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

[xù mù]
汉语词语
收藏
0 有用+1
0
本词条缺少 概述图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编辑 吧!
畜牧,是指采用畜、禽等已经被我们人类人工饲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 水獭 鹌鹑 野生动物 的生理 机能 ,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 牧草 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 山羊绒 、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 生产过程 。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 物质交换 的极重要环节。畜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 农业生产 的两大支柱。 畜牧学 是研究 家畜育种 、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 经营管理 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中文名
畜牧
外文名
Animal husbandry
基本解释
放养
出    处
《史记·韩长孺列传》

词语信息

详细解释

《史记·列传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未至 马邑 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於野,不见一人。” [1] 《宋书·索虏传》:“芮芮此春因其来掠,掩袭巢窟,种落畜牧,所亡太半。”宋苏舜钦《杜谊孝子传》:“水又至,并山之民,居庐田墓畜牧漂坏者众。”明 刘基 《二鬼》:“虎狼妨畜牧,必遏其孕孳。”
二、放养牲畜。
史记·平准书 》:“ 新秦中 或千里无亭徼,於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 新唐书 ·南蛮传下·昆明》:“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 东周列国志 》第四回:“ 皋陶 伯翳 ,佐大禹治水,烈山焚泽,驱逐猛兽,以功 赐姓 曰嬴,为舜主畜牧之事。伯翳生二子,若木、 大廉 。若木封国于徐,夏商以来,世为诸侯。” 清 万寿祺 《登云龙山》诗:“北枕荒城仍畜牧,东临野水见渔蓑。”

类型

主要包括猪、牛、羊、马、驴、骡、鸡、鸭、鹅、兔、蜂、骆驼、 梅花鹿 孔雀 等家畜家禽饲养,和鹿、貂、麝、 水獭 等野生 经济动物 驯养。这个过程不但为纺织、食品、制药、油脂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故搞好畜牧生产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出口物资,增强 民族团结 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畜牧的条件是:自然条件适宜,即光、热、水、土适合各类 牧草 和牲畜的 生长发育 草场面积 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即 生产潜力 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
畜牧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区畜牧、农区畜牧和城郊畜牧。

作用

1、提供肉、奶、蛋等 动物性食品
2、为工业提供羊毛、 山羊绒 、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
3、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
4、促进畜牧 投入品 工业和畜产品 加工业 的发展,增加 劳动就业 机会。
5、为农作物生产提供 有机肥料
6、增加农民收入。
7、为农业和 交通运输业 提供 畜力
肉羊饲养
畜牧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表现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业,即所谓“后院畜牧业”。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在某些部门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 蛋鸡 业、 肉鸡 业、奶牛业、肉牛业、 养猪业 等。
中国的畜牧在经历了40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0年,畜牧业产值占 农业总产值 的比重按 当年价格 计算已达到26.6%。随着相对独立的畜牧业产业的出现,又开始分化出一个强大的 工业部门 ,就是为畜牧业及生产服务的各种畜牧业投入工业,包括机器、设备、兽药、 配合饲料 等的生产,以及各种畜牧业产品的加工业,如肉类加工业、奶品加工业等。因此,广义的畜牧业还常常包括为其服务的 农工联合企业 ,如各种种畜禽公司、牧工商 联合公司 、配合饲料公司等。
世界上许多 发达国家 ,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 人口密度 如何,畜牧业都很发达。除日本外,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为60%,英国为70%, 北欧 一些国家为80%-90%。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畜牧生产增长速度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但畜牧业的人均产量或产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途径包括:因地制宜地调整畜牧业结构,开辟饲料来源,改良畜种,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提高单位家畜的生产力,增殖家畜数量。

农区畜牧

畜牧散养
农区 舍饲 为主的畜牧业称 农区畜牧业 ,特点是:
1、以耗粮型畜牧业为主。
家畜种类主要是消耗粮食较多的猪、 家禽 役畜 山羊 等,饲料来源是农产品、饲料粮、秸秆和野草、 野菜 等,并利用山坡和零星草地放牧。
2、兼用型畜牧业比较发达。
乳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的养牛业、养马业和养驴业等。
3、以舍饲为主。
除了在农作物收获后进行短期茬地放牧外,其余时间均在 畜舍 内进行人工饲养。
4、饲料费用所占比重较高。
一般占畜牧费的65%以上。能充分实现农牧结合,经营管理较为细致,生产水平较高。经营方式主要是农家副业,还有 国营牧场 和畜牧 专业户 。农区畜牧业仍是中国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牧区畜牧

