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说明:
职务ministry一词源自
拉丁文
名词minister (仆人)和ministerium (做代理、工具或方法)。职务基本上属于「职」业性的服「务」。职务可从较动态的和较静态的二方面来说明:
较动态的方面指:
在社会或教会生活上,在具体的范围内所提供的服务及所发挥的功能或公务;亦是指执行职务的行动或步骤,和行政。
较静态的方面指:
在社会或教会中,属较固定的制度面,如:
国家行政制度
方面的各部会(Ministries),如教育部、外交部等等;或在教会管理方面的
行政单位
(Congregations),如
宗座
教育部、礼仪圣事部等等(天主教会习惯用Congregations而不用Ministries,但其意义是相同的)。本文要谈的职务的含义是指较动态的「服务的行动」。
(二)职务就如信仰、许诺、盟约、爱等用语一样,是圣经中的关键字眼。
新约中的职务:
1)新约形容,服务是耶稣生活的基本特点;他是
雅威
的仆人(玛十二18~21);他说:「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就当做众人的奴仆,因为
人子
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做赎价」(谷十41~45;玛廿24~28;路廿二24~27)。他是师傅、是主,但却去做奴隶所该做的事,他说:「若我为主子、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做的去做」(若十三14~15)。耶稣的整个存在就是爱的服务(若十三33~35;十五13)。
2)
初期教会
的基督徒团体明白这点;经由圣神的各种恩赐而彼此服务,实在是基督徒生活的根本。由此可见服务是基督宗教的本质。基督徒的职务就是在世界上服务而实行救援的职务,这是来自基督的托付,要教会执行他的职务,所有基督徒皆蒙召叫,依照他们在稳固有组织的基督徒团体里的生活情况、特恩和所担任的角色,分担这份职务。基督徒的职务决不是只为基督徒团体的,它伸展至全人类,不分种族、
宗教信仰
和文化。
(三)简史:
在
基督教会
历史上,这个核心重点从未被忘却,虽然有时,由于身为一个有制度的宗教,其他的因素会暂时居于中心位置,例如:必须发展适当的领导阶层的架构,或者为抗衡国家而迫切强调教会权威,或是研究诸多法律和礼节。
在梵二
大公会议
(1962-1965)之前数十年,对基督徒的职务的观念已有所发展,尤其在三方面:1)宣告耶稣基督的福音(亦称为先知性职务)。2)领导阶层的服务和对团体慈爱的照顾(亦称为牧灵性职务)。3)礼仪性─ 圣事性职务(亦称为司祭性职务)。
梵二强调这三方面(LG第3章;PO;CD),并强有力地指出新约中的服务的讯息─ 在爱中彼此服务。
(四)基督徒职务可以下面的方式来划分:
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非正式、普通的职务(informal ministry),即:所有具体实现基督徒对其他人的爱的
表达方式
,还有许多由基督徒为已组成的团体自行提供的服务,不经过教会团体正式或官方的认可,但隶属于这教会团体。
由教会团体正式、官方认可的职务(formal ministry),其中又分成两类:
1)受祝圣的职务(按立职务)(ordained ministry)
;它是由主教、司铎和执事来执行,这由三方组成的职务方式在宗徒时代几乎到处可见,也一直保存在传统的主教制和教会内。到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参 273)才创造了另一种互
不相容
的官方
领导方式
。
2)未受祝圣的职务(非按立职务)(non ordained ministry),
它是由领受了教会官方或合法认可的使命的教友(平信徒,信友)来执行,因此称「教友职务」(lay ministry),以其名义在教会团体内外从事某种服务,如:要理讲授、担任教会审判的公务、管理财务的服务(做辅助主教行政的公务员)等。
职务分析
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周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具有与组织
人事管理
活动相匹配的科学操作程序。
(一)准备阶段
职务分析的准备阶段主要是确定职务分析的目的,组建工作小组等,具体内容如下:
1.明确职务分析的目的。
职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具体的信息收集内容及其组合也不同。因此,进行职务分析首先要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2.建立职务分析小组。
小组成员通常由分析专家组成。所谓分析专家,是指具有分析专长,并对组织内各项职务有明确概念的人员。一旦小组成员确定之后,赋予他们进行分析活动的权限,以保证分析工作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3.明确分析对象。
为保证
分析结果
的正确性,应该选择有
代表性
、
典型性
的职务,如果在次要、无代表意义的职务上纠缠不清,必然浪费大量财力、物力和时间。
4.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为了搞好职务分析,还应该做好员工的心理准备工作,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二)信息收集阶段
职务分析
的大量活动是收集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是后
两个阶段
工作的依据,应全面、客观、准确,具体要求有:
1.选择正确的信息来源。
信息的收集是多方面的,不同层次的
信息源
提供的信息存在
可信度
上的差别,职务分析人员应该站在公正的角度听取不同信息,不能事存偏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2.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职务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有
观察法
、
面谈法
、
实验法
、
问卷法
、参与法等等。这些
技术方法
各有优缺点,在实际职务分析中,应结合
调查对象
加以选择,既可采用其中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并用。
3.详细编制调查
提纲
和
问卷
。
包括职务内容,职务责任,职务经验,适合年龄,学历等,内容上应具有综合性和典型性。
4.广泛收集与职务相关的各种信息,无论直接相关,还是间接,全面收集。
(三)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是整个职务分析的核心,其主要工作是对第二阶段中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
分析判断
和归纳,具体步骤有:
1.审核。
甄选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2.分析。
对比各条信息,挑选出其中具有关键性的部分。
3.归纳。
总结挑选出的重要信息,为职务
分析报告
的形成准备资料。
从其分析的内容来看有:职务名称是否明确,雇用多少人员才合适,职务的组织位置,职务权限,职务责任大小,工作知识高低,教育和培训的多少等等。
(四)描述阶段
仅仅研究分析一组工作,并未完成职务分析,分析专家必须将获取的信息予以整理并写出
职位说明书
。通常,职务分析所获得信息以下列方式整理:
1.
文字说明
。将所获相关的资料用文字方式表述,列举职务名称、工作内容、工作设备与材料、工作环境及
工作条件
等。
2.职务列表及问卷。
把职务加以分析,以职务的内容和活动分项排列,由实际从事的人员加以评判,以表格或问卷的形式列出。
3.
活动分析
。把工作的活动按工作系统与
作业顺序
一一列举,然后根据每一作业进一步加以详细分析。活动分析多以观察及面谈的方法对现有职务加以分析,所得资料作为教育及培训参考。
4.决定因素法。
把完成某工作的几项重要行为,在积极方面说明工作本身特别需要的因素,在消极方面说明亟待排除的因素。
(五)运用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培训职务分析人员,制定和不断调整各种具体的职务分析文件,确定正确的部分,修改
不适应
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