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很多老实人觉得自己 能力 强、 工作态度 也好,理应得到 领导 的重视,很快升职加薪。可实际上,领导却往往不喜欢提拔他们,频频让他们的想当然落空。

在我还是职场小白时,也常常为这种现象感到 焦虑 ,因为我也是个“老实人”。

还好我算比较幸运,可能是 技术 能力不错,也可能是胆子大敢挑担子,一路稀里糊涂地发展的还不错。

直到我做了 管理 之后,才开始主动地去思考什么样的人在职场能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开始观察身边各位同事的发展,验证我的思考。

我曾经 工作 过的一家 公司 ,部门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小魏,比我小七八岁,话不多,再加上负责的具体业务不同,同为内敛理工男,我们平时比较少打交道。

小魏成功地引起我的 注意 是因为他来公司不到3年,连升了两级,期间也换了 项目 ,换了直属领导,但是都没有妨碍他升职。

要知道在我们公司,通常是3年升一级,慢的也有熬上5年才升职的。如果有人两年升一级,都要走特批打 报告 。小魏不温不火,不爱说话,也没听说他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靠什么升职呢?

公司是滋生八卦最好的地方,慢慢地就有坊间传言,别看小魏平时不爱吭声,私下里特别会讨 领导 喜欢,说他是“扮猪吃老虎”。

后来我做了 经理 ,小魏被调到我的组。有一次我们做新的技术选型,因为有一个因素没考虑到,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大 老板 通知 我们中午开会研究对策。我心里着急,因为出现的问题刚好是我的 技术 盲点,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应对之策。

我把小魏叫到了 会议 室,他最近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跟他讲了具体的问题,并问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说实话我最初没有报什么希望,因为以往项目遇到问题开会讨论,大家都是低着头不吭声。

令我惊讶的是,平时不爱讲话的小魏,拿着笔在白板上推演了一番之后,迅速形成了3个方案。平心而论,他的3个方案都不能完美解决技术问题,但他逐个分析了当前、近一个月和接下来三个月,我们分别可以怎么做,每个方案存在哪些 风险 ,以及风险是否在我们可承受范围内。

我是一个在技术上比较执着、追求完 美的 人,如果是我个人来思考这个问题,一定是想着怎么彻底解决。但那一刻,我被他说服了,他的方案虽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却能 保证项目 继续向前推进,逐步降低问题带来的风险。

讲完三个方案,小魏又主动问我:“要不要我写封邮件,把这些方案总结一下,在开会前先发给老大?”

我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说:“好!”

看着眼前这个比我小八岁的年轻人,我觉得在职 上他比我成熟。

从那儿以后,小魏就成了我的左膀右臂,他总是在 项目 比较困难的时刻能给到我支持。后来组里有了 晋升 的名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魏,也明白了为什么,无论到哪个项目组,换哪位 领导 ,小魏都能快速晋升的原因。

讲完了小魏,再讲讲老张,老张大概就是大家嘴里的那个“老实人”。 技术 能力 还不错, 工作 勤勤恳恳,让 加班 就加班,调岗什么的也都没 意见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只是老张的 职级 工龄 不太匹配,他在组里年龄最大,职级却和一些入职三年的小同事一样。我对这种情况也比较纳闷儿。

你知道的,后来我升了 经理 ,老张也就变成了我的下属。

有一次,项目开始做新版本,我有意锻炼一下老张,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我给老张分了一个比较重要又相对独立的模块,经过 沟通 ,老张表示三周时间可以搞定。

老张 性格 内敛,很少主动找我沟通。好在我们有每日例会,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进度,都在可控 态。

三周到了,老张很准时,告诉我:“老大,东西完成了,你要不要看一看”。

我心想老张还是很靠谱的,定了个 会议 室,准备跟他一起复审一下。

谁知,老张讲了10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前段时间,组里同事发现了一个底层的 Bug ,这个Bug虽然轻易不会影响到 产品 的运行,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就很严重。因此该同事对底层做了一些改动,为此开发 Lead 还专门 组织 了几次讨论,去查看这个改动是否会对其他人负责的模块产生影响。

从老张现在的实现来看,他八成是没有考虑到那个底层的改动对他的 逻辑 是有影响的。

我当 指出了这一点,老张思考了两分钟,脸色变了,说:“那我现在写得这些不能用了,得改!”

