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于1994年设立国内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06年,成立以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为主的物流学院;2010年设立国内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2012年成立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2013 年,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方向),招收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方向本科生。截止目前已毕业优秀学生90余名,50%进入美国等知名大学深造,近50%应聘于世界500强、中国行业领军企业等。

综合办学优质资源及扎实专业积累,我校于2019年成功获批供应链管理专业,成为北京市第一批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

§ 全链条知识体系 学生主要按照“采购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化知识结构接受全面供应链管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依托首都及城市副中心特色及学校、学院发展优势,突出采购、物流至质量管理的全链条办学特色。

§ 国际化办学条件 “3+2” 中德国际物流实验班,“2+2”中美国际物流精英班、“2+1+1”中日国际物流拓展班等成功模式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扎实基础;与美国罗德岛大学、德国乐哈克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实战型人才培养 依托国家级物流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实验实践性课程,有效提高学生供应链战略规划、运作优化等供应链实战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供应链管理基础、采购供应管理(双语)、物流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战略与风险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建模仿真分析、国际物流管理等

§ 标准学制: 4 年,学习年限3-6年

§ 专业代码: 120604T

§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符合学校学位授予相关规定。

§ 企业: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等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相关部门从事采购供应、物流管理,以及供应链战略规划、运营决策、运作执行等专业工作

§ 政府: 就职于政府、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从事供应链规划、政策制定、行业研究等工作

§ 深造: 选择前往我校国际合作院校或其他国外高校进行留学深,考取211、985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攻读学业

“...

(一)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供应链具有创新、协同、共赢、开放、绿色等特征,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深化社会分工、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有利于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机制,有利于建立覆盖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各环节的绿色产业体系。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供应链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促进产业跨界和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强从生产到消费等各环节的有效对接,降低企业经营和交易成本,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有利于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三)引领全球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推进供应链全球布局,加强与伙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我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地,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全球贸易新规则,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保障我国资源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
...”

~~~~~~~~~~~~~~~~~~~~~~~~~~~~~~~

§ 2017 年第一个本科供应链管理专业在武汉学院设立,2018年新增了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7所高校;2019年17所高校备案设置该专业。截至目前,共25所本科院校开设供应链管理专业。

§ 2020 年2月25日,供应链管理专业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供应链管理专业建设热度高涨。

~~~~~~~~~~~~~~~~~~~~~~~~~~~~~~~

§ 2017 年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供应链管理服务”正式成为新的行业。一个新兴的业态往往培育出新的职业。

§ 2020 年2月25日,人社部向社会发布了“供应链管理师”等16个新职业。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富河大街321号   邮编:101149

电话:89534018   学院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注“物流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