在草原和荒漠地区,以放牧为主的 畜牧业 称牧区畜牧业, 家畜 主要是草食动物。特点是:
1、经营管理粗放。
2、农牧结合不密切。
3、饲草供应 季节性 波动大。
4、易受 灾害性天气 的威胁。
5、 家畜生产力 低而不均衡。
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天然草场;重点进行 草原建设 和其他建设,如开发水源,贮草备料,改善牧业 生产条件 ;调整 畜群结构 ,发展 季节性生产 ,如羔羊当年屠宰、肉牛早期育肥屠宰,扬夏饱秋肥之长、避冬瘦 春乏 之短;农、林、牧结合发展;采取 适用技术 ,加速技术改造等。

草地畜牧

利用草地直接 放牧牲畜 ,或将草地作为饲草刈割地以饲养 牲畜 的畜牧业即草地畜牧业。中国草地从 植物群落 着生的性质,可分为 天然草地 人工草地 、半人工草地三类;从草地分布情况,可分为北方草场和南方草山草坡两类。中国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是: 草地资源 退化,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除 经营方式 不够先进外,也与这些地区 自然条件 较差有关。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途径是: 改良草地 ,有条件的地方扩大人工种草,建设牲畜棚圈,加强 服务体系 建设,改革不合理的流通体制。
依据 畜牧业区划 的分区原则与指标,在充分考虑 饲料资源 自然环境 、饲养技术、 社会需要 、民族习惯、生产特点等地区差异的基础上,中国畜牧业划分为七个畜牧业地域类型区: 青藏高原区 、蒙新高原区、 黄土 高原区、西南山地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东海区,并分区概述畜牧业资源、畜牧业发展条件和主要问题,提出各区畜牧业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

生产形式

一、 奶业 生产——形势严峻,亟待深化改革和服务
虽然在奶价 双轨制 的保护下,我省奶业运行较为平稳,但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养殖效益 有所下滑, 产业发展 压力较大,奶业 增长速度 放缓。但在高端产品 需求量 日趋旺盛的形势下,今后一个时期,预计规模牧场建设势头不会减弱,我省奶业将由数量扩张型逐步向 质量效益 方向转变, 产业素质 将逐步提高。
二、生猪生产——低效、低速,相对稳定
2012年,我省 生猪价格 和效益持续低迷,但始终保持在 盈亏平衡点 之上,产业基础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发展后势依然充足。今后一个时期,生猪供给仍然充足,预计价格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生猪价格仍将在较低水平震荡运行,有所回升,生猪生产将在微利中平稳运行。
三、牛羊生产——基础不稳
受能繁 母牛 饲养效益低、农户大面积退出以及草原封育、肉羊舍饲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等因素影响,肉牛肉羊价格持续走高,但基础母牛存栏仍呈下滑趋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亟待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引导扶持。
四、蛋肉鸡生产——受 供求关系 影响大幅波动
虽然全年蛋禽生产波动较大,但由于禽类 生产周期 短、恢复快,从全年来,我省蛋肉鸡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鸡蛋价格 已接近同期水平,预计蛋鸡生产亏损可能性不大,养殖利润较为合理,不会有这么大的波动。 [2]

畜牧学

研究 家畜育种 、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畜牧 经营管理 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大体包括基础理论和各论两部分,前者以家畜生理、生化、解剖、遗传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家畜 良种繁育 营养需要 、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等基本原理;后者在上列学科的基础上,分别研究牛、羊、猪、兔、禽等 畜禽 的具体饲养技术、饲料 生产技术 、畜产品深加工与产品开发技术,以及经营 管理方法 等。

埃及畜牧

牧场区一般在 滩涂 与沼泽,靠近 尼罗河 或运河,有的在 三角洲 地区。
人们能从陵墓的一些浮雕上看到牧民生活的场景,他们带着狗从一个牧场到另一个牧场,随身带着晚上可以摊开睡觉的 席垫 ,有时在草屋中准备一顿简单的饭或堆一堆篝火烧烤 飞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