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时指出,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高校、给高校师生回信,明确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高校作为“高精尖缺”人才的供给高地,在解决重大关键问题、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高质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高校应通过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体现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在三者融合汇聚、协同发展中发挥枢纽作用。必须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度融入科技发展前沿,主动布局与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加快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升级,凝炼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科发展方向。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间的强强联合、深度交叉,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优势是我国发展的重大优势,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创新创业创造潜能。高水平科技创新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不断完善科研引领式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学生深入科研一线,引导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前沿和基础学科前沿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批判性思维和前沿探索能力,提升创新实践素养。着眼于培育“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培养能够掌握和推动关键技术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持续探索“学科—大平台—大任务—拔尖人才培养”行列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不断优化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培育博专统一、知行合一的未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创新企业家。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评价是导向,更是牵引。高等教育评价现存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原始创新与颠覆式创新所需的主动反思力与自主判断力。必须在评价改革中突出“创新”的引领地位,进一步推进多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评价改革,形成基于充分数据资料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促进新的评价理念与模式更加有效地识别和激励人才。面向国家战略目标高效率配置资源,营造开放创新的科研生态,推动教学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服务国家、放眼全球,搭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国际化体系,培育国际化办学生态。构建多元立体的全球学术网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积极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跨国企业的合作关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利用全球选才育才的优势,引进国际顶尖科研人才,组建国际化的研究团队,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新区域新领域。构建一流的境外创新中心,打造“环球学习场所”,形成支撑国家发展的人才、前沿科技、先进产业等全球反哺系统。研究制定跨境科教协同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建设重要科学平台,促进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和重大科技协同攻关,加快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二、推进基础研究,发挥好科技创新战略性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高校应深刻认识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更好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化高水平自由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自由探索式研究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人类智力活动,也是不确定性最强的研究路径。允许自由探索、宽容失败,让科学家敢于开展周期长、风险高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才有希望。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给予科研工作者充分的自主权和试错空间,鼓励自由探索,挑战科学“无人区”,营造宽松、开放、包容性强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文化。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凝炼“科学第一性”问题,加强基础研究科学前瞻性布局与超前谋划,催生新思想新发现,获得新知识,建立新理论。

强化有组织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当前,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科技成果全链条转化的系统性特征愈发显著。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系统布局与超前谋划,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导向推动科研创新引领,注重与国家重大专项衔接,不断提高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大平台大科学装置建设,努力产出更多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积极抢占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积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科技领军企业、国家实验室协同发展新模式。

加快推进科研范式组织模式变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学研究的范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加强文理交叉、内外协同,形成跨院系、跨学科联合攻关机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优化科研成果及项目管理评价机制,构建以人为本的良好科研生态。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持续推进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打造基础研究“人才蓄水池”。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高水平人才引进工作“一把手工程”,有重点、有针对性引进和培育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青年人才、卓越工程师,为人才提供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形成一流人才方阵,支持人才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进一步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三、推进产学研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校作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应不断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通科技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取得显著成就,但一些学科之间缺乏融合和协调,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之间的结合、合作尚不够紧密。必须充分发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发平台的作用,在汇聚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积极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特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增强学术影响力、学科发展带动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政府主要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市场对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起筛选和导向作用。企业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加强与区域龙头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分级分类高效推进产业对接,建立活跃的“科研—产业”对话模式,拓展校企协同的广度和深度,建立“产学研资”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存量知识产权优质资产功能,赋予科研工作人员在知识产权等资产处置上更大自主权,打通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到高价值技术孵化全链条,打造优质创业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界的转移转化,通过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入股等方式设立科技企业。

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作用。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必须将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重要载体,聚焦先导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和重点方向,不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的功能。通过共建基础设施,在研发早期进行概念验证,在中期筛选高质量项目进行培育,在后期帮助企业孵化。设立专项资金,设置专门场地,支持师生的科研项目研发和实施,创造条件支持初创型企业,推动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发展。

持续推进高校产学研体制改革。产学研结合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必须聚焦“四个面向”,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完善产学研联合协同攻关体制机制。畅通学界—产业界—创投界资源流动,鼓励科技工作者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利用好科技金融在高校技术转移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与创投基金的优势互补,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部门及人才团队建设,对成果转化工作提供稳定性经费支持。做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效贯通,聚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卡点、断点,构建一流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创新成果转化和收益处置机制。

(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张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