盛,则四散流行,可穿壁而过,不由门户,遇人则避路,畏阳气也;是随处有之不为害。又曰:鬼所聚恒在人烟密簇处,僻地旷野,所见殊稀。围绕厨灶,似欲近食气;又喜入厕,则莫名其故,或取人迹罕到耶?所画有《鬼趣图》,颇疑其以意造作,中有一鬼,首大于身几十倍,尤似幻妄。”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鬼趣图》作为罗聘的代表作现在共有三个流传版本,其中八幅的“分段本”,也被称为“长本”,如今在香港私人藏家手里,这个版本也是如今被关注最多的。另外两个分别被称为“短本”和“折扇本”。

对于鬼趣图的解读,目前存在两个版本的假说,

其一:当时民间盛传罗聘之所以能画鬼画得这么准确生动,都是因为他有一双能观鬼神的阴阳眼,还有说他的眼睛是蓝色的,能白日见鬼。罗聘也因此被称为“五分人才,五分鬼才”。甚至当时的一位文青袁枚先生在《题两峰鬼趣图》一诗中写道:“我纂鬼怪书,号称《子不语》,见君(罗聘)画鬼图,方知鬼如许。”

其二:从当时的文艺现象来参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王椷的《夜雨秋灯录》、沈起凤的《谐铎》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对“鬼”的谈论与描写。它们之间的思想艺术高低不同,谈鬼则一。它们并不像六朝志怪小说那样真的相信因果报应,也不像唐宋传奇小说借谈鬼以逞才情,它们借鬼喻世,借鬼讽世,这是当时一种风气,也是一种托词,毕竟在高压的政治下谈鬼比谈人风险要小,罗聘借见鬼而画鬼,则更难究诘了。

尤其是在受到了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例如人体解剖学的抄本著作《人生图书》和《钦定格体全录》,这两本流传于清朝的书籍,其中人体结构图都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解剖学著作。有学者经过比较认为在《鬼趣图》第八幅中的两具骷髅很可能参考了他们的解剖学著作。

版本一:


罗聘 (清) , 鬼趣图 水墨纸本,册页十二开, 每幅25.5 x 36 cm,一七四九年,高罗佩藏品编号513

版本二

八幅长本: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Andreas Vesalius,The Illustrations from the Works of Andreas Vesalius of Brussels(左1 右3 对比图)
罗聘 (清),局部 鬼趣图 ,设色绢本手卷 , 每幅34.8×35.4cm,一七六五年

版本三:


题词:

一尺之面七尺躯,且为老僧立斯须。适从何来遽集此,风毛雨血长不死。海山苍苍江冥冥,岩树深黑龛灯青。赤郭八百馗九首,赐之鸱夷走以胫。奇奇怪怪,千秋万岁。休揶揄,常妩媚。防风之骨耶?侨如之魄耶?吴道子之笔耶?


题词:

生即弹冠死脱帽,袨服九原正年少。平头奴子岌岌然,彼我易观更相笑。君不见主人衣服丽且都,其仆乃至寒无襦。主人黑头仆赤体,粉墨惨淡丹青粗。尔何不作徐甲谢老子,但见鼻涕一尺困苦乞为奴,如此犹复乞为奴,鬼或有之人则无。


题词:

乌之雌雄,马之牝牡。任团是何虫豸?董龙是何鸡狗?亦复形影赠答,魂魄邂逅。是耶?非耶?嘉偶怨偶,不知有天高地厚,但知有天长地久。五百罗汉,降龙伏虎,不能为之守。十八地狱,牛头马面,不能为之走。此是娄猪艾豭逋逃薮,过去未来现在三不朽。但愿双双一回首,白衣冠者出其右。吁嗟乎,鬼死为聻有时有。


题词:

脑不伏而监,腹不坦而张。放下臭皮囊,收还食肉相。丁男壬女何因缘,横自陈兮君之前。翻手作云覆手雨,昨日流莺今日蝉。庄列寓言十之九,至此图穷见匕首。朝生暮死万蜉蝣,天荒地老双骷髅。上有乌鸢下有蚁,神仙小影英雄记。死灰槁木不直钱,只漆其头以为饮器。


题词:

忽然公子彭生见,狭路相逢逸其半。雌雄扑簌难具详,或者李洛姬肚徐妃妆。此腹何所有?陈陈太仓积。彼体何所无?砉砉巨灵臂。乃知奇丑莫如鬼,三斗烂肠尺八腿。对影闻声定可怜,噬脐割臂相周旋。


题词:

贾长头,范长头,冬烘先生死不休。其行次且曲如钩,尻益高,腰可折,郎当郎当何处来?侏儒侏儒忽惊绝。眠蚕何瑟缩,承蜩何痀瘘。顶踵守三彭,膏肓逃二竖。且来相背淮阴侯,慎勿责头秦子羽。


题词:

杖头索索飞纸钱,举觞白眼无青天。大鬼昂藏小鬼伏,谁识吾公在壑谷。觥船一棹不负公,醉乡捷径泥犁通。游魂为变莫须有,糟魄之义将毋同。刘伶坟上土花紫,日饮亡何馁而已。生前骨醉鸩鸟媒,死后腥闻鲍鱼市。若使黄泉化酒泉,酒星在地不在天。餔糟啜醨亦大快,初三初四殊欣然。


题词:

仓颉造字天雨粟,有粟不食鬼夜哭。漆城荡荡十八重,赏雨何曾有茅屋。凄凉罗刹阎浮提,况乃代瓦无油衣。天雨雨人濯骸骨,地雨雨鬼洗魂魄。一鬼惊而驰,众鬼湿及之。复有一鬼撑破伞,毋亦倾盖称相知。问鬼往复何所役,平生能着几两屐。今雨旧雨徒彷徨,行尸走肉,不见阎摩王。


OTHER WORKS

1733-1799


罗聘 (清),鬼雄图 八祯
罗聘 (清),饭鬼图 ,水墨绢本立轴 , 55.3×29cm,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
罗聘 (清),醉钟馗图 纸本设色 , 57×39cm,故宫博物院藏
罗聘 (清),鬼雄图 局部
罗聘 (清),山鬼图
罗聘 (清), 金农像,纸本设色,113.7×59.3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罗聘 (清 ), 邓石如登岱图轴 ,纸本墨笔 ,83.5 x 51.1cm , 故宫博物院藏
罗聘 (清 ), 寒山拾得图, 纸本墨笔
罗聘 (清 ) ,罗聘自画像, 绢本设色, 59.8×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罗聘 (清 ) ,墨梅图轴, 纸本墨笔, 125.5 x 42.5cm


罗聘 (清 ) ,人物与山水, 1759,北京故宫博物院
罗聘 (清 ) ‍,竹园饮酒,1772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往期精彩回顾

鲜为人知的意大利湿壁画

歌川国芳 | 最后的浮世绘大师

艾未未 Aiweiwei|行为即艺术



©Whitedolphin Studio

All content ©2021 Whitedolphin Studio

发布于 2022-09-17 17:41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曲艺杂谈

    绘画雕塑艺术 音乐文学设计 东西南北中 曲艺与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