“大概要多久才能改好?”我问。

“至少一周”。

听老张这么说,我心里的怒火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之前关于那个Bug的改动,你知道吗?”

“知道。”

“Lead组织的讨论,你参加了吗?”

“没有……”

“为什么不参加?”

“大家在例会上讨论Bug我听了,判断了一下 应该 跟我的模块没啥关系。主要是我这儿的任务太紧张了,每天都 加班 加点儿的。压力太大,讨论的很多都跟我没关系,我想省下时间来好按时完成任务!”

老张的话让我反思了自己的 管理模式 ,也有不妥之处。但同时,我也明白了勤勤恳恳, 技术 也不错的老张,为什么在职场这么多年却升迁地很慢。

他对 工作 的理解还停留在学生时代“完成 作业 ”的 认知 水平上。被 分配 到一个任务,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才能“按时交作业”。你说他“作业” 质量 不好吧,单看他的 代码 ,写得还是很不错的;而且 工作态度 也很认真。但是他没有理解到,作为一名 员工 ,他的最大 价值 是为 企业 项目 解决问题;他也没有 认识 到,在一个团体中,他和大家是 利益 共同体,只有大家 协作 好了,他的努力才有意义。

对比小魏和老张两个人,我们可以看到,工作的重点不在“ 态度 ”,而在结果和价值。

你态度再好,没有解决问题,价值不到位,给上司添麻烦,那就很难获得青睐得到提拔。

你做事有好的结果,创造了应有的价值,态度就不那么重要了,有机会,就可能是你的,而如果你态度又到位,又能常常支持到上司,那被提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在工作中,是不是老实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创造价值,有没有取得好结果。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BA智库立场。

中,很多老实人觉得自己 能力 强、 工作态度 也好,理应得到 领导 的重视,很快升职加薪。可实际上,领导却往往不喜欢提拔他们,频频让他们的想当然落空。

在我还是职场小白时,也常常为这种现象感到 焦虑 ,因为我也是个“老实人”。

还好我算比较幸运,可能是 技术 能力不错,也可能是胆子大敢挑担子,一路稀里糊涂地发展的还不错。

直到我做了 管理 之后,才开始主动地去思考什么样的人在职场能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开始观察身边各位同事的发展,验证我的思考。

我曾经 工作 过的一家 公司 ,部门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小魏,比我小七八岁,话不多,再加上负责的具体业务不同,同为内敛理工男,我们平时比较少打交道。

小魏成功地引起我的 注意 是因为他来公司不到3年,连升了两级,期间也换了 项目 ,换了直属领导,但是都没有妨碍他升职。

要知道在我们公司,通常是3年升一级,慢的也有熬上5年才升职的。如果有人两年升一级,都要走特批打 报告 。小魏不温不火,不爱说话,也没听说他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靠什么升职呢?

公司是滋生八卦最好的地方,慢慢地就有坊间传言,别看小魏平时不爱吭声,私下里特别会讨 领导 喜欢,说他是“扮猪吃老虎”。

后来我做了 经理 ,小魏被调到我的组。有一次我们做新的技术选型,因为有一个因素没考虑到,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大 老板 通知 我们中午开会研究对策。我心里着急,因为出现的问题刚好是我的 技术 盲点,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应对之策。

我把小魏叫到了 会议 室,他最近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技术,跟他讲了具体的问题,并问他有没有什么想法?

