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艺人”发现尖叫瓶盖和味全的瓶口口径一致,一通操作之后得到了厨房里的调料瓶。
尖叫饮料瓶盖采用十字阀出水口和翻盖设计,需要挤压才能出水,小吃摊摊主“花式加料”,靠的就是它的尖嘴设计,能更好地控制用量。
味全每日C果汁的瓶身柔软,两边甚至还标有刻度,做调料瓶能清晰看出内容物余量。
这个自制的调料瓶很好用,但它真的安全吗?
瓶盖和瓶身上同样的“小三角”意味着二者都是聚丙烯(PP)材质的塑料。
聚丙烯(PP,全称Polypropylene)是一种热塑性塑料[1]。
PP塑料透明度高,用来装饮料能直观地看出余量和性状;韧性强,可以挤压塑形成各种产品[1];还具有耐热性、耐化学性,低密度赋予它轻自重,高硬度使它抗冲击,不易破裂[2]。
但既然是塑料,就不可避免地会老化,产生有害物质迁移至所接触的食物中,再随之进入人体[6]。
一项2019年的研究表明,PP塑料微粒会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并对部分细胞产生毒性,甚至引起过敏、溶血等急性反应,长期积聚在人体内会潜在危害健康[7]。
为了尽可能减小塑料对食物的影响,塑料瓶制成出厂时,会针对原装内容物做迁移性测试,测算出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所有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8]。
食品的结构、余量、酸碱性,食品和包装材料的接触时间、温度等都可能影响迁移性测试的结果。
通过测试,食品包装生产商可以验证:包装材料不会影响食品成分;二者长期接触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
在迁移性测试时,为了接近真实地反映食品接触材料向食品中迁移成分的含量,会使用与所测样品有典型共性的食品模拟物作为测试介质[10]。
味全果汁的配料表中是水和富含有机酸的100%浓缩果汁,橙汁、杨梅汁、葡萄汁等多数口味的果汁属于酸性食品,主要使用乙醇和乙酸作为食品模拟物[10]。
食用油则是油脂食品,玉米油、橄榄油等植物油是常用的模拟物,也可以使用化学溶剂替代[8][10]。
用来装水和果汁的塑料瓶,可不会为了装油、醋等调料而专门调整迁移性测试的配方。
常见的大桶食用油一般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材质的塑料作包装,其阻气性和耐油性不错,但耐热性不如PP材质,温度越高,迁移至食品的有害物越多。
因此,虽然这种材料能通过测试,但还是不能长期将塑料包装食用油放在灶台边。
专门用于装食用油的玻璃、金属材质油壶,一般会进行三次迁移性测试,以末次结果为合规性判定依据[10],通过测试的专用油壶更有安全保障。
玻璃是油壶的常见材质之一,稳定的化学特性令它抗腐蚀,但是自重大,有的玻璃在温差较大时还容易碎裂[12][13]。瓶身外的油渍长期不清洗会氧化酸败[11],提起滑腻腻的把手,如果不小心手滑,那可真是“火上浇油”了。
金属油壶的材质主要是食品级不锈钢,不会被油腐蚀,也比玻璃材质更耐摔[14],但不透明是它的致命缺点,价格也相对较高。
自制“尖叫+味全”油壶虽然成本极低,但瓶盖与瓶身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缝隙,廉价的塑料长期使用会对食物产生影响,从而给了空气和有害物质以可乘之机。
当自己在家学小吃摊摊主“大展身手”时,如果不想挤完调料试吃一口才发现味道不对,还是趁早换成密闭性好的专用油壶吧。
撰文:阿娃
图片编辑:阿娃
审核编辑:一霄
内容编辑:懒羊羊
参考文献
[1]Andrady,A. L., & Neal, M. A. (2009). Applications and societal benefitsof plastic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364(1526), 1977–1984.
[2]Maddah, H. A. (2016). Polypropylene as a promising plastic A review. Am. J. Polym. Sci, 6(1), 1-11.
[3]M.mlima, r monteiro. (2001). Characterisation and Thermal Behaviour of aBorosilicate Glass. Thermochimica Acta, 69–74.
[4]李继鸿.(2019).塑料材质对食品包装产品的安全性能影响分析.塑料工业(02),153-156.
[5]周正华,戴建平.(2001).我国PET瓶的生产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合成技术及应用(03),21-25.
[6]戴宏民,戴佩华&周均.(2009).食品包装材料的迁移及安全壁垒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1),40-48.
[7]Hwang, J., Choi, D., Han, S., Choi, J., & Hong, J. (2019). An assessment of the toxicity of polypropylene microplastics in human derived cell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1-2016.
[9]Limm, W., & Hollifield, H. C. (1995).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mixing on polymer adjuvant migration to corn oil and water.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12(4), 609–624.
[10]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GB 31604.1-2015.
[11]徐洪宇.(2021).植物油脂氧化及其氧化稳定性的研究.食品安全导刊(33),177-179.
[12]王倩,应浩&韩高荣.(2006).高硼硅玻璃的复合澄清剂研究.玻璃(01),6-10.
[13]石王涛,袁杰,郭琳&蒋伟忠.(2018).几种餐饮具用耐热玻璃的性能比较分析.玻璃与搪瓷(02),5-7+15.
[14]白晨,叶垚鑫,朱津亮,司晓晶,张路遥&黄玥.(2023).食品级不锈钢的合金元素含量、迁移量测定.食品工业(02),32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