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对此剧的喜爱不止于此步,甚至还利用职权之便,强行客串了一把。然而,令两位老人家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部剧很快成为了铁娘子打击异己的工具。撒切尔夫人曾经邀请二三十名高级事务官到白厅参加晚宴,当众宣布他们是一群无用的人,他们这群人的存在导致政府效率底下。从这儿以后,撒切尔夫人大力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杂的公务员,无愧为“铁娘子”之名。

假如我们理解了撒切尔夫人此举背后的原因,也就能进一步看懂这部剧。这不得不说到英国的官僚体制。在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多数党领袖既是首相,再由首相任命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这部分人负责政务决策,也叫“政务官”。但是,政务官们往往会把精力放在党派的争斗上,由选举产生的政务官也会对政务不够熟练,比如,和丘吉尔同时代的工党领袖在日记里抱怨:因为长达十多年没有执政,这导致自己党派同志们缺乏执政经验。为了弥补不足,就产生了负责日常事务、独立于党派之外的“事务官”。事务官们由考试选拔产生,不受党派控制,首相和大臣们没有开除事务官的权利,但可以调整和分配职权。根据剧中说法事务官和政务官“共同服务于女王陛下”。

当撒切尔夫人对此剧津津乐道时,一位年轻人却认为此剧言过其实,毕竟经历了撒切尔、布莱尔等多位首相整改,这部剧里的表现也许很多地方确实不合时宜。但多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为了英国首相,也会不得不说,《是,大臣》果然很真实。

这位年轻的首相叫做卡梅伦,不久前提出了英国脱欧的草案,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后不得不哼着愉快的调子辞职了。历史再一次证明:领导人的水平,对一个国家而言,实在重要。

如果仔细看过卡梅伦的辞职演讲,会发现有一只猫——唐宁街10号的专职捕鼠大臣——它的前任被撒切尔夫人收养,命名为“汉弗莱”,就是剧中的人物。“汉弗莱”辅佐了多位首相,在布莱尔当政期间,因为走失十多天,惹怒了英国的爱猫人士 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是大臣》第一位主人公是吉姆·哈克,精通农业,是在野党影子内阁的农业大臣、《改革》杂志编辑、资深媒体人。执政党组建内阁时,在野党也会组建相应的“影子内阁”,负责监督政府工作,在野党成为执政党时,“影子内阁”成员没意外也会成为相应的正式内阁大臣。但是,吉姆·哈克没有成为他擅长的农业大臣,而是成了所谓行政事务部(DAA)——一个本剧虚构的部门——的大臣。内阁中地位最高的分别是财政部和外交部,DAA大概排在第八九位的样子,但是什么事似乎都能管到一点儿的样子。我们的政治素人哈克,就在这里成长为了“道德真空”。

吉姆哈克为什么没有成为农业大臣?因为哈克是后座议员时曾经帮助他的好友马丁(剧中的外交大臣)竞选首相,结果得罪了现在的首相。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首相和吉姆·哈克毕竟同属一个政党,首相能成为首相,哈克也出力很多。更重要的在于,哈克真正精通农业,这会让很多“真正管理国家的人”造成损失,感到难堪。

然而,DAA毕竟什么都能管一点儿,哈克新官上任,还是希望能有一番作为。他第一步是想“改革这个嘎嘎作响的官僚机构”,但人事变动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公务员们害怕自己有损失,于是暗中结成了联盟,结果就是:人很多,有人没干活,似乎花费很多;人少时,很多活没人干,花费更多,其中奥妙,不言而喻。于是,哈克明白了:

公务员工作三原则:越拖延越高效,        越费钱越便宜,越秘密越民主

第二件事是践行“透明政府”计划,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理由有二:第一,这是哈克所在政党的竞选口号;第二,哈克被报纸指责是“政府监视民众的走狗”。可笑之处在于,报纸披露这件事时,哈克才知道自己的部门还有监视民众权利。于是质问手下的公务员,为什么不告诉他。公务员认为“告诉了全部应该告诉的”。当哈克提出要草拟一份关于“透明政府”的计划时,公务员说已经草拟好了,哈克对公务员的办事效率感到惊讶,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汉弗莱和内阁秘书阿诺德讨论后认为:透明和政府就是一对儿反义词,你要么透明,要么有一个政府。之所以准备好草稿,是因为“把难的部分放在题目里,要比放在文章里面容易多了”。

于是,计划再一次阻碍重重。

真正让哈克失去最后一丝良善的,是一名少校的深夜来访,这名少校告诉哈克,英国军方经常向恐怖组织走私军火,收入自然落入高层。少校认为,哈克在新闻界人脉很广,能够提供帮助。哈克则表示,自己一定彻查这件事。

但是这件事遭到了汉弗莱(哈克的常务次官)的反对,因为会波及同僚,只能不了了之。哈克认为,对恐怖组织的军售,会让无辜百姓牺牲,这是正义和邪恶的问题,关乎人的道德底线。汉弗莱却认为,政府高层的对外军售,其敏感程度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底线,不应该以善恶作为判断的标准,不该管的事别管。如果不是英国人的命,那么其他国家人的命无关紧要。