说实话我最初没有报什么希望,因为以往项目遇到问题开会讨论,大家都是低着头不吭声。

令我惊讶的是,平时不爱讲话的小魏,拿着笔在白板上推演了一番之后,迅速形成了3个方案。平心而论,他的3个方案都不能完美解决技术问题,但他逐个分析了当前、近一个月和接下来三个月,我们分别可以怎么做,每个方案存在哪些 风险 ,以及风险是否在我们可承受范围内。

我是一个在技术上比较执着、追求完 美的 人,如果是我个人来思考这个问题,一定是想着怎么彻底解决。但那一刻,我被他说服了,他的方案虽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却能 保证项目 继续向前推进,逐步降低问题带来的风险。

讲完三个方案,小魏又主动问我:“要不要我写封邮件,把这些方案总结一下,在开会前先发给老大?”

我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说:“好!”

看着眼前这个比我小八岁的年轻人,我觉得在职 上他比我成熟。

从那儿以后,小魏就成了我的左膀右臂,他总是在 项目 比较困难的时刻能给到我支持。后来组里有了 晋升 的名额,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魏,也明白了为什么,无论到哪个项目组,换哪位 领导 ,小魏都能快速晋升的原因。

讲完了小魏,再讲讲老张,老张大概就是大家嘴里的那个“老实人”。 技术 能力 还不错, 工作 勤勤恳恳,让 加班 就加班,调岗什么的也都没 意见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只是老张的 职级 工龄 不太匹配,他在组里年龄最大,职级却和一些入职三年的小同事一样。我对这种情况也比较纳闷儿。

你知道的,后来我升了 经理 ,老张也就变成了我的下属。

有一次,项目开始做新版本,我有意锻炼一下老张,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我给老张分了一个比较重要又相对独立的模块,经过 沟通 ,老张表示三周时间可以搞定。

老张 性格 内敛,很少主动找我沟通。好在我们有每日例会,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进度,都在可控 态。

三周到了,老张很准时,告诉我:“老大,东西完成了,你要不要看一看”。

我心想老张还是很靠谱的,定了个 会议 室,准备跟他一起复审一下。

谁知,老张讲了10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前段时间,组里同事发现了一个底层的 Bug ,这个Bug虽然轻易不会影响到 产品 的运行,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就很严重。因此该同事对底层做了一些改动,为此开发 Lead 还专门 组织 了几次讨论,去查看这个改动是否会对其他人负责的模块产生影响。

从老张现在的实现来看,他八成是没有考虑到那个底层的改动对他的 逻辑 是有影响的。

我当 指出了这一点,老张思考了两分钟,脸色变了,说:“那我现在写得这些不能用了,得改!”

“大概要多久才能改好?”我问。

“至少一周”。

听老张这么说,我心里的怒火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之前关于那个Bug的改动,你知道吗?”

“知道。”

“Lead组织的讨论,你参加了吗?”

“没有……”

“为什么不参加?”

“大家在例会上讨论Bug我听了,判断了一下 应该 跟我的模块没啥关系。主要是我这儿的任务太紧张了,每天都 加班 加点儿的。压力太大,讨论的很多都跟我没关系,我想省下时间来好按时完成任务!”

老张的话让我反思了自己的 管理模式 ,也有不妥之处。但同时,我也明白了勤勤恳恳, 技术 也不错的老张,为什么在职场这么多年却升迁地很慢。

他对 工作 的理解还停留在学生时代“完成 作业 ”的 认知 水平上。被 分配 到一个任务,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才能“按时交作业”。你说他“作业” 质量 不好吧,单看他的 代码 ,写得还是很不错的;而且 工作态度 也很认真。但是他没有理解到,作为一名 员工 ,他的最大 价值 是为 企业 项目 解决问题;他也没有 认识 到,在一个团体中,他和大家是 利益 共同体,只有大家 协作 好了,他的努力才有意义。

对比小魏和老张两个人,我们可以看到,工作的重点不在“ 态度 ”,而在结果和价值。

你态度再好,没有解决问题,价值不到位,给上司添麻烦,那就很难获得青睐得到提拔。

你做事有好的结果,创造了应有的价值,态度就不那么重要了,有机会,就可能是你的,而如果你态度又到位,又能常常支持到上司,那被提拔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在工作中,是不是老实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创造价值,有没有取得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