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里的西方历史,四个K代表四位伟大帝王,各个都来头不小!

扑克牌(法语:cartes à jouer ),在中国台湾、大陆简称扑克,直译为英美牌、法国牌,在香港称为啤牌,是英国、美国、华人圈等地最常使用的游戏牌牌具。


扑克牌的起源通常认为是由法国的塔罗牌演变而来,现今通行世界各地的扑克牌的标准是1813年法国政府发布的“官方设计”,包括扑克牌的尺寸、花色、人物头像等。扑克牌中的四种花色含义,一说是四种花色代表当时社会的四种主要行业,其中黑桃代表长矛,象征军人;梅花代表三叶花,象征农业;方片代表工匠使用的砖瓦;红桃代表红心,象征牧师。


另一说是这四种花色来源于欧洲古代占卜所用器物的图样,其中黑桃代表橄榄叶,象征和平;梅花为三叶草,意味着幸运;方片呈钻石形状,象征财富;而红桃为红心型,象征智慧和爱情。扑克牌中的四个K(King)则是欧洲历史上的著名君主。





扑克牌花色以法国的版本最为通行

四种花色分别为:

黑桃(piques,又名葵扇)

红心(cœurs,又名红桃)

梅花(trèfles,又名草花)

方块(carreaux,又名红砖、菱形、阶砖或方片)

扑克牌中的四王

红桃K:

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



查理曼(Charles Ier le Grand、Charlemagne),(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称“查理大帝”,是欧洲中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国的国王(768年—814年)。华语中流行的译名“查理曼大帝”是法文的错译,因为法文查理曼的“曼”字(法语:-magne)由拉丁语“伟大的”(拉丁语:magnus)演变而来,本身已含有“大帝”的意思。



查理曼是矮子丕平最年长的儿子,在768年丕平去世后继承王位,起初,查理曼与他的弟弟卡洛曼一世共同管治王国。卡洛曼一世在771年突然无故去世,令查理曼成为法兰克王国独一无二的统治者。他继续了父亲的倾向教皇的外交政策及成为教皇的保护国,将伦巴第人的势力驱逐出北意大利及领导入侵穆斯林的伊比利亚半岛。


他也攻击东方的撒克逊人,强迫他们皈依天主教,否则处决,他也参与了费尔登大屠杀的策划。【根据这一段史实,法国人创作出了著名的武功歌《罗兰之歌》(Chanson de Roland)】查理曼在800年的圣诞节受教宗李奥三世于罗马老圣伯多禄大殿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文明的启导者”,权力逹到了颠峰。



自罗马帝国以来,查理曼首度统一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为后世的法国、德国以及低地诸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奠下了基石。他在768年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及在774年取得意大利王国的国王头衔。自800年起,为罗马人的皇帝,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覆亡三个世纪后的首位受教宗认可的皇帝。其所建立的大法兰克被称为加洛林帝国。自此被称为“欧洲之父”(拉丁语:Pater Europae)。


查理曼的统治带动了卡洛林文艺复兴,是西方教会一段文学、艺术、宗教典籍、建筑、法律哲学的兴盛时期,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后世所有的神圣罗马皇帝、法国君主和德国君主都认为其王国是承自查理曼的帝国。



查理曼于814年去世,在任超过十三年。他被安葬于亚琛帝国自由领(帝国自由城市),该城现在处于德国境内。他在生时有四段婚姻及生有三位合法儿子,但只有幼子虔诚者路易存活下来继承他的帝国。


路易的三个儿子终于签署了凡尔登条约(843年),根据这项条约,法兰克帝国被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今日法国的部分地区构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国的一个广大地区;第三部分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一个横跨法德边界的宽阔地带。



黑桃K:

古犹太-以色列国王大卫


大卫( roi David )是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大卫乃“被爱的”、“蒙爱者”之意。他在位四十年;其中有七年六个月在希伯仑。大部分关于大卫的记载都出自《希伯来圣经》中的《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大卫在以色列历代国王中,《圣经》描述他是一位有为的君主,并且是一位专心倚靠上帝的人,是优秀的战士、音乐家和诗人(在圣经中赞美上帝的诗篇绝大部分是他的著作)。根据《圣经》,耶稣的父亲约瑟和母亲玛丽亚都是大卫的后裔。



在圣经中的记载,因为大卫与拔示巴通奸,并谋害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犯下罪行。因此上帝否认大卫有建造圣殿的机会。




梅花K:

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re le Grand),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古希腊北部马其顿国王。生于佩拉,到16岁为止一直由亚里斯多德任其导师。


30岁时,已经创立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其疆域从爱奥尼亚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尝败绩,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统帅之一。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继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为马其顿国王,并掌握王国的实际权力,因此有能力实现其父的扩土计划。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国统治的小亚细亚地区发起进攻,开始长达十年的东征。他击破波斯,并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个波斯帝国。



为了寻找并抵达“世界的尽头和大外海”,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终应军队要求不得不撤军。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于巴比伦,没能来得及实现他入侵阿拉伯的计划。在他死后,由于无继承人,他的将领们互相不服,最终引发内战,亚历山大帝国也就迅速瓦解,分裂成四个国家。亚历山大死后,部将卡山德为了称王,谋杀了亚历山大的儿子亚历山大四世,与亚历山大的私生子海克力斯,彻底断绝了亚历山大的血脉。



亚历山大的遗产包括他扩张领土导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他将希腊文化一直向东传播,导致希腊化时代的到来,直到15世纪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国中发现这些痕迹。他以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为偶像,最终自己也成为一个近乎神话的人物。后世有许多军事领导人和军校都参照过他的战术。



方块K:

罗马共和国终身独裁官恺撒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 法语:César ,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年7月-前44年3月15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是罗马共和国体制转向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欧洲史称凯撒大帝,及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他也是拉丁文散文的作者。凯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大祭司、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


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用了8年时间征服高卢全境(现在的法国),亦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是现今国际通用的公历的前身)。


公元前44年,凯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凯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且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拉丁语:Imperator)。




发布于 2020-05-14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