良心未泯的哈克打算像首相报告这件事,事先得到消息的首相威胁说,如彻查这件事这件事会得最很多人,自己也帮不了他,并以外交大臣的职位作为交换劝他放弃。哈克动摇了。

夜里,哈克再一次收到了少校的来信,说自己已经放出风,以后就看哈克的了。这样,哈克彻底放弃了,转攻为守。为了自保,找来了汉弗莱、伯纳德商议。最后,决定向首相写信“说明原委”,牺牲少校以求自保。哈克举杯庆贺道“Empty,like me!”真正成为了道德真空。

哈克极不负责的信压垮了哈克最后一根良善的稻草,也清空了自己内心的道德贮备。哈克在自己妻子面前时会说仍怀念作为后座议员时肆无忌惮,作为报社编辑事指点江山,现在却要处处受到限制。丧钟为哈克而鸣。丧钟也会为我们而鸣。

这一集里,借汉弗莱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政府不关乎善与恶,只关乎治和乱。

我们要明白的是,哈克的善是如此廉价,以至于它只能被分给自己的选民。哈克并不是一个老好人,他的一切都在做给自己的选民看。为了白花花的选票,他可以裁撤臃肿的官僚机构,可以改革教育,可以出兵国外维护“正义”;为了白花花的选票,也可以出卖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外国人做交易,换取自己的利益。比如,接受库郎(剧中虚构的国家)的外交使节的贿赂被曝光后,哈克第一反应是是追究忠心耿耿的伯纳德的责任,因为是伯纳德经手此事,无助的伯纳德只好寻求汉弗莱的帮助,最后是汉弗莱以种种方式要挟哈克,此事才作罢。

汉弗莱给予伯纳德帮助,也不是单纯的“同僚之谊”,而是在这儿之前,大臣没有直接开除公务员的先例,即便是通敌的嫌疑,也不过是去看守公墓,如果因为这点小事开除伯纳德,也就会有下次,会这样会打击整个公务员体系,让所有公务员人心惶惶。所以,整个公务员体系同仇敌忾,“一个都不能少”。

在经历一系列失败后,哈克逐渐完成蜕变。在感慨自己成为了真正道德真空同时,也不得不承认:

无情总比无脑好 。

历史就是无情对无脑的胜利。

第二个主人公是汉弗莱·艾普比。就是哈克手下的事务官、常务次长、也是常务秘书,毕业于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喜欢卖弄高深的长难句。他是这样介绍机构构成的:


长难句在现实里的应用 ,就是每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都会给大臣五个皮箱的文件,而最重要的内容,则在第五个皮箱的夹层里。当大臣追问的时候,公务员们会回答“已经交给你了”。大臣会因为懒得批阅而全部通过,公务员就可以放手大干了。

除了长难句外,公务员们应对大臣还有另外一种手段,就是在提出草案时给出上中下三种预案,其中两项完全相同,另外一项则完全不能接受,比如轰炸华沙或者巴黎,这样,不知不觉间,公务员获得了决策权。

汉弗莱在剧中是作为大臣的对立面出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汉弗莱的扮演者奈杰尔·霍桑,因为高超的长难句表演,获得了四次英国电影学院奖,而同时被提名的人里就有哈克的扮演者爱丁顿·保罗。

第三位主人公则是伯纳德·伍列,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作为大臣的私人秘书,要忠心于大臣,作为公务员中的一员,直接上司则是汉弗莱。因此,当大臣和汉弗莱矛盾激化之时,他往往起到调节作用。

伯纳德是剑桥硕士毕业,牛津博士;主修古典文学和拉丁语,调节方式则是咬文嚼字的“每日辞职小技巧”:

伯纳德年在剧中形象是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对哈克忠心耿耿,对政治抱有单纯的幻想。也许是出于前辈对晚辈的同情和怜悯,汉弗莱对伯纳德的“呵护”也算是“无微不至”。在接受库朗的贿赂,差点儿成为哈克“替罪羊”后,通过汉弗莱的教诲,伯纳德见识到了政客的嘴脸,并开始向“道德真空”的方向发展。

除了“每日辞职小技巧”之外,伯纳德的业务能力也很强(是真的强),这在前任首相举办葬礼,给外国的大使安排座次时可以看出来。伯纳德作为公务员的考语是“前途无量”,这也预示着他的结局。在《圣诞特辑》中,因哈克的一句话,伯纳德从大臣的私人秘书变成了首相的私人秘书,某种意义上可以和汉弗莱平起平坐,而此时汉弗莱有五十多岁了,伯纳德却只有三十多岁。真可谓是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在《是,大臣》拍摄了三季后,两位老人觉得这部剧已经涉及了英国政坛方方面面,决定停拍。但还是有很多观众来信,要求拍摄第四季。于是,两位老人在接下来的剧本里,让哈克升官。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哈克成为了英国首相,《是,首相》上映了。我们可以在哈克的视角,看到英国内政外教上各种“不同凡响”的操作。

比如,大英帝国目标清晰而且坚定的外交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