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一难度在什么程度?

关注者
116
被浏览
492,452

14 个回答

考研数学,这里指的是试卷总分为150分的数学。从2009年开始,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专业,数学考试分为三个卷种,即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对不同卷种的考试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如何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系统的学习计划和持续的学习时间。这份详细的复习规划是专门针对考试数学试卷(一)的同学制定的。

首先,我们简要地了解一下试卷: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各卷种试卷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四)试卷题型结构

由于各个卷种的具体考试内容不完全一致,其中数学(二)不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而数学(一)包含的内容最多,几乎涵盖数学(二)和数学(三)的所有内容,因此最具有代表性。自2009年四个卷种变为三个卷种后,数学考试大纲在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有极个别的翻译词句和标点符号上的变动,如将“克莱姆(Cramer)法则”改为“克拉默(Cramer)法则”。现在以数学(一)为例,就复习资料,复习时间,复习内容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规划。

复习备考不能盲目,要有标准。考研复习的“指挥棒”是什么呢?显而易见是每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大纲规定了考试的性质、考查目标、试卷分类、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明确告诉考生哪些是要考的,哪些是不考的,当然不需要复习准备。所以,每一个参加考试的考生都要有一本考试大纲。因此我们要知道考研数(一)究竟有哪些考点,有多少个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数学(一)共计包括226个考点,其中高等数学124个、线性代数48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4个 ,考点数量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近10年数学(一)试卷的题型结构分布如下表所示:

数学(一)的考试内容最多,难度最大。高等数学中,除常规的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更有线面积分和无穷级数,既是难点,更是重点。从最近十年的真题来看,除2011年和2013年两年外,其余年份至少有一个关于线面积分的解答题,特别是2016年,考了两个解答题。线面积分主要围绕三个公式:格林公式、高斯公式和斯托克斯公式展开,往往需要补线补面,并涉及方向,而这就要求同学们掌握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此外无穷级数也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除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外,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6年分别考了一道解答题,其中2013年结合常微分方程考查。线性代数的两个解答题主要围绕线性方程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两个内容展开。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和参数的点估计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出解答题的两个方向,偶尔也会考查别的知识,如2009年的第20题考的是古典概型。

明确了考试内容,在复习资料的选取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从整个复习过程来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强化提高阶段和冲刺模拟阶段

注:所用教材如下表:

1.基础复习阶段

以考试大纲为参考,掌握大纲要求的基本考点,理解重要的概念,会用基本的方法解决问题。数学考试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立足于教材,这是复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虽然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但整张数学试卷以中低档题为主,占80%左右,也就是120分。以2017年的解答题为例,第15题考查的是半具体半抽象的二元函数的偏导数(实质是一元函数的导数),16题考查的是定积分的定义,17题涉及的是隐函数的极值等等。这些题涉及的表达式并不复杂,甚至比教材上的更简单。如16题的表达式为:

而高等数学的总复习题五有两个表达式:

它们与真题的复杂程度,同学们可自行比较。近十年的平均分大致维持在60分到80分之间,而理工类的国家线一般不超过60分,08年的国家线稍微高一些。如果能将这一部分题做好,无论是单科分数,还是总成绩,对大部分同学而言,已经绰绰有余。

这个阶段总的复习要求是注重基础。看教材时尽可能地了解和理解知识脉络,特别是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性话语,尽量不要去做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具体来说,首先将三门课程的教材系统地复习一遍:教材上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看一遍,章节后的习题一题一题地认真做一遍。同学们请注意,摘抄习题,将做题的过程(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完完整整地写出来!以高等数学为例:《高等数学》上下两册共七百页的内容(去掉部分不考的内容,实际上只有六百页左右),花费两个月的时间看完;《线性代数》一个月时间,看到第五章就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是一个月时间,看到第八章就可以(实际上第八章的内容就1998年考过一次,同学们可酌情考虑是否学习)。根据时间的分配,大致计算出一天需要看完的页数。以高等数学为例,两个月看完七百页内容,平均一天12页。考虑到时间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若干页。当然,部分章节或简单或艰深,酌情处理即可。另外,根据同学们的基础,可适当延长或压缩复习时间。每本书可有一个星期的摆动,因此这个阶段的复习时间是3到5个月,平均每天花费4到6个小时。总的原则是,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同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同学们一定要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里的独立性这个概念:身边其他人复习的快慢好坏,跟自己没有关系哦。

2.强化提高阶段

对各个科目建立一个系统的框架,以高等数学为例,掌握重点(一元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可导性、可积性,二元函数的偏导性、可微性、高阶偏导,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和微分方程),突破难点(线面积分、无穷级数等等),熟练掌握重要公式、方法、技巧等等。

3.冲刺模拟阶段

通过大量做题来掌握解题技巧,查漏补缺,注意题型和方法的总结。此阶段分两步走:一是真题,二是模拟题。首先是做真题,最近15年的真题。 模拟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改分、评价和总结,提高解题速度和计算能力 ;通过模拟题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下表给出的考点是容易忽视的考点,请同学们多多注意。寻找错误的原因,回归到最基本的概念,力求完全理解,最终走向考场。

谢邀回答,先回答题主的问题,难度就是你随便复习复习去考试,150分满分连一半分都考不到的难度!!!

