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 0829 ):

林业工程一级学科是研究森林资源收储运、先进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加工、生物加工)、可持续高效利用、林产品与衍生制品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相关支撑技术方向等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属工学门类。本学科立足南方林区,围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目标,开展生物质复合材料、生物质功能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清洁生产、森林生态采伐、工程索道等特色研究,形成以植物资源化学与材料方向为优势,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森林工程等多学科方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本学科创建于 1958 年, 1996 年获批木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 1998 年获批森林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 2003 年获批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 2004 年获批林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6 1 月获批木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9 年获批设立林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1 3 月获得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先后被评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峰学科,在 2016 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四。现有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为福建省“ 211” 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为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学科目前拥有专任教师 42 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 34 人;博士生导师 13 人,硕士生导师 37 人, 90% 以上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科拥有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1 人,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 4 人;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 10 余人次。建有我国林业工程领域唯一的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 农林剩余物纤维素功能材料”创新团队。此外,学科还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 1 人。

十三五”期间,学科老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 140 余项,项目总经费 3600 多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梁希科普奖三等奖 1 项、福建省青年科技奖 1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130 余件;发表论文 500 多篇,出版教材 7 部。

十四五”期间,学科将紧扣林产工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大学建设任务,加强与对标学校同学科的比较研究,寻找差距与目标,提高立德树人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水平,为党育时代新人、为国育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