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于 1950年8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伊始组建的 首批 研究所之一, 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学科门类最全、研究领域最广、专业人员最多、学术成果最丰硕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国家级考古研究机构

1950年以来, 考古研究所在全国 3 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 2 00 多个市县 开展 了近 4 00 田野工作 ,长期在 我国的重要古代 都城、陵墓 其他各类遗址 进行发掘,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中国史前史、夏商周三代史、中国古代城市、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外古代文化交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等领域 进行深入研究 出版专刊、专著数百种。 在考古研究所的历史上,涌现出以 梁思永、夏鼐、尹达、苏秉琦、徐旭生、黄文弼、郭宝钧、陈梦家、颜訚、王仲殊、安志敏、石兴邦、佟柱臣、徐苹芳、张长寿等为代表的杰出 考古学家。

考古研究所曾负责制定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发展规划,承担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及早期发展研究等国家重大学术课题;与原文化部共同支持北京大学历史系创办考古专业,与原文化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 4期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在各地开展培训,为全国培养考古专业人员;长期开展对外交流, 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瑞典、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埃及、洪都拉斯、罗马尼亚、乌兹别克斯坦 等国的考古研究机构和高校合作 ,共同推进世界考古学的发展

考古研究所现有史前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国外考古研究室、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考古杂志社,另有西安研究室、洛阳工作站和安阳工作站三个派出机构。考古研究所主办有誉满学界的《考古学报》、《考古》、《考古学集刊》和我国目前唯一的英文期刊 C hinese Archaeology 。作为全国性考古学术类社团的中国考古学会,主管单位为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会与考古研究所定期组织举办中国考古学大会及“世界考古大会·上海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1)具有博士学历学位,其中国内普通高校应届博士毕业生能如期毕业且顺利取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学历、学位;留学人员需提供能够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留学经历的证明材料。

(2)具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2)、科学技术史(071200)、无机化学(070301)、分析化学(070302)、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2)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为史前至宋元明清代考古、先秦史、史学理论、欧亚非洲考古、美洲考古、科技考古、古文字、文化遗产保护、土遗址保护工程研究等。

(3)热爱考古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4)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能如期毕业且顺利取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学历、学位。

(2)具有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2)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为史前至宋元明代考古等。

(3)热爱考古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4)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

(5)工作及落户地点:西安、洛阳、安阳。

上述专业代码参考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2008更新版)》确定。对于所学专业接近但不在上述目录中的,应聘人员可与招聘单位联系,确认报名资格。

三、招聘人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我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廉洁自律。

(三)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适应岗位要求,保证聘期内全职在岗工作。

(四) 年龄不超过 40周岁(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 具有副高级职称 (不含 资格 的年龄 最多 放宽至 45周岁 1977年1月1日 后出生) ,具有 正高级职称 (不含 资格 的年龄 最多 放宽至 50周岁 1972年1月1日后 出生) ,国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年龄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要求执行。

(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六)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招聘岗位职责

(一)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和掌握必要的专业资料。

(二)独立承担某一领域的科研工作,发表、出版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成果。

(三)独立 完成田野发掘、 考古 报告整理等工作

五、招聘程序

(一)发布招聘信息:发布招聘信息之日起至 2021年12月31日。

(二)资格审查:按照招聘公告确定的招聘条件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参加考试人选,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再另行通知。应聘同一岗位的应形成有效竞争,形不成有效竞争的,在考试开始前视情况减少该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

(三)考试:考试采取面试方式,由所面试考核小组设置面试内容。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总分为 100分,60分及以上的进入下一阶段程序。

(四)业务考察:由所聘用委员会成员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共同进行业务考察,按照个人陈述、提问答辩、专家评议、投票表决程序进行。应聘人员原则上获得实际到会专家人数 2/3以上赞成票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程序。 按照 1:1的 原则 ,以得票数量多少进行排序,确定进入下一阶段人选,若票数相同,按考试成绩确定排名。

(五)实习:实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周,通过实习确认是否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六)体检:实习期满 合格的, 安排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同时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七)政治考察:体检合格 的, 进行应聘资格复审和政治考察。

因应聘人员放弃或实习、体检不合格等原因造成人选空缺,经研究,可视情况按该岗位业务考察获得 2/3以上赞成 票的人员 中,按 得票 由高到低顺序依次递补,或不再递补并相应减少该岗位招聘人员数量。

疫情影响, 实习 、体检 政治考察 程序可 视情况 调整先后 顺序 进行。

(八)所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拟聘人选:综合前期 体检、 实习 政治考察等情况,所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拟聘人选。

(九)公示:在招聘公告发布渠道对拟聘人选情况进行不少于 7个工作日的公示。

(十)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备案:人事教育局审核聘用人选资格条件、聘用程序等,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确定为聘用人选。

(十一)办理入职手续:人事教育局备案后,办理入院报到手续。

六、聘用待遇

按照国家和我院有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七、报名方式及时间

请应聘者于 2021年12月 31 日前提交 报名材料 电子版 及纸质版 ,电子 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为 “XX岗位-姓名”,纸质 须按以下目录顺序装订成整册 (A4), 邮寄至: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 1号,纸质材料概不退回。

报名材料:

1.考古研究所公开招聘报名表(见附件);

2.个人简历,重点对科研能力、科研经历、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及取得成绩进行介绍,招聘报名表中已有内容无需赘述;

3.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4.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获奖证书复印件;

6.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仅出站博士后提供);

7.留学人员需提供能够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留学经历的证明材料;

8.具有 副高 及以上职称的 人员 需提供 职称 证明。

联系人: 谷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 010—87420939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 1号

邮编: 100101

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2 1年 12 1