不少考研的同学们都倒在了这。正所谓得数学者得考研,同理,数学又是准备充分者用来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科目,而数学一的高难度一直让人望而却步,与其害怕它,不如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来战胜它。接下来我用给大家整理下数一的难度和宏观复习方法。

一.你们想要的往年数据对比

考研数学满分150分,我们可以从考生的平均分和国家线来进行对比表如下:

截止18年的数学平均分和国家线

通过上表,大家可以看到,近5年来,数一数二数三大家的平均分在70分左右。满分150分,还不到50%。尤其是数学一,平均分是最低的。当然,考研首先是一场选拔性考试,不能单纯看考试分数,而更看重排名。那么我们来看下,大家的成绩分布如何呢?

通过上图,大家可以看到,考研数学一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并且成绩较为分散,平均成绩在60-75分,和之前统计的平均分是一致的。只有不到22%的人考试分数在90分以上。那么,考研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之间对比,哪科简单一些呢?我们无法从上述成绩中作对比,因为考试人群和考试的真题不一样。一般来说,考研数学一较难,理工科类学生考数学一。数学二降低一个难度,专硕和轻工纺织化工类考生考数学二。数学三对比最简单,经管类考生,学硕和专硕均考数学三。

二.我所看到的近几年考研数学发展趋势


1.计算量大
近年来考研数学已经有了计算量变大的趋势,但在2016、2018,20年尤其是18考研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
有一道线性代数的解答题,这道题的第二问考察的是矩阵方程,往年考察的都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今年考察把等式右边的列向量换成了一个三阶矩阵,求解方法本质上没有改变,但运算量相当于大了两倍。
在其他题目上诸如级数求和的选择题、不定积分的解答以及条件极值问题等等都有着相当的计算量。
2.重基础、重应用
注重对基础的考察是考研数学30余年来未曾改变的主旋律,这句即使放在今年的试题上来说也是合适的。
20考研数学依然有110分左右的分值是基础知识的考察,同学之所以感觉非常难是因为剩下30~40分的题比较偏,这些题目的区分度不如之前年份,只把最好的学生区分出来了,同时这些题目的出现又使得同学们心态失衡,在做基础题目时心虚而失分。

另外一点是近些年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数学应用题,应用题包括几何应用、物理应用、经济应用。应用背景的题目,试题所考察的条件极值这个知识点本身不存在任何难度,但这道题的难度首先是在于要把应用问题抽象成数学语言,其次是有一定的运算量,此外导数的几何应用也是每年必考题型。

三、21考研数学复习我们该怎么办?


1、不要放过考纲上的任何一个知识点
在近几年高密度的考察了一些偏、冷知识点后,所有同学都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此前没考过或考察的极少的知识点今年也同样不会出现,一旦出现,即使只是一个4分小题,它对你意味着也绝不仅仅是4分,更多的是心态,心态一旦失衡,就是大面积的丢分。
超低频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放在考前一两个月进行。
2、不要眼高手低
除非是你一眼就能看出标准答案的题目,否则所有数学题都希望大家能动手去做,从基础阶段就要扎扎实实练好计算,争取会做的就一定要能做对,并且做得快。
3、基础一定要扎实
很多同学喜欢偷懒取巧,直接从刷题开始,依靠着教辅资料或者是老师总结的一些固定题型的解题套路,希望能在考场上取得不错的分数,但这几乎行不通(除非你遇上17年数一、数二的难度),因此基础阶段对教材的复习万万不能丢。
考研数学每年都在变化,根据历年考研的人数来看这个还是很好理解的。那么2021年的考研数学的指向应该还是会重基础和计算量继续加大,毕竟考研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需要选拔高级人才。

第一.数学在基础复习的时候不要想什么考什么不考,早点准备,过课本的时候都要面面俱到。
第二.不要用试题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因为试题在你做其他题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一些。
第三.一定要多做模拟试题,给模拟试题留充足的时间,免得在考场上自己不适应。


更新:最近我会针对数学的复习时间安排出一篇专栏,对数学复习还不是很清晰的同学~建议可以蹲一下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