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
在新分頁開啟
電台
在新分頁開啟
新聞
在新分頁開啟
WEB+
在新分頁開啟
重溫
在新分頁開啟
APPS
在新分頁開啟
我們
在新分頁開啟
監製:彭志敏﹑鍾佩雯﹑李君萍
全新清談節目,旨在為觀眾提供一個放鬆且富有知性啟發的愉快晚上。每週五晚的節目,題材涵蓋廣泛,通過主持人與嘉賓的輕鬆對話,深入探討生活中的美好與智慧。我們希望在這一小時的時間裡,讓觀眾在享受愉悅的氛圍中,放下壓力,感受知性的滋養,並激發對生活的思考與熱愛。
星期一:文化藝術
~視覺藝術.電影.音樂.戲曲.文學~
《文化與藝術》打造出一個城市的素質與文明,文化藝術五花八門,在文化藝術的不同範疇裡,藝文工作者用不同媒體來呈現出精雕細琢的作品,無論是自我情感的表達或是對社會意識形態的反響,都是心血與智慧的合成。
星期二:空間美學
~建築.生活空間.城市發展~
生活空間滲透出個人品味,地標建築可以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城市規劃透視該地方的經濟及文化發展的動力和競爭力。由空間美學建築風格入手,追溯歷史縱覽世界預視未來,看看人類如何憑創意與理念讓空間進化,令居住環境更優化。
星期三: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歷史~
香港擁有獨特的多元共融文化,一直發揮着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地文化相聯繫的橋樑和紐帶作用。這晚節目豐富,有中有西、有新有舊,主持及嘉賓分享中華文化藝術在香港的傳承,不同議題的跨文化對比,中年經濟,看盡古今旅遊,多姿多彩。
星期四:健康身心靈
~運動.飲食.身心健康.生活~
香港的社會充滿活力,大家都追求健康正向的人生,而身心靈的健康亦成為現代人的越來越著重的新指標。這晚會為由主持及嘉賓分享生活中的運動飲食、情緒健康、教養模式、城中美食、飼養寵物等潮流資訊,內容包羅萬有!
星期五:非凡人物
~人物專訪~
縱使平凡的人,只要一輩子專注做好一件事,都是了不起的非凡人物。節目每週將會從社會上不同界別、不同範疇中邀請一位努力不懈的中堅份子作人物專訪,透過他們的故事互勉互勵,希望人人都能把握當下,活出燦爛輝煌的人生。
今集將探討自我關愛self-love的心理學基礎,自我關愛是主動滿足身心需求,而自我接納是不批判地承認自己的優缺點,心理學家Carl Rogers 強調接納真實自我對心理健康至重要,有助減少焦慮和憂鬱,另外亦討論身體畸形恐懼症對自我形象的影響,強調健康與體重無關的重要性。
張存華(多媒體主持)
梁重皿(臨床心理學家)
黃麗茵(廚師)
李澄琳(澳洲註冊營養師)
學人沙龍
,
自愛
,
焦慮
,
自我形象
,
憂鬱
,
接納
三歲時收到媽媽送的玩具桌球禮物,一接觸便愛上這項運動。玩了兩年玩具,父親便帶他到桌球室接觸真正的美式桌球,那時羅比的身高才剛剛好能夠在美式桌球桌上打球。羅比的父親也喜歡美式桌球,但在羅比中二時離世,羅比的美式桌球情,緊緊連繫著濃濃的父子情。
米哈(作家)
卡比多羅比(香港美式桌球運動員)
#美式桌#世一#卡比多羅比#三歲定輸贏#心理質素
今集將探討自我關愛self-love的心理學基礎,自我關愛是主動滿足身心需求,而自我接納是不批判地承認自己的優缺點,心理學家Carl Rogers 強調接納真實自我對心理健康至重要,有助減少焦慮和憂鬱,另外亦討論身體畸形恐懼症對自我形象的影響,強調健康與體重無關的重要性。
張存華(多媒體主持)
梁重皿(臨床心理學家)
黃麗茵(廚師)
李澄琳(澳洲註冊營養師)
21/08/2025
今集以「書寫」為線,探討從個人筆記到集體想像,文字如何建構、記錄、甚至虛構我們所認知的「世界」,當中討論包括明代筆記的日常與奇聞;再翻開「日用類書」,剖析明清庶民如何透過工具書形塑生活邏輯與世界觀;從過去到現在,與你聚焦香港檔案,解鎖城市記憶。
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曾卓然(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徐頌雯(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黎東耀(香港珠海學院建築學系系主任)
20/08/2025
空間美學是一門融合設計、建築、心理與文化的藝術,旨在創造既美觀又實用的空間,讓人感受到舒適、和諧與情感連結。這不只是擺放家具或選擇顏色,更是對空間氛圍、動線、光影與材質的深度思考。
今集特別邀請國際知名建築師梁志天先生於香港設計中心與現場近 50 位建築及設計界專業人士一同分享見解。
潘浩倫(建築師)
董正綱(建築師)
阮文韜(英國註冊建築師)
陳元敬(園境師)
梁志天(建築師)
#空間美學#特別企劃#學人沙龍#梁志天#潘浩倫#董正綱#阮文韜#陳元敬
19/08/2025
在眾多末日類電影中,喪屍片始終人氣不減,它們以獨特的「不死」姿態,橫跨半個世紀。之所以歷久不衰,因為除了有驚慄刺激的視覺效果,當中更有探討人性和社會的議題。究竟這些身影如何映照現實中的集體恐懼和人性試煉?
