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时期工艺倒退,不仅只是长期战乱破坏了技术传承积累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是严重缺乏铜料。晋室衣冠南渡后,长江中下游的传统铜矿产区产铜量都大幅减少,且程度越来越严重。在破镜重圆典故发生不到一百年前,南齐武帝曾命令重新开采汉文帝宠臣邓通的旧铜山,以解决铜荒问题。由于旧矿地处巴蜀,成本高而产量有限,之后不了了之。五十年后的梁武帝时期,竟下令尽罢铜钱,改用铁钱。
中国考古专家曾在湖南省长沙市的梁、陈时期墓葬中发现过直径只有125px的小型铜镜,在江西省赣县发现的同时期墓葬中,甚至还有直径仅为82.5px的小铜镜。有这样的特殊时代背景,破镜重圆的主人公陈朝乐昌公主所用铜镜估计也难免遭遇偷工减料。
破镜重圆: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重逢
即便皇室用品不会在质量上打折扣,但由于“破镜”并非无意,且典故中并没有交代公主及其丈夫是如何将铜镜打破的。因此钱钟书以铜镜掷地方式验证,本身就未必严肃。他认为破镜“非有削金铁如泥利器不办”,但是,公主的仆人们或许用的就是“利器”呢?
钱钟书出身自无锡豪族,家中所藏铜镜自然不会是工艺低劣,养护不当的次品,且流传至今已通过了许多考验,本来就存在考察样本上的偏差。此外,“破镜”仅仅是独发事件,去考证“铜镜能否容易打破”并无普遍意义。
破镜重圆的墓葬文化
“破镜重圆”故事本身是否真的发生过?今天史学界对此仍存争议,但故事中“重圆”要素,则脱胎自久远的墓葬习俗。
所谓“一物分葬”的习俗,是有意将一件完整的器物分为两半,并分别葬在夫妻的两个墓葬中。距今3300年的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就出现过。该地两处墓葬中,分别出土过一件彩陶壶的口、颈部和同件彩陶壶的腹部及底部,各部分经过拼接后,恰是一件完整的彩陶壶。从两墓所葬的骨骼分析,一为男性,另一为女性,且两者年龄相仿,推测可能是一对夫妻。
“破镜重圆”寓意即肇始于此。而铜镜又能为“一物分葬”带来更多新的寓意。沈从文在1949年后的压抑岁月中远离文坛,潜心文物研究,依据多枚有“见日之光,长毋相忘”铭文的铜镜推断:西汉初年的社会,已经开始用镜子作男女间爱情的表记。因此,铜镜不仅在生前相互赠送,以作纪念,在身后也可以用于“一物分葬”。1956年在鄂州发掘出的两座南朝时代的古墓证实了这一点:出土文物中便有分在两墓却可完美拼合的铜镜残片。
学界对“破镜”能否作为“一物分葬”葬俗的表征,最初十分谨慎。偶然在墓葬中发掘出的残片,一直无法排除盗墓者毁坏或自然灾害的可能。直至恰能严丝合缝的铜镜残片大量出土,且分布范围包括河南、广东、安徽、江西等地,墓葬跨越的历史年代涵盖西汉、东汉、唐、宋、清代后,这个判断才建立起来。
2003年,安徽省怀宁县两座唐代墓葬中各清理出土一枚半面铜镜,可完美拼合
“一物分葬”体现了后人希望前辈可通过破镜于阴间再相识相聚,永续爱情的愿望。习俗的形成来自教化影响,《中庸》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存,孝之至已”。《荀子 礼论》也有论述:“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
按儒家经典的论述,夫妻合葬是“事阴如事阳”观念的最好体现之一。但夫妻同穴合葬,很多时候在真正实行起来会有诸多困难。例如合葬时若打开逝者的坟墓,在传统观念中这无疑会扰动先人,而看见死者腐烂的尸骨,则会再次伤害死者后人的感情。这时,破镜分置成为变通处理的选项之一。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成书于1970年代,资料依赖于多年深厚积累,他摔铜镜时,当不知鄂州出土了被分葬的铜镜,而学界承认“破镜”是“一物分葬”葬俗,亦晚于《管锥编》。所以,钱钟书先生摔镜的结论固然对解析“破镜重圆”典故并无实际价值,但它至少还算一桩文坛佳话。
东莞:孕妇在广场上被辅警打掉5颗牙(图)
04/21 07:02
小偷偷山寨机后逃跑 慌不择路丢失iPhone5
04/21 07:02
14岁自闭症少女被后妈安排与28岁男子结婚(图)
04/21 07:02
常州一城管自费万元装备谷歌眼镜(图)
04/21 06:49
95岁不识字老太每天看报2小时:就图个开心
04/21 11:28
李敏镐现身内地 女粉丝挤破头鲜血直流(图)
03/09 16:46
白岩松评李亚鹏慈善风波:任何人事都该有底线
02/24 09:56
侯佩岑母亲缺席情夫葬礼 被批“绝情小三”
03/09 16:45
豪门媳妇诸葛紫岐停喂母乳 称被老公冷落(图)
03/09 16:45
韩女 团新歌MV遭禁播(图)
02/27 16:10
喝酒脸红的人 千万别吃这3类药
03/12 08:43
出乎意料 生姜水有10大治病奇效(组图)
03/12 07:22
家长必知:让孩子记忆力超群的10大秘诀
03/12 07:57
美国夫妇院子挖出千枚古金币 价值六千万元
03/20 09:48
19年来14名因贪腐落马的省级交通运输厅厅长
04/26 09:49
盘点中共情报战线最重要七位特工:谁贡献最大?
04/23 08:47
甲午战前清官员称:日本再提要求就发兵打到日本
04/23 08:57
下台后胡耀邦:我有家舍不得一身剐 但不做丑事
04/23 09:14
1998年洪灾香港向内地捐款6.8亿 居世界第一
04/23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