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洋医生
来源:呼吸科大夫胡洋
靶向药的问世,可以说为不少癌症病人创造了奇迹,让肿瘤的治疗模式从传统的化放疗时代进入精准模式时代。目前靶向药物比较有效的癌症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淋巴瘤 对于 CD20 阳性的 B 细胞淋巴瘤,包括滤泡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目前指南推荐一线使用靶向药物美罗华联合化疗。美罗华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免疫靶向治疗药物。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性的标志性药物,为全球的 B 细胞淋巴瘤患者提升了治愈率,治愈率提高了 15 到 20 个百分点,全面提高患者总生存率。
2. 非小细胞肺癌 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最多,腺癌为主,针对 EGFR 的小分子的口服靶向药 TKI 包括一代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的阿法替尼,三代的奥西替尼。针对 ALK 基因的包括一代的克唑替尼、二代的艾乐替尼、色瑞替尼,三代的劳拉替尼。
除了口服靶向药之外,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也可以用于非鳞癌患者。国产安罗替尼在诊疗规范中推荐用于肺癌三线治疗。
3. 乳腺癌 对于 HER2 基因检测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目前指南推荐一线使用靶向药赫赛汀,其化学名是曲妥珠单抗,是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救命神药」,无论是术后辅助治疗病人还是晚期乳腺癌,均建议使用,能够明显降低复发转移几率,提高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
对于已经使用过赫赛汀发生进展的病人,可以口服拉帕替尼 (泰立沙) 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拉帕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rbB1)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酪氨酸激酶活性。
4. 结直肠癌 用于结直肠癌的靶向药主要是两种,比较常用的是西妥昔单抗 (爱必妥),用于 K-ras 野生型的晚期结直肠癌。另一种是贝伐单抗 (安维汀),它是抗 VEGF 单克隆抗体,可以一线与化疗联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
除此之外,帕尼单抗,作为第一个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其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也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口服的靶向药有瑞戈非尼,靶向 RTK 激酶,它通过抑制 VEGFR2-TIE2 的活性来抑制肿瘤周边血管生成,2012 年被 FDA 批准治疗晚期结肠癌。
5. 肝癌 曾经索拉非尼作为肝癌唯一的靶向药占据了 10 年的地位,2017 年瑞戈非尼被中国食药监局正式批准,适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过肝细胞癌患者。如今日本产的乐伐替尼研究显示疗效优于索拉非尼。纳武单抗 Opdivo(O 药) 已经在获得 FDA 批准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的肝癌患者。
6. 鼻咽癌 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 (泰欣生) 适用于与放疗联合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表达阳性的 III/IV 期鼻咽癌。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联合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爱必妥)也是一个选择。
7. 其他 临床上相对不太常见的胃肠间质瘤可以使用格列卫,疗效显著,耐药后可考虑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针对肾癌的靶向药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晚期胃癌可以口服阿帕替尼。
靶向治疗的药物仍在不断地开发研究中,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用于各种各样的癌症,使癌症成为名副其实的慢性病。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接诊时间:周二至周四下午 4:30 - 5:00 方便接待(不需要挂号,带好病史资料)
接诊地点:上海市肺科医院 2 号楼 9 楼医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21 - 65115006 转 2094
封面图及文中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