米哈(作家)
李思汝(視覺藝術家)
嘉賓主持:
黃麗茵(藝術家)
黎宇文(舞蹈影像導演)
#喪屍片#不死#視覺效果#學人沙龍#人性試煉
18/08/2025
今日的嘉賓,是粵劇界的殿堂級人物,他七歲便踏入演藝圈,以童星身份出道,在粵劇界素有「神童」之稱。他是少數誇界別的戲曲表演者,不但演出鬼馬演技精湛,更演而優則編,編撰過不少出色的劇目。他對保育戲曲文化不遺餘力,積極推動粵劇創新與傳承,為粵劇藝術注入新活力。他就是縱橫演藝圈七十載的粵劇演員阮兆輝。
米哈(作家)
嘉賓主持:
黃麗茵(藝術家)
阮兆輝(粵劇表演藝術家)
#神童#南音#阮兆輝#薪火相傳#戲曲文化#保育
15/08/2025
本集探討「無為」的真正意義,與近年流行「Hea」現象的關係。Hea是香港流行用語,有逃避或懶散的意味,而無為在道家中並非簡單的無所作為,而是自然的精神境界,強調自由與靈活性。阿里士多德認為閒暇對思考至關重要,到底對心理、情緒及身體的影響又是甚麼?
梁重皿(臨床心理學家)
李澄琳((澳洲註冊營養師)
林家濠(哲學系講師)
黃麗茵(廚師)
14/08/2025
中國與日本的交流已過千年,早於魏晉時代已有兩國交流的記錄;隋唐時期,日本更大量派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而唐朝亦有僧人到日本傳揚佛法。在元、明之時中日兩國都處於較敵對的狀態。今集與大家一窺中日兩國的千年交流,同時討論僧侶如何作為文化使者影響整個亞洲地區。
譚家齊(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曾卓然(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謝偉傑(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黎東耀(香港珠海學院建築學系系主任)
13/08/2025
一支筆,曾經是建築師畫出夢想原點的工具。由親手畫圖,到電腦幫忙,再到現在AI新時代,建築師的工具不斷進步與時並進,現代工具又如何幫我們塑造出今日的城市景觀呢?今集《學人沙龍》我們一起探索建築師的「神奇法寶」!
潘浩倫(建築師)
董正綱(建築師)
阮文韜(英國註冊建築師)
嘉賓主持:
朱海山(香港珠海學院理工學院院長)
#學人沙龍#建築師的神奇法寶#朱海山#潘浩倫#董正綱#阮文韜#AI潮流下的建築師
12/08/2025
如果要說有一種元素可以融合情感、哲理、技巧和歷史價值,那一定非「食」莫屬。「食」不但是生活所需,不少文學家也從飲食中有獨特見解。飲食文化通過文學作品得以傳承,今集就以「滿肚食經」為題,看看文學作品如何因飲食而更有生活氣息。
米哈(作家)
曾慶宏(電影導演、大學講師)
嘉賓主持:
黃麗茵(藝術家)
蕭欣浩(大學講師)
#飲食文學#米哈#曾慶宏#黃麗茵#蕭欣浩
11/08/2025
她與母校緣繫三十載,由學生時代,之後在當老師,籃球教練,現在成為副校長和運動總監,她領軍的隊伍有學界籃球隊創下十連霸的壯舉,有「神之隊」之稱譽。
這位球隊靈魂人物不只是副校,更是學生心中的師姐、教練、朋友,甚至像媽媽一樣關心球員的成長與情緒。到底她的教學理念是怎樣的呢?她有何管理秘訣令到隊員們上下一心,青出於「籃」呢?
米哈(作家)
黃仲遠(註冊組織心理學家)
任明敏(中學籃球隊教練)
#神之隊#十連霸#學界籃球#任明敏#協恩中學
08/08/2025
Please confirm that you are not a robot.
提交及繼續 Submit and Continue
點擊星星進行評分:一顆星為不滿意,五顆星為非常滿意。
Click on the stars to rate: One star is for not satisfied, and Five stars is for very satis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