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啃了几十页的《Unix 环境高级编程》,内力消耗过度,感觉有轻度的头昏脑胀,我想不能再这样修炼下去了,得换个姿势调节下大脑。

于是,我打开了很久没跟看的《罗辑思维》,这次看的是第 161 期《南明死局·一》,受益颇多,在此记录下心得。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1644 年,这一年特别热闹:5 个皇帝,你方唱罢我登场。什么国破家亡、文化沦丧、才子佳人、忠臣逆子……几乎所有能够调动起人们肾上腺激素的故事情节,在这一年都可以找到。

这期节目借南明这段短暂的历史,用理性而非情绪化、道德化的角度来剖析它,讨论了中国古代政治系统和现代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政治系统的演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系统是一项高科技成果,历代帝王对此均有贡献。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个大的趋势是:皇权逐渐扩张,集权化越来越明显。

但是,在皇权一路加固的过程中,这个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

唐代之后,中原的汉人政权都毁于外族,一个是宋朝,一个是明朝。宋朝的对手是蒙古人,没办法,全世界都打不过他们;可是明朝的对手是满清,非常弱,怎么也打不过呢?

当一个系统的内部越加稳固的时候,它对外的抵抗力就越差。

如果把权力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来看,权力也是人类的一种协作机制,想要稳固权力就必须跟更多人协作

集权的协作问题就出在它是一种试图单向控制的系统。

这就带来两个后果:

  • 在集权的过程中,必然伴有分权过程。
  • 天下所有事都管,皇帝一个人管得过来吗?权臣、太监、外戚……总会在某个王朝的某个阶段扮演重要角色。

  • 越集权,带来的反制力越大。
  • 良性的反制,好比“无为而治”,皇帝把国家大事交给管事大臣去大理,不做过多干预。

    恶性的反制,好比“断头政治”,活儿你们都干了,要我干什么?皇帝干脆罢工像万历那样几十年不上朝。

    更恶性的反制叫“起哄政治”,文官卖直,只要是皇帝坚持的,他们就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

    在这个系统中,当皇权强悍到一定程度,它激发起的其他因素(权臣、太监、外戚)的反制能力也会霸道和强悍到一定程度。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对付皇权,而对付任何系统性的外来危机,它们却毫无力量。

    为什么好公司一定没有好管理

    由南明联想到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处境,有一点很相同:外部环境极其动荡,瞬息万变。

    现在的市场上有两种公司:一种管理得特别好,但越是管理得好的公司,应对转型的能力往往就越差,比如诺基亚;另一种公司,屁滚尿流,丢盔卸甲,内部极其混乱,但是一路奔向成功,比如小米。

    难道管理越坏,公司就会越好吗?非也。

    过去我们都以为”好管理是好公司的原因”,某位牛人却说:

    好管理是一家坏公司的结果。

    这里的“坏”,是指公司内部的信任结构非常糟糕,是基于对人的不信任,公司把员工、所有的创业伙伴都当作诱饵来进行管理,设置各种名目繁杂的规章制度,因而从外面看上去显得管理特别完善。

    据两个常见的例子:

  • 很多管理非常严格的公司,各个部门都是有预算的,不同级别的干部请客吃饭有不同的额度限制。到年底是什么情况?一定是各部门突击花钱,因为员工与公司的信任建立在规章制度这个层面上,员工当然要把自己的权力全用足。

  • 很多新员工刚进公司往往非常积极主动,完全是那种自发型的,但是那些规章制度偏偏就不信任你,把你引向不自觉的轨道上来管理你,几次下来人就没有冲劲了,规规矩矩每天撞钟就行了。

    明朝是不是也是这样一家坏公司呢?因为互相之间缺乏信任,所以皇权变得极其强大。这个王朝君臣之间的信任基石一步步崩盘,到了南明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言官都可以公开质疑皇帝本身的合法性了。

    反过来讲,为什么好公司就一定没有好管理?

    因为不需要,因为互相之间可以信任。

    好公司就是成人之间的公司。

    大家基于相同的价值观聚集在公司这个临时的社会协作体中,彼此相互信任,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团结合作,这种公司的做事效率最高,其管理成本反而是最低的。

    所以,基于不信任的控制、管理方式适用于应对内部危机,而今天这个社会,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我们主要是应对外部的危机,需要公司这个组织有战斗力,要在和同类公司之间的竞争中打硬战、打胜战,那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那就是反过来,我们要 基于信任去构建一个协作系统

    思考

    小公司靠信任可以,当公司规模扩充到几百人甚至像 BAT 这样几万几十万员工,如何维持这么大组织体内的信任机制?

    小明不才,但也看到了别人交出的答案:谷歌搞母公司,腾讯把微信搞成独立事业部,阿里把支付宝、蚂蚁金服独立上市……拆分、拆分、再拆分,保证每个有机体内不至于太臃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