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院校排名?

关注者
120
被浏览
448,369

16 个回答

排名这个东西本身就非常容易得罪人,且具有争议性,但既然来都来了,我就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我只对大陆院校做一下分档,至于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不做论述。

首批九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显然是微电子院校里最强的,分别是 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东南、中科院、成电、西电 。但微电子本身是包含ic设计、器件、工艺、材料等多个领域的,题主所问的是集成电路设计的研究生院校排名,那接下来的论述主要针对ic设计。

ic设计一般包括数字、模拟、射频三类,其中射频也可归为模拟大类里。题主所问的是集成电路设计研究生院校排名,那么具体指的是学生就业排名还是科研学术排名?

如果是学生就业排名,那么学校牌子是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清北复交浙最强(参考部分企业给清北复交浙的研究生单独高薪,如2021届秋招的oppo公司等),这其中,清北的牌子又是最能打的(国内对清北的推崇),当然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的牌子已经足够高了(复旦的ic设计是复旦的王牌专业),在这个级别里个体差异大于学校牌子差距。因此,针对学生就业排名,我的个人意见是:

第一档:清华、北大、复旦

第二档:上海交大、浙大

第三档:东南、中科院、成电、西电

第四档:其他中流及以上985院校(需要排除如中国人民大学等文科类985院校,此处的中流指的是中坚九校)

其中第一档和第二档差距不大,第三档和第四档差距也不大,第二档和第三档差距更大一些。

两电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太多,导致生源难以保证,中科院的学术实力无可挑剔,但就业来说确实一般。至于东南,个人觉得还是明显弱于清北复交浙的,所以也放在了第三档。但有一个问题是,比如南大、中科大、华科、哈工大、西安交大、天津大学等985院校,虽没有纳入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但因其学校牌子的效应,微电子研究生的就业也不错,至少我觉得不比两电差,所以第三档和第四档也没有很明确的区分,总体差别并不大。

如果是科研学术排名,那么个人觉得可以参考历年ISSCC(集成电路设计的顶级会议,有ic设计的奥林匹克之称)各大院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四五年之前,复旦大学的ISSCC发表数量领跑大陆院校,但随后几年清华大学大有追赶之势,到最新的2021年(如图为2021年ISSCC大陆各院校录用数量统计),清华大学中了6篇ISSCC,数量之多令人瞠目。同样,作为传统认为器件第一的北京大学在2021年也中了4篇ISSCC(大陆第二,仅次于清华)。北京大学在IEDM(微电子器件领域的顶级会议)上领跑全国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这两年在ISSCC上也开始展露头角,确实令人意外。个人感觉北京大学毕竟作为院校代码001,其新工科专业(计算机、微电子等)必然是很强的。复旦大学在2021年的ISSCC上没有斩获,但并不代表复旦大学的ic设计不如清北,个人觉得复旦大学的ic设计科研项目和老师数量是超过清北总和的(举一个例子,集成电路的eda方向国内可能仅有复旦大学有专门的研究老师,这说明复旦大学的ic设计规模很广,成果也很多)。除了以上三所院校外,其他学校在isscc上零零散散也中过几篇,如上海交大、成电、浙大、中科院、东南、中科大、西安交大、天大等。因此,针对科研学术排名,我的个人意见是:

第一档:清华、复旦、北大

第二档:上海交大、浙大、成电、中科院、东南

第三档:中科大、西安交大、天大

第四档:其他尚未中过ISSCC的院校

(顺带说一句,九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目前就西电还没中过ISSCC)

好了,回答完毕。这种回答必然会得罪某些群体(比如某某院校看见自己母校排名过低或者未上榜单),所以本回答只是个人意见,杠精们只要杠就是你对,最后还是匿了吧!

最后的最后,有相关ic设计方向的考研/保研院校选择、工作方向选择等问题可以评论回复我,简单的问题我会直接回复,复杂一点的也可